中医名词多义与层次性浅析
在中西医探讨的交流中, 我们不难发现, 对于同样一个词汇, 彼此交流的本意却各不相同, 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这导致对一些问题的辩论变得毫无意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 笔者认为一是涉及个体认知的不同, 而更重要的是中医词汇的多义性, 层次性问题, 虽然都是探讨“气”的问题, 然而却说的不是一个“气”, 这就造成了中医内部专业交流, 尤其是容易使流派之间产生误解冲突;另外, 对于西医同行, 或是普通民众来说, 这些词汇容易使他们产生概念混乱, 这也是误读中医的重要原因。本文试从以下常见中医词汇进行分析。
中医名词的层次性
1.气的层次性
对于气来说, 很难用一个概念去准确定义它, 因为其层次的不同, 所指也有所不同, 气可以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 也可以是一种功能状态, 但不管概念如何, 其在具体语境和具体应用过程中都是有具体所指的。气具有层次性, 气分哲学之气, 具体之气, 哲学之气如《正蒙·太和篇》:“太虚不能无气, 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在哲学层面被凝练升华为宇宙中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1], 是构成万物的本原物质。而具体之气可分天地之气, 人体之气;天地之气又有天气、地气、寒气、热气等,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天气通于肺, 地气通于嗌, 风气通于肝, 雷气通于心, 谷气通于脾, 雨气通于肾”。而对于人的一身之气, 又因其功能的不同分为,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或是以部位而分为五脏之气、经络之气、脉气等。从病理上分, 则又可以分为正气与邪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其生五, 其气三, 数犯此者, 则邪气伤人, 此寿命之本也”。可见气是具体的, 只是随情景的不同, 所指不同, 它是随层次而不断细分的。另外, 从治法上看, 补气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 而补气是泛泛而谈, 通常我们单说补气, 往往侧重的是脾肺之气, 而五脏之气从理论上平均分配, 但通过医学实践, 五脏功能模型的发展, 补肝气则往往不提, 不是不存在, 而是通过补其他脏腑之气, 补了肝气。
如果我们把这些气混为一谈, 舍弃其语境所指, 单纯谈气, 则只会感觉气的虚无缥缈, 不知所指。正是由于气的不同层次使气看起来虚无缥缈, 实则各有所指, 均为实实在在所在, 中医实是借用中国古代哲学气, 而使气定义人身上貌似不可见而又具体存在, 具有活力, 营运全身, 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2.阴的对待性
阴和阳一样, 两者都是事物特性的高度概括, 作为一个代名词, 其可以指代不同事物, 所以探讨阴, 一定要放到语境里去理解, 否则, 讨论的东西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阴可能代表阴气、阴津、阴血、阴精、阴邪、阴实等, “阴”是相对待的, 所以如果代表阴气, 则其是与阳气相对, 它们都是气的一部分, 如《素问·疟论》曰:“夫寒者阴气也, 风者阳气也”, 这里的阴气主要指寒凉之气。《素问·痹论》:“阴气者, 静则神藏, 躁则消亡”, 表明阴气宜静, 孙广仁教授通过研究概括阴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寒凉、抑制特性的部分, 是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2]。而《伤寒论》中所述之“阴”, 主要是指人体阴液[3]。阴津、阴血是与气相对, 津液、血液相对于气来说, 流动性小, 活力差, 状态为液态, 具有凉润等作用, 所以把津液、血液归为阴;邪气从阴阳分亦被称为阴邪, 因为正气是正性的, 邪气则是负性的, 我们不需要的, 从而归为阴;从病理上, 一切有形可见的病理产物可定性为阴实, 相对于正常的气血而言, 这些有形实邪, 固着凝滞, 且有害, 从而归为阴。
从“阴虚”词汇来看, “阴虚”广义上有“阴气不足”“阴液不足”和“阴精不足”的不同。林浩[4]认为临床证明了阴气虚一般会有虚热症状, 而津液亏虚可以只表现出干燥失润的证候而通常没有虚热症状, 而阴精不足主要指肾精不足, 其往往表现在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的下降。如果“阴虚”是相对于“阳虚”而言, 其涵义应当是阴气虚亏。而精血津液的虚衰相对于气来说, 前者亦为阴虚。另外, 从中药学补阴药的分类来看, 补阴药即是以滋补阴液, 纠正阴虚的病理偏向为主要功效, 常用于治疗阴虚证的药物[5], 而方剂学中的补阴剂, 则是适用于阴气虚证, 而补阴液的则归为滋阴润燥剂, 即适用于脏腑津伤液耗证[6]164。所以标准不同, 阴的所指就不同, 阴虚的范围也不同, 所以阴是相对待的, 这是中医的特色, 有时可以当做优势, 有时却是劣势。对于约定俗成的中医用语, 我们应该辩证对待, 于中医长远发展而言, 中医需要标准化, 中医各科宜运用统一中医用语标准。
