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藩教授的主要临床和科研方向是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研究,RA属中医痹证的范畴,成书于公元三世纪的《伤寒杂病论》对本病的病因、证候、治疗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并提出“历节病”这个病名,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提出“顽痹”、“鹤膝风”等。对于RA病因的认识,陈纪藩教授遵从《金匮要略》有关历节病的论述,主张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金匮·中风历节病篇》指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人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则疼痛如掣”。
在《金匮要略》治痹思想指导下,陈教授提出其基本特点是正虚有邪,寒热错杂,病情缠绵,经久难愈。因而在诸多的方剂中,陈教授认为张仲景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既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又可滋阴清热,比较切合RA的中医病机,并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研制出通痹灵片、通痹灵合剂等系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制剂,治疗多种疑难风湿病取得满意效果,形成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特色。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陈教授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日合作项目等10余项科研课题,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20余项风湿病实验专项技术(SOP)以及一整套风湿病药物的成分筛选、疗效评价和机理研究的方案,形成了一个从理论到实验,从实验到临床的抗风湿中药新药筛选平台。先后在中华系列等杂志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并获国家专利授权1项,在中医药抗风湿病的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较大地促进了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风湿专病的建设,以及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的学术推广和经典名方的运用。
陈教授倡导的“经典紧密结合临床,医教研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和学科建设模式,被专家认定为在全国中医院校中最具特色和优势。
陈纪藩教授认为风湿病中,不同病种具有不同的病机特点和预后,因此,对于不同病种,或同一病种的不同阶段的治法,应病证结合,辨证施法。
1 攻补兼施
风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多表现为病程长,病情复杂,多是正虚邪恋的病理状态,处理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是治疗中需要全程关注的问题。陈教授认为扶正重在气血,补益重在脾肾。气血旺盛流行,则邪去痹开。具体运用中,气血俱虚者常四物、四君合而用之;气虚为主者,用四君子汤加淮山、黄芪;血虚为主者,用四物汤加阿胶;健脾益气喜用补中益气汤;补肾常用八味肾气丸加减,偏肾阳虚者,加用仙灵脾、杜仲;偏肾阴虚者,去附子,加龟板、黄精、枸杞等。后世的独活寄生汤亦是陈教授的常用方,方中杜仲是陈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如《本草汇言》云:“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
关于祛邪,陈教授认为,一般而论,痹证多因风寒湿邪所致,由于病程冗长,病情复杂,多有湿邪久留不去,湿邪留恋往往贯穿于风湿病的整个病理过程,故除湿为治疗之第一要务;湿留日久聚而成痰;气血阻痹日久而成瘀。所以,在祛邪方面,既要注意风寒湿邪,更应注意痰瘀为患。真气不足,痰瘀交阻,既是风湿病病理变化的结果,亦是造成风湿病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论治中适当选用化痰、祛瘀药是很必要的。但由于患者有正虚的一面,在方药选用时,平补平泻是其要旨,多用淡渗利湿、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之法,少用逐湿,破血逐瘀之峻剂。
2 寒温并用
风湿病由于病程较长,加之体质、病因、时令、气候、生活习惯以及治疗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呈现寒热错杂的现象,面对这种病情错杂之证,陈教授主张必须用药性相反的药物并投的方法方能取得临床疗效,因为药物性味各有所偏,藉药物的这种偏性可纠正人体阴阳的偏颇,使之恢复平衡。运用这种治疗方法,通过适当的寒温配伍,可以缓解方中寒凉药或温热药的过偏之性,从而做到平补平攻,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如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寒湿内蕴,化浊化热之证,患者虽局部红肿,但舌脉尽显寒湿,陈教授常用五苓散合化湿清热的土茯苓、川萆薢、银花藤等常能奏效。
