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暑病无动静之别和阴阳之分

曹炳章(1878—1956),字赤电,浙江鄞县人(现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近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曹氏著述颇多,其选编的《中国医学大成》被誉为“医学之渊府”,对中医文献学的贡献斐然。在临证方面,曹氏悬壶五十余载,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值得指出的是,曹氏不仅精通内妇儿科,在暑病、秋瘟、喉痧等温病急症的治疗上也颇有心得,撰有《暑病证治要略》《秋瘟证治要略》《喉痧证治要略》等专著。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
 
近来笔者阅读曹氏《暑病证治要略》,发现曹氏历览先贤之书,结合多年临证实践,对暑病的认识颇为深刻,不论病因病机,还是诊断治疗,均有自己的见解。如曹氏在《暑病证治要略》中说:“暑为夏令之日气,人类感受,每易致病,并无动静之别,阴阳之分。”虽寥寥几字,却不仅指出暑之性质,而且还点明暑病“无动静之别,阴阳之分”,以订正前贤之误。兹将其主要观点和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暑应夏令,性当为热
 
关于暑之性质问题,曹氏认为暑为夏令之日气,暑即是热,并引经据典进行说明。其多从《黄帝内经》及王孟英氏之言。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天寒地冻,天暑地热。”《素问·刺志论》载:“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引王孟英言:“夏至后有小暑大暑,冬至后有小寒大寒,暑即热也,寒即冷也。”由此曹氏云:“暑为日气,其字从日。曰炎暑,曰酷暑,皆指烈日之气而言也。”还指出仲景《金匮要略》所言的暍与暑、热相同,皆为夏令一气之名。
 
对于“妄合湿热二气为暑者”,曹氏据理驳斥,如云:“亢旱之年,河井皆涸,禾苗枯槁,湿气全无,而炎暑更烈,其可谓之非暑乎。况湿无定位,分旺四季,暑与湿固易兼感,且夏季暑兼湿之证最多。”同时也指出了暑容易夹湿为病这一特点。所以,在治疗暑病时,曹氏强调:“须知暑为火热之邪,然必审其有无兼湿,而随证用药,庶不误人矣。”
 
暑分四类,各从其因
 
暑之别类,曹氏分四,伤暑、中暑、暑湿、伏暑是也。
 
伤暑者 冒伤暑热为病者也。曹氏云:“夫暑之伤人,轻者曰冒,稍重曰暑,不拘表里,其邪从口鼻吸入,毛窍感受。……伤暑之病,多务农田野,旅行长途,在烈日下工作。伤之者,是皆动而得之,故曰伤暑。亦由元气不足,无力抵御,即所谓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认为伤暑有轻重之别,并指出了伤暑的发病原因和感邪途径。
 
中暑者 曹氏考之与仲景中暍相同,而略有轻重之异。中暑较伤暑病情危重,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者,夏月酷暑之时,为暑毒所中,直入心包,以致气不得泄,昏仆猝死。慢性者,有虚实之别。虚为阳之虚,实乃痰之实,皆系平素即有阳微不振或痰壅经络,一旦感暑,其病即发。另有暑热闭塞孔窍而致昏厥者,名曰暑厥;火甚刑肺,肝无所制,肝风内动,而致手足抽搐,不省人事者,名曰暑风。
 
暑湿者 天之暑气与地之湿气相合也。于病表现,变化颇多。如曹氏云:“病之繁而且苛者,莫如夏月暑湿为最甚。”暑得湿气则郁而不宣,故愈炽;湿得暑气则蒸而上熏,故愈横。曹氏认为,暑湿之病属阳明、太阴者居多,其伤人也,必随人身之变。若人身之阳气旺盛,则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弱,则随湿化而归太阴。暑湿又有各自多少之别,湿多暑少则蒙上流下,湿邪弥漫,名之暑湿;暑多湿少则上下充斥,内外煎熬,而致津液枯涸,名之暑温;湿暑俱多则下闭上壅,以致三焦均困。
 
