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元气不两立” 语出李东垣的《脾胃论》 , 是阐释李东垣 “脾胃内伤, 百病由生” 核心学术思想 的创造性论点。 笔者通过剖析 “火与元气不两立” 这一创造性论点, 以传承和发展李东垣的学术思想 精髓。
“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论阐释
1. “火” 之释 《脾胃论》言: “既脾胃气衰, 元气不足, 而心火独盛, 心火者, 阴火也, 起于下焦, 其系系于心,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 相火, 下焦包络 之火, 元气之贼也。 火与元气不两立, 一胜则一负。 脾胃气虚, 则下流于肾, 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1]44-45 。
李东垣这段精辟论述, 明确了 “火与元气不两立” 中 “火” , 即为 “阴火” 。 统览李东垣论著, 确未找出 “阴 火” 固定释义。 据初步统计, “阴火”在《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兰室秘藏》 《医学发明》等著作 中共出现40余处。 其中, 明确指出 “阴火” 为肾火者5 处, 为脾火者3处, 为心火者2处, 为肝火、 肺火、 胃火 者各1处, 为经脉之火者6处, 为五志化火者2处, 为 实火者1处, 为虚火者6处 [2] 。 为此, 现今学者对 “阴 火” 一词的阐释各抒己见。 黄为钧等 [3] 进行了归纳总 结: 从病位的角度来解释阴火者, 认为阴火是血中伏 火、 脏腑之火; 从病性的角度来解释阴火者, 认为阴 火是实火、 虚火, 还有从病位、 病性两个方面解释阴 火者。 以李东垣的论著为蓝本, 参鉴百家争鸣的 “阴 火” 之见, 阐释 “阴火” 。 李东垣论著中关于 “阴火” 的论述, 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 其一是关于 “阴火” 产生的论述, 涵盖 “阴火” 产生的机制、 过程等。 如, 《脾胃论》云: “故夫饮食失节, 寒温不适, 脾胃乃 伤。 此因喜、 怒、 忧、 恐, 损伤元气, 资助心火。 火与 元气不两立, 火胜则乘其土位, 此所以病也” [1]33 。 可知 “阴火” 产生的机制为脾胃机能受限, 元气衰郁化 火。 “阴火” 产生的过程为脾胃损伤, 脾胃化源、 枢 机机能受限, 致元气衰、 且郁滞, 郁而化生阴火; 其 二是关于 “阴火” 内扰, 现于外的多样病理表征的描 述, 如, 论著中李东垣通过赋予 “阴火” 不同名称这 样的行文方式, 对 “阴火” 多样病理表征进行精辟性 的描述。 由此 “阴火” 病理表征的多样性, 究其原委, 可知由于元气生于下焦, 布散全身, 火为阳邪, 向上 向外, 且元气虚滞层度各异, 所以 “阴火” 侵袭人体 的层度和部位各异, 进而出现多样的病理表征。 综上所诉, 可知 “火与元气不两立” 实为 “阴火 与元气不两立” , 其中 “阴火” 是由于脾胃损伤, 脾胃 化源、 枢机机能受限, 致元气衰、 且郁滞, 郁而所化 之火, 属病理之火, 呈现 “阴火” 为患的多样性病理 表征。
2. “火与元气不两立” 之理 李东垣用 “火与 元气不两立” 寥寥数字, 简洁明了地概述了阴火与元 气不可共存的关系。 然不可共存关系的背后必然隐 藏着深刻的医理作为支撑。 现借助中医理论, 探求 其中医理。 因为 “脾胃内伤, 百病由生” 是李东垣主 要的学术思想, 所以其论著中, 多以脾胃病为载体, 展开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 “火与元气不两立” 正是李东垣通过对脾胃损伤患者疾病进展的悉心观 察和深入剖析, 总结而得的。 所以, 现回归原著, 解读 “火与元气不两立” 之理。 《脾胃论》云: “故夫饮食 失节, 寒温不适, 脾胃乃伤。 此因喜、 怒、 忧、 恐, 损 伤元气, 资助心火。 火与元气不两立, 火胜则乘其土 位, 此所以病也” [1]33 。 其大意为诸多缘由导致脾胃损 伤, 进而损伤元气, 元气损伤继生阴火, 阴火为患发 为病。 由此可知, “火与元气不两立” 的关键在于脾胃 损伤致元气损伤。 接下来, 借助中医理论, 阐释脾胃 损伤致元气损伤。 中医理论中明确指出, 脾胃有化源 和枢机两大生理机能。 脾胃损伤, 势必导致脾胃化源 和枢机两大生理机能下降。 一方面, 由于元气为先天 之气, 赖脾胃化源充养, 方可充盛不衰。 所以, 脾胃化 源不足, 必当导致元气失充渐衰, 进而因虚而郁滞。 另一方面, 由于脾胃枢机机能下降, 枢转元气力量减 弱, 直接导致元气运行不畅而郁滞; 枢转周身脏腑 官窍力量减弱, 间接影响元气运行, 引发郁滞; 中焦 枢转力量减弱, 水谷精微与随生水湿皆下流, 共滞下 焦, 下焦乃元气发源之地, 所以下流之物必将阻碍元 气运行, 使其郁滞。 所以脾胃损伤, 化源和枢机机能 随之下降, 通过上述四条路径, 促使元气衰且不畅, 最终均导致元气郁滞。 中医理论讲郁而化火。 所以 此时郁滞的元气化生阴火。 又因为元气是人体内活 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4]68 , 是人体生命活动 的原动力 [4]74 。 所以生理状态的元气必定不郁不滞充 满活力, 相对而言, 郁滞的元气必定处在病理状态。 由此可见, “火与元气不两立” 之理在于病理状态下 郁滞的元气, 方可化生阴火, 相反, 元气解除郁滞恢 复生理状态, 阴火不得化, 消失不复。