3 燥润互济
燥润互济的治法在治疗风湿病中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风湿病的病理变化中,有肝肾气血不足,筋骨失养之正虚,又有风湿痰瘀之邪恋。祛风、除湿、化痰多用辛燥之品。但是过用久用辛燥的药物往往易造成耗液燥筋之弊,容易造成筋脉失养,倘若只用养血滋养之品则有留湿生痰之虞,临床运用方药时,要注意运用燥润互济的治疗方法,比如陈教授治疗硬皮病时,常将活血化瘀的当归、红花、水蛭、土鳖虫配伍养阴润燥的麦冬、石斛、玉竹等。
4 方药灵活加减
风湿病病因复杂,病程漫长,陈教授诊病十分注重了解患者发病及病情变化的原因,陈教授认为,不同病因致病的症状特点不一样,治疗上也有很大差异。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针对患者起病或变证的原因精确加减药味,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陈教授临床常用加减法包括:偏于风者酌加防风、羌活、川芎;偏于寒者酌加麻黄、桂枝、制附子、干姜、细辛;偏于湿者酌加川萆薢、绵茵陈、泽泻、威灵仙;偏于热者,其中风热者酌加忍冬藤、白花蛇舌草;肝肾阴虚者,加续断、桑寄生、干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玉竹等;偏于瘀者加三七、姜黄、川芎、当归、丹参、泽兰、桃仁、红花;脾胃不和加茯苓、砂仁、紫苏梗、桑螵蛸;气血不调加桂枝、黄芪、益母草、鸡血藤。
此外,陈教授擅长借助药物的归经属性,针对不同的病位选用不同药物以求直中病所。例如:病在上肢者酌加桑枝、桂枝、姜黄;病在下肢者酌加牛膝、杜仲;腰背部加杜仲、桑寄生、续断、鹿含草等;胸部加引经药枳壳、丝瓜络等;病在头项者加菊花、葛根、钩藤;筋脉拘挛者常加木瓜、白芍、甘草、玉竹、山药等滋养筋脉。
5 合理运用特殊药物
陈教授在临证中对药对以及虫类药、藤类药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得心应手。陈教授认为,药对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提高处方的整体疗效。功用相近者,合用针对主证;功用不同者,相伍制其弊端;功用相反者,调和纠其偏颇。陈教授临床常用药对包括:桑枝配桂枝,缓解上下肢疼痛;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桑枝配木瓜,舒筋脉缓拘急;桂枝配黄芪,益气通阳行痹;牡丹皮配赤芍,凉血活血;泽兰配泽泻,利水消肿渗湿;土茯苓配川萆薢,对湿热痹能利湿分清浊;浙贝母配胆南星,消关节顽肿属痰湿滞络者。等等。
虫类药和藤类药同具通络之功,对于风湿病关节肿痛畸形者,适当加用使治疗更有针对性,有效祛除顽痹。痹证日久,“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在治疗时除散风祛湿通络外,可以酌加地龙、蜈蚣、蝎子、乌梢蛇、穿山甲等走窜搜剔之品,搜剔筋骨,通经活络,清除顽痹,取“虫蚁迅速飞走之灵”的特性,借其“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搜剔络遂之瘀类”的特点治疗痹证。若见关节畸形,屈伸不利,多用桑枝、桂枝、络石藤、宽筋藤、鸡血藤、银花藤、海风藤等通经活络。
广东省名中医陈纪藩教授今年七十有二,但依然神清气爽、容光焕发。他为人谦和友善,思路敏捷,步伐矫健,现仍每日临诊看病查房,亲自带教学生,不遗余力。其旺盛的精力、工作的劲头让许多中青年人自叹不如。他以“未病先防”为养生的指导思想,以调情志、适饮食、慎起居、勤锻炼为主的养生的基本法则,关于陈纪藩教授的养生之道总结归纳如下:
一、心态平和,淡泊名利
陈纪藩教授遵从《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他豁达乐观,心态平和,淡泊名利。他认为凡做事须先学做人,做人须尽责任。他常说,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不愉快,如家庭不和,人事纠纷,被人误解,事业不顺等等,在这个时候,重要的就是要思想乐观,胸怀开朗,淡泊名利,坦然处之。要老老实实干事,夹着尾巴做人,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无傲骨。做人要与人为善,正直坦荡,荣辱不惊,努力工作,以诚待人。不要贪图名利,只有心态平和才能促进生理平衡。如果心态不平和,容易造成气血不畅,阴阳失调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精气神宜养,平常心宜安,万事有度不强求这是养生第一要素。
二、饮食均衡,荤素搭配。