中医名词的中西异同性
1.血的异同性
中西医都认识到流动在血管和心脏中的红色不透明的黏稠液体为血液, 但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的血概念存在根本差异。在中医气血理论中, 血不单单是实指红色液体, 中医的血是与气相对待而存在的, 强调血是具有濡养功能的有形物质, 中医不注重其组成成分, 中医对血的理解更倾向于其对机体的濡养功能, 而现代西医则通过定性、定量, 分析血细胞的具体作用[7]。段赟等[8]则以“血虚”为例, 认为中医血虚证中的血, 不仅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血液还包括了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临床上, 因为混淆了中医“血”与现代医学“血”的概念, 从而认为贫血就等于中医学的血虚证, 会给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带来很大偏差。在中医药治疗疾病上, 辨证论治是其一大特色, 所以治疗贫血一病, 亦是如此[9], 血虚证也不仅仅靠补充血液就能治愈, 如黄建平[10]曾治疗一位地中海贫血患者, 通过患者面色萎黄、少气乏力、精神不振、身上有紫癜、月经淋漓过多, 尚有心悸、睡眠欠佳、脉虚大、舌淡无华、从而辨证为心脾两虚, 以补养心脾论治, 患者服15剂后, 精神大为好转, 紫癜逐渐消退, 血小板计数从2~3万升至15万。所以中医对血与血液的理解是不对等的, 中医对血是理论升华后的结果。
2.毒的多义性
“毒”在医学词汇中常常出现, 如西医的病毒, 中医的清热解毒、疫毒等。由于其字的多义性, 往往引起歧义。在中医里毒有多层含义:一是相对于正气而言的邪气, 如湿毒、热毒、疫毒等, 加上毒字, 或是强调其邪对人体侵害程度较深;二是指偏性[11],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 无毒治病, 十去其九”。《类经》曰:“药以治病, 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 因气味之偏也……气味之偏者, 药饵之属是也, 所以去人之邪气, 其为故也……大凡可辟邪安正者, 均可称为毒药, 故曰毒药攻邪也”。中医强调以药物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三是“毒”还指药物作用人体的不良反应[12], 这里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单味药物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性成分, 另外一种是药物因不对证或药物配伍不当而使人体出现不良反应, 正因为如此, 所以中药配伍也有禁忌, 如“十八反”“十九畏”药物配伍禁忌规律, 《小品方·述增损旧方用药犯禁诀》亦云:“合药慎勿合相反畏恶相杀者, 不能除病, 反伤人命”。另外, 中药是需要炮制的, 天然药物作为中药应用是以中医的性味理论为依据, 而炮制是保障中药安全的方法之一, 如具有补益精血功效的制何首乌, 相对于生何首乌在功效及毒性大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炮制起重要作用, 如《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炮制方法:“米泔水浸三、四日, 瓷片刮去皮, 用淘净黑豆二升, 以砂锅木甑, 铺豆及首乌, 重重铺盖蒸之。豆熟, 取出去豆, 曝干, 换豆再蒸, 如此九次, 曝干为末”, 因为其可能的毒性成分蒽醌类物质不耐热, 经过9次高温蒸煮的制何首乌, 毒性则被遏制[13]。所以探讨中药的毒性, 一定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考虑剂量、人体耐受度、是否对证、服用时间等方面因素, 中医不是以中药的某一成分治病, 所以单纯以成分为标准, 一方面有助于督促中医用药的规范,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意识到该标准亦是不全面、不合理的。
另外, 西医的病毒是非细胞型的生物体, 西医学提出的抗病毒是针对病毒而言, 中医的清热解毒则是适用于瘟疫、温毒、火毒及疮疡疔疮等证[6]97, 两者明显适用范围不同, 而由于某些病毒与与中医的疫毒、温毒有相似之处, 导致人们对词义的混淆, 从而导致清热解毒药物的滥用。另外, 在肿瘤的治疗上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一些被西医通过药理实验证明的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的清热解毒药如白花蛇舌草、半边莲等中草药, 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之中, 而肿瘤的治疗对于中医来讲是讲辨证论治的, 而清热解毒类的只适用于热毒炽盛证, 肿瘤不单单只是热毒, 所以见肿瘤就加清热解毒药, 不符合中医用药规律, 且影响长远疗效。
