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古人很留意运用“疾”与“病”的尺度

《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叙述了名医扁鹊为蔡桓公看病的故事。扁鹊发现蔡桓公身体有恙,多次提示并提出为其看病,但几次均遭到了蔡桓公的回绝。而当蔡桓公发现自己病入膏肓欲请扁鹊为其看病时,因到了无法救治的程度而被扁鹊回绝,“文过饰非”这个成语就来自于此。许多人认为蔡桓公错在执迷不悟,实属自取其祸。但很少有人会留意到扁鹊对蔡桓公病况前后描绘的变化,这恰恰反映了中医诊治疾病的内在。
 
文章开头写道:“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初见蔡桓公,很快就看出了蔡桓公“有疾在腠理”,并提示他“不治将恐深”,这说明扁鹊确有水平,现实也证明扁鹊的判别是正确的。
 
扁鹊初次对蔡桓公的症状描绘用的是“疾”。十日之后,扁鹊第2次见蔡桓公,提示他“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这次对蔡桓公的症状描绘已由“疾”改为“病”。又过了十日,扁鹊第三次见蔡桓公,提示他“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这儿用的也是“病”。又过了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五日之后,“桓侯遂死”。
 
仔细的读者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初次用“疾”字然后两次用“病”字,这有什么差异呢?现实上,在古代二者确有差异,“疾”与“病”尽管都表明身体有恙但程度不同。
 
“疾”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指人中箭,用来指小病,特点是来得急去得快,引申为小毛病。《孟子·梁惠王下》中的“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是说孟子与梁惠王都认为喜好女色仅是小毛病。
 
“病”是象形字,最早的时分“病”仅有外面的“疒”,在甲骨文中像立一张立着的床,表明人患病卧床的姿态,左面的两点表明人身上滴下的血。后来,“疒”内加“丙”,“丙”成了声旁,变成了象形加形声字。医师为患者看病叫“临床”,这个词就与此有关。后来,病就成了加重的疾或兼并的疾,表明大病。
 
理解了这个道理,对扁鹊初次见到蔡桓公时指出他“有疾在腠理”时的答复就很容易理解了。蔡桓公的答复是“寡人无疾”,待扁鹊离开后他又加了一句谈论“医之好治不病认为功”,由于彼时蔡桓公没有感到自己有恙,所以说“无疾”。而他的谈论“医之好治不病认为功”中的“不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指病的不深,意思是说医师喜爱经过治疗好小疾来显现自己的才能。
 
在古代医学典籍中,古人很留意运用“疾”与“病”的尺度,相似的比方有许多,比方腠与理、皮与肤、肌与肉、健与康等,尽管现在合在一起运用,但其自身所表达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扁鹊见蔡桓公》记载的就是一个由疾而病、由病而死的故事。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有扁鹊有六不治:“骄纵不管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蔡桓公就归于第一种“骄纵不管于理”,所以扁鹊没有给他治疗。 (山东 韦钦国)

上一篇:头伏萝卜二伏菜 三伏里头种白菜

下一篇:人参寿身配方举例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