陈纪藩教授注重营养平衡和荤素搭配。他一方面减少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淀粉食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多吃植物蛋白质和各类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食物。他认为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食物纤维在胃肠道中遇水形成致密的网络,吸附有机物、无机物、水分,对维持胃肠道的正常菌群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肠内容物中的毒素会被纤维素吸附,肠黏膜与毒物的接触机会减少,进入血液循环的毒素亦减少;而且食物纤维体积大,可促进肠蠕动,其中的水分不易被吸收,从而有通便作用,预防便秘。他吃鱼主张吃有鳞的鱼,因为无鳞的黄鳝、鳗鱼、蛇等等之类的鱼胆固醇含量太高,对于老年人尤其不宜。尤其主张少吃虾、蟹、甲鱼、狗肉等等,易致高尿酸、高血脂等。每天坚持吃一个苹果,苹果不仅可以调节肠胃功能,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防癌,减肥,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质,矿物质,糖类等构成大脑所必需的营养成份,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作用。粗细搭配,粗粮为主,荤素搭配,素食为要;常常定时定量,吃饭只吃八分饱,有节有度,顾护脾胃,以免“饮食自倍,脾胃乃伤“。
三、早睡早起,动静结合。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息息相关,所以要想健康长寿,必须要与自然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相适应,从而提高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陈纪藩教授每晚10:30左右睡眠,早晨6:30点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每天早上坚持做40个俯俯卧撑,中午午睡1小时左右,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认为早睡早起能使人精力充沛,保持清晰头脑。健康贵在气血通行,运动可以理气活血、舒通筋脉。他每周2次爬白云山,几十年如一日。他坚持“每日必读”,每日都要读书读报,汲取新知识、新信息,不断充实自己,持之以恒的动静结合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和预防衰老的有效方法。
陈纪藩教授养生之道
做人做事:中医人应淡泊名利,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极医源;胆大心小,智圆行方。
养生之道:早睡早起,勤思考,常锻炼,天人合一。
养生要领:四时相应,劳逸有度,饮食有节,持之以恒。
陈纪藩医案:强直性脊柱炎
陈某某,男,20岁,于1999年7月18日入住本院。因双膝、双躁、跖趾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3月余.伴腰能部时有酸痛。曾在某医院予西药治疗未效(诊断用药不详)。入院时除上述症状外,伴见发热(体温39℃),神倦乏力,颈项拘急不舒,胃纳可,二便如常,舌暗红、苔白厚微黄,脉浮数。查体:心肺无特殊,双膝、双躁、足背肿胀,尤以膝关节处为甚,疼痛拒按,触之稍热,屈伸不能,压髋试验(+)。实验室检查:血沉109mm/h,抗“O”(-),类风湿因子42.0U/ml,C-反应蛋白144mg/L,IgG22.9g/L,IgA4.02g/L,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型(+)。血白细胞6.7x10e9/L,血红细胞4.94x10e9/L,血红蛋白85.8g/L,血小板399x10e9/L。X线报告:双膝、双踝关节诸骨边缘骨密度高,未见骨质破坏,关节腔未见变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双侧骶髂关节骨质密度高,边缘模糊,有虫蚀样改变;双髋关节未见骨质病变。骨盆CT检查:双侧骶髂关节面下见虫蚀状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稍窄,双髋关节未见骨质损害。临床诊断:中医:痹证(湿热毒瘀型);西医:强直性脊柱炎(早期)。
治疗经过:通痹灵6片/次,通痹灵合剂(本院制剂)20ml/次,均每天3次,饭后服。中药处方:黄柏、苍术、防风、川太、威灵仙各15g,薏苡、忍冬藤各30g,川牛膝18g,三七片(先煎)、泽兰、泽泻各12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住院期间静脉滴注青霉素640万U/d,共10天;静滴穿墟宁0.6g/d,香丹注射液20ml/d,以预防感染及加强解毒散瘀。按上述治疗方案,共住院34天,诸症消失,因患者要返校读书,于8月21日出院。
出院后未再服中药汤剂,只坚持服通痹灵6片/次,通痹灵合剂20ml/次,均每天3次。患者于2000年3月22日来院复诊,精神体力如常人,出院后关节诸症未有反复,各肢体关节及脊柱活动功能完全正常。前述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复查CT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较前稍增宽,关节面较平整,原有骨质破坏见好转。
陈纪藩医案: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
患者,女,39岁,2004年11月14日初诊,自诉10余年前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直服用激素治疗,病情控制尚可。近2月开始出现全身浮肿,双下肢为甚,在外院治疗,未明显缓解。近2天症状加重,症见:面部红斑,疲乏无力,全身浮肿,双下肢为甚,按之凹陷没指。轻微咳嗽,痰少色黄。腹胀,纳少,眠差,二便量少。舌质尖边红,苔白稍厚,脉细滑。
中医诊断:阴阳毒脾肾阳虚
西医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治法:温阳利水,养阴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