3.五脏与五藏
由于中西医混用肝、心、脾、肺、肾等名称, 导致两者交流时, 常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原因在于中西医之肝心脾肺肾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西医的肝心脾肺肾是解剖学中的实体器官, 而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则是在解剖的基础上经过取象比类等提出的脏腑功能模型。如西医经常拿脾来批评中医, 从中医角度来说一个被割掉脾器官的患者来说, 仍然可以认为其为脾气虚, 而对于西医来说则是一个笑话。对于五脏概念的混乱,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西医东传翻译时, 因为只能找类似的中文词汇去翻译liver, heart, spleen, lung and kidney;二是中医五脏确是以解剖学五脏为基础的, 但是由于当时古代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五脏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 从而当时的医学家引入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以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 取象比类, 逐渐使中医发展出了重功能轻形质的脏象学说[14], 因此, 五脏与五藏是存在交叉而不能对等的关系。
正是由于中医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使中医名词因语境, 取象的不同而不同, 这就导致中医名词的层次性、相对待性, 也导致了中医名词概念的模糊性。所以对于中医名词一定要在中医思维的框架下进行理解, 否则对于中医名词的争论, 只是无谓的辨析。
科学辨析
综上不难看出, 由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思维体系的不同, 表面上看似相同的词汇, 其内涵却有很大差距, 我们不禁想到中医对“科学”一词的纠结。
对于科学而言, 一般指现代科学。用现有的西方科学技术及逻辑来衡量中医, 说其不科学, 中医就真的“不科学”吗?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暂且认为用科学来衡量中医是对的话, 中医就不科学吗?结论为时尚早,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今天没有验证的, 可能随着科学的进步, 以后可以验证。如相对论, 量子力学之于牛顿力学的进步。另外, 对于医学的衡量标准并非就是西方科学吗。对于医学来说, 笔者认为其衡量标准是疗效, 有疗效, 可以治愈疾病, 不管中医西医, 都值得去发扬学习。我们理解“科学”, 还应该理解为合理性, 而不仅仅是现代西方标准。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科学”二字, 对于中医来说, 我们没必要因为某些科学工作者否定中医科学而丧失信心, 因为按现代西方的科学标准, 目前来看, 中医确实不完全是科学。但如果把科学理解为合理, 中医又是合理的, 有它自有的理论体系, 而且能治疗疾病, 所以它又是“科学的”。因为“科学”语义的不同, 我们没必要去争论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
之所以出现诸如上述误读, 一是因为中医概念的外延会随语言环境而变, 取类比象者, 入其类而有其象也[15], 语言环境不同, 比较对象的变化, 语义亦有了不同层次含义。虽然最初对于事物的认识, 都是从实体开始, 但中医逐渐采用取象思维的方式认识事物, 其保留了对实体事物最初的名称, 但其所指已发生很大改变, 而现代科学或现代医学则是以分析还原为方法, 对实体进行深入探究。另外, 从词语与思维的关系来看, 词语与客观现实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其间不存在必然联系[16], 某个词可以标志多个客观事实, 一个客观事实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汇表达。所以对中医名词的理解, 我们应该是在中医思维下进行, 放在情景中、语境里, 对中医名词的多义性、层次性、对待性进行辨析, 充分认识此时此刻, 中医名词的具体所指。因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医基础理论对于学习中医、理解中医, 应用中医的重要作用,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者有必要用中医思维方法对中医名词进行学术规范, 进而促进中医的继承发展与中医药文化传播。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赵正泰 马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