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草药>正文

白鲜皮 湿热久蕴之黄疸 积热挟湿之肌痹 湿热之风疮疥癣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性味:苦、咸、寒,归脾、胃、肺经。功用:祛风燥湿,清热解毒
 
白鲜皮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的要药。除此之外,白鲜皮尚可治诸黄、疗湿痹,这两种功效为世人所少用。李时珍曾谓该药“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此语论虽为当时之偏,然而放之于今世,仍为金石之言。近人张山雷对此药的功效理解最深,其曰:“白鲜皮味苦气寒,为胜湿坠热之品,而其根蔓延,入土深远,故又能宣通肢节经络,内达脏腑骨节,外行肌肉皮肤。上清头目之风热,中泄脾胃之湿热,又能利关节,宣泄痹著,而燥湿清热,外达皮毛肌肉湿热之毒,特其余事。惟诸疮痛痒疮,服之亦大有捷效。”笔者在临床上常将其用于以下3个方面。
 
湿热久蕴之黄疸
 
白鲜皮性苦寒味咸,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神农本草经》谓其“主黄疸”;《药性论》曰其“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如《沈氏尊生书》白鲜皮汤,即以白鲜皮与茵陈蒿两味治黄疸。《圣济总录》白鲜皮散也是以此药为主药,配伍黄连、土瓜根、芍药、大青叶、栀子、茵陈蒿、天花粉、柴胡芒硝等为散,以白茅根汁煎汤送服,治诸黄。由此可见,古人以之为退黄常法,只不过今人少用尔。
 
据笔者经验,本品治黄疸对以下两种情况比较适用。其一是热毒黄疸,或湿热黄疸之热势炽盛者,如亚急性肝坏死、温热病之黄疸,可在茵陈蒿汤的基础上加入此药,并配伍连翘黄柏等,药味要少而且量大,以收专功;其二是久病不退之黄疸,伴有皮肤瘙痒状,可见于梗阻性黄疸日久之人,此时可以清利湿热及利胆之品为主药,加入白鲜皮、秦艽、金钱草、郁金等以利胆退黄。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水提取物对免疫性肝损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为其治诸黄的现代药理机制。
 
积热挟湿之肌痹
 
白鲜皮清热利湿,性偏肌表,《神农本草经》谓其治“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名医别录》谓其治“四肢不安”。笔者分析此类疾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的症状类似,加之《药性论》说:“一切热毒风,恶风……皮肌急,壮热恶寒”,与此二病之急性期症状表现一致。于是治疗时加入白鲜皮(如加减木防己汤、苍术白虎汤、穿藤通痹汤等),竟取佳效。
 
忆六年前,笔者治一85岁老妪,患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关节肿胀,皮肤肿痛难忍,身热如灼,疼痛难耐,终日呼号,用西药症不减,求治于余。辨为湿热痹证,热重于湿。用加减木防己汤、穿藤通痹汤合方。处方:生石膏60克,水牛角40克,木防己15克,桂枝20克,生晒参10克,生苡仁20克,木瓜20克,穿山龙30克,青风藤20克,海风藤20克,忍冬藤30克,服药半月后关节肿痛减轻,但皮肤仍灼热,肌疼减轻不明显。后于原方中加白鲜皮30克、秦艽30克,两周后肌痛症状明显减轻,后调理数月进入稳定期。
 
又曾治一皮肌炎患者,周身肌肉肿痛灼热,赤红如丹,不可行走,需人背着前来就诊,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载“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仍用上述治类风湿关节炎之方加减治疗,1月余后热退,相关免疫指标明显改善,患者可自行下四楼,半年后临床治愈,至今未复发。
 
湿热之风疮疥
 
白鲜皮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过敏性皮肤疾病的现代作用机制。历代本草中记载本品治“风疮,疥赤烂”“治一切疥癞,恶风,疥,杨梅,诸疮热毒”,现代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如《圣济总录》载白鲜皮散,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方用白鲜皮防风人参知母沙参黄芩,共捣为散,每服二钱匕,水煎服。笔者常用本品配伍徐长卿、荆芥、蝉蜕、当归生地苦参、地肤子等,治疗以皮肤瘙痒、红肿为主症的多种皮肤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疗效满意。白鲜皮内服10~20克。脾胃虚寒便溏者慎用。(王庆国)

上一篇:党参非人参 指“真党参”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