所以, 李东垣提出的 “火与元气不两立” 实则是 阴火与生理状态的元气不两立, 即郁滞病态的元气 可化生阴火, 唯有使元气解除郁滞恢复生理状态, 阴火不得化, 方可消失。
3. “火与元气不两立” 之象 结合 “火与元气不 两立” 之理, 可知 “火与元气不两立” 之象当涵盖脾 胃化源不足之象, 脾胃枢机不利之象, 及火扰诸处 之火象, 其中火象最为多样。 如《脾胃论》述: “脾胃 一伤, 五乱互作, 其始病, 遍身壮热, 头痛目眩, 肢 沉重, 四肢不收, 怠惰嗜卧, 为热所伤, 元气不能运 用, 故四肢困怠如此” [1]33 。 此论述中, 李东垣列举了 脾胃损伤, 元气不运, 阴火为患的多样诸多病理表 征, 如: 头窍受扰, 则头痛目眩, 肢体受扰, 则肢体沉 重、 四肢不收。 如《脾胃论》 言: “既脾胃气衰, 元气 不足, 而心火独盛, 心火者, 阴火也, 起于下焦, 其系 系于心,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 相火, 下焦包络之火, 元气之贼也。 火与元气不两立, 一胜则一负。 脾胃气 虚, 则下流于肾, 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1]44-45 。 此论述 中, 李东垣根据阴火为患, 侵扰人体部位的不同, 阻 碍生理机能的各异, 将阴火冠名为心火、 相火、 包络 之火, 正如王昀等 [5] 所言: 因火象在不同的脏腑表 现, 故有肝火、 心火、 经脉之火等区别。 所以, 认为阴 火冠名是对 “火与元气不两立” 火象的间接呈现。 “火与元气不两立” 火象迥异, 追其原委, 因阴 火生于下焦, 布散全身, 火为阳邪, 向上向外, 依其 性, 必当自下而上、 由内而外侵扰人体, 且层度各异, 使得不同部位出现不同层度的受扰, 进而导致不同 生理机能受阻, 所以阴火为患, 呈现出多样的病理表 征, 即 “火与元气不两立” 火象各异。
论著中李东垣采用两种行文方式来呈现 “火与 元气不两立” 之火象, 其一是通过直接描述多样的 病理表征, 其二是假借多样的阴火冠名, 传递阴火不 同的侵扰部位和不同的受阻机能, 间接呈现多样的 病理表征。
“火与元气不两立”之治
通过上述剖析, 可知 “火与元气不两立” 的病机 为脾胃损伤, 枢机化源减弱, 元气郁滞, 阴火为乱, 其中症结在于脾胃枢机不利, 因为脾胃枢机不利是一 切进展的缘由, 唯有脾胃枢机机能恢复, 元气郁滞状 态解除, 阴火不得化, 方可消失。 所以治疗的关键在 于恢复脾气枢机, 因为脾胃枢机力量中以脾阳升为主 导, 李东垣创立了以升脾阳为主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 方。 方中以柴胡为君, 辅以羌活、 升麻升升之品, 大升 阳气, 以人参、 黄芪、 苍术、 炙甘草为臣补养脾胃, 最 后佐石膏、 黄芪、 黄连以泻阴火。 全方主要旨在通过 直接升脾阳, 帮助恢复脾胃枢机机能, 进而解除元气 郁滞的病理状态, 重建机体良性循环。
通过对 “火与元气不两立” 理论内涵的阐释, 可 知 “火与元气不两立” 中的 “火” 为 “阴火” , 即因脾胃 损伤, 脾胃化源、 枢机机能受限, 致元气衰、 且郁滞, 郁而所化之火。 “火与元气不两立” 实为阴火与生理 状态的元气不两立, 其理为脾胃损伤, 化源和枢机机 能下降, 通过上述4条路径, 促使元气衰且不畅, 导 致元气郁滞, 病理状态下郁滞的元气, 化生阴火, 相 反, 若元气解除郁滞恢复生理状态, 阴火不得化, 方 可消失。 “阴火” 为患致 “火与元气不两立” 涵盖脾胃 化源不足, 枢机不利, 火扰诸处之象, 其中火象最为 多样。 剖析 “火与元气不两立” 的病机, 可知脾阳上 升不足所致的脾胃枢机不利是病机的症结所在, 推 知治疗的关键在于通过升脾阳恢复脾气枢机, 所以 选取以升脾阳为主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方作为 “火与 元气不两立” 之治。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邱佳慧 纪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