伏暑者 夏伤于暑,至秋分霜降前后发者也;立冬后发者,则为伏暑晚发。伏暑一病,曹氏觉之颇为棘手,如云:“然是病比之伤寒,其势觉缓。比之疟疾,寒热又不分明。其变幻与伤寒无异,其愈期反觉缠绵。若表之汗不易彻;攻之便易溏泻;过温则肢冷呕恶;过燥则唇齿裂血。”指出伏暑之症状变化较多,其治法又颇难确立。一旦治不中的,易出现“暑热从阳上熏而伤阴化燥,湿邪从阴下沉而伤阳变浊”之变,导致神昏耳聋、舌干龈血、脘痞呕恶、洞泄肢冷等症状产生,而莫能救治。
 
阴暑非暑,实乃伤寒
 
阴暑之证 阴暑乃炎暑之时,避暑于深堂大厦,好饮冰水瓜果,外感寒邪,内伤生冷,而现头痛、恶寒或呕吐泄泻等症者。曹氏认为此“实系暑月伤寒之病也,不能以暑名之”,故于书中单列“暑月伤寒”一章,以与暑病相别。今人也有将阴暑作为伤寒论治,以《伤寒论》小柴胡汤为主治疗,疗效良好。可见曹氏对阴暑认识深刻。
 
阴暑之诊察 曹氏对脉舌论述颇详。脉诊者,曹氏认为其脉无定体,随兼夹变化而有不同。具体而言,寒脉多沉细或沉伏,湿脉多濡缓涩弱,湿化热则濡数,湿化痰则滑数,入阳明化热则洪大,伤太阴呕泻则沉伏。舌诊者,曹氏指出有气分与营分之不同。邪在气分,有寒湿热之变化。寒湿内盛,则舌白滑;湿遏化热,则苔白腻而燥;热盛则舌苔由白而渐黄;热极化燥,则舌苔由黄变黑而燥。邪入营分,营热日进,则舌质由淡红渐绛,以至紫绛。
 
阴暑之治法 曹氏自有见解,认为其虽不杂合暑邪,但兼夹时令湿秽,所以当治以温中散寒、通阳利水之法,而一切治暑之清凉药,则不得任意施用。对于具体施治,其根据寒湿所伤部位不同,因机处方,经验颇丰。曹氏云:“脾为己土属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寒湿之邪从湿化,故必归足太阴脾土也。”认为阴暑伤及中焦足太阴脾经者居多,并且症状各异,处方亦有不同。
 
胸满,不饥不食,舌白滑,脉濡缓弱者,治宜半苓汤(半夏茯苓、川连、厚朴、通草);腹胀,小便不利,大便泻而不畅,欲滞下,舌白,脉滞缓者,治宜秦朴四苓汤(炒茅术、川朴、茯苓、猪苓、秦皮、泽泻);四肢下冷,自利,目黄,舌白,甚则神倦不语,邪阻脾窍,舌蹇语重者,治宜加味四苓汤(生白术、猪苓、泽泻、赤苓、木瓜、厚朴);舌灰滑,胸痞脘闷,脉濡缓滞涩者,治宜草果茵陈汤(草果仁、绵茵陈、茯苓皮、厚朴、广皮、猪苓、大腹皮、泽泻);胸脘痞满,面目俱黄,四肢常厥者,治宜茵陈四逆汤(淡附片、干姜、炙甘草、绵茵陈);不食不寐,大便窒塞,舌白滑或灰滑,脉迟,浊阴凝聚,阳伤腹痛,痛甚则肢逆,治宜椒附白通汤(附片、川椒、干姜、葱白、猪胆汁)。
 
此外,暑月寒湿伤及中下焦手足阳明者,舌白腐,肛坠痛,便不爽,不喜食,治宜理中汤去甘草加广皮厚朴方(炒白术党参、炮姜、厚朴、广皮、附片);伤及中下焦足太阴、少阴者,腹痛下利,胸痞烦躁,口渴,脉数大,按之豁然空者,治宜冷香饮子(附子、广皮、草果仁、炙甘草生姜);伤及脾胃两阳者,如寒热不饥,吞酸,形寒,或脘中痞闷,或酒客湿聚,治宜苓姜术桂汤(茯苓生姜、炒白术桂枝);伤及中焦太阴之阳者,初起但恶热,面黄口不渴,神倦,四肢懒动,腹痛下利,脉沉溺,治宜缩脾饮(缩砂仁、乌梅肉、草果仁、炙甘草、干葛、扁豆),甚则大顺散(甘草干姜杏仁、肉桂)、来复丹等皆可治之。(白钰 马凤岐 陈永灿)

上一篇:中医教你清暑解暑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