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坐药《伤寒论》

•仲景医著中,“坐”主要有三种词性:作动词,表坐姿;作连词,表原因;作副词,表自然发生。“但坐”之“坐”应为动词。
 
•“坐药”是一专有名词,又称导药、坐导药,系将药物塞入阴道的用药方式。
 
“坐”,是仲景医著中较多用的字,有多个不同含义,本文予以梳理分析。
 
“坐”的三种词性
 
作动词,表坐姿
 
“坐”的基本义是动词,记述患者坐下、坐着,是其最常见用法,仲景医著中用例亦较多。《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载:“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
 
古人的坐姿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脚底朝上,臀部压在脚跟上。《正字通·足部》:“跪,屈膝也……朱子谓古人只是跪坐,著《跪坐拜说》云:两膝着地,以尻着膝(踵)而稍安者为坐,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致其恭以头着地为拜。”东汉末年,汉灵帝引进“胡床”(类似现代的折叠凳),然后渐次改进,才有了凳、椅等各种坐具,才有了垂足而坐的坐姿。《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凡点灸法,皆取平正身体,不得倾侧宽纵缩狭也。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反此者,不得其穴。”本例“坐”应是跪坐之姿。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载:“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其中“坐而伏”“坐而下一脚”,都是跪坐的变形。“坐而伏”,即非正坐,而是身体前倾,倚物(通常是“几”)而坐。条文中患者因为“短气”,呼吸无力,难以正坐,故倚物而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载:“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倚息”就是倚坐呼吸,与此“坐而伏”情况相似。“坐而下一脚”,即在跪坐基础上,一脚前伸,表明患者腰部不适,需要伸一脚来缓解,故医者可以望而知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续命汤”方后语:“……右九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洪肿。”“凭几”,谓凭靠倚几。几,倚几,扶几,有时亦称“凭几”,古人跪坐时倚靠的器物。“凭几坐”与前例“坐而伏”相似,也是坐姿的变形,不同处只在于未与“短气”相关;但后文云:“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但伏不得卧”亦是倚坐呼吸,基本点与“坐而伏”相似,加上强调“不得卧”“咳逆上气”,因而证情更重。
 
《金匮要略方》第二篇:“……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以上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温下,令微汗,差。腰以上疑作腰以下。”(此引吴迁抄本,下同。“腰以上”邓珍本作“腰以下”,与旧注合,是。)《金匮要略方》第十一篇:“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食饮如故,病属下焦……”此二例之“坐”则相对宽泛,不一定指严格的跪坐,也可以是其他坐法,如伸两腿而坐之类。要之,上半身正直、下肢弯曲,就是坐。
 
作连词,表原因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
 
此处的“坐”表原因,翻译成“因为”,这是“坐”的常义之一。例中指“咳者”因为“饮冷水”而致“紧脉”。
 
作副词,表自然发生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以手把刃,坐作疮也”,比喻胃、脾邪实之气两强相争,自会造成自身伤害(“疮”是“创”俗字,创伤)。本例的“坐”往往也被理解为“因”“因此”。实际上这里的逻辑关系并非因果关系,而是表示一种自然而然、理所当然(发生)的逻辑关联。因此,“坐”相当于“自”,自然(会)。
 
但坐之“坐”为动词
 
《伤寒论》第六篇载:“二阳并病……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本条又见于《伤寒论》第十七篇及《金匮玉函经》第三篇、第十九篇、第二十二篇,各处大同小异。这里要讨论的是其中的“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一句。就该句来说,《金匮玉函经》第十九篇无“但坐以汗出”的“以”字,其他四处皆有“以”,有“以”字当为原本之貌。
 
本句的存在问题是关于“但坐”二字意义与随之而来的断句。目前可见主要有两种断法:一是“其人短气但坐”为句;二是“但坐”属下为句。前者是将“坐”理解为动词,后者是将“坐”理解为连词,解作“因”。如清代尤怡《伤寒贯珠集》卷三注:“坐,犹缘也。言躁烦短气等证,但缘汗出不彻所致。”明指“坐”“犹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卷三注:“但责以汗出不彻,更发汗则愈。”将“坐”引申为“责”。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卷九·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注:“……是皆邪气壅甚于经,漫无出路,但坐以汗出不彻之故耳。”清代黄元御《伤寒悬解》卷六:“凡此诸证,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其汗则愈。”此类著述虽未注字词,但讲解用语表明了他们将“坐”理解为连词。现代亦有较多的《伤寒论》版本将本句断作:“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但这种断法很牵强,经不住推敲。原句后有“以”字表原因,再加“坐”字就形成语义重复,如此则“但坐”二字可删去。正确的读法当是前者,即“但坐”二字属上,“坐”为动词。“但坐”者,净坐着,只是坐着。严重咳喘以及肺气肿患者,往往需要坐姿呼吸,不能平卧。《金匮要略方》第七篇:“欬逆,气上冲,唾浊,但坐不得卧,皂荚丸主之。”(此引吴迁抄本。邓珍本、赵开美本《金匮》作“但坐不得眠”,“眠”偏指入睡,非是。)“但坐不能卧”,正记述了患者的此种体征。由此佐证,“但坐”二字当属上。宋朱肱《活人书》卷一引本句作:“其人短气但坐,盖以汗出不彻故也。”“以”前多一“盖”字,则“但坐”“以”三字断不能连属。清代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卷四:“短气者,邪热壅而气促急也。但坐者,不得卧也。”更是把“但坐”与“不得卧”画上了等号。日本江户医家中,山田业广持尤怡说,森立之则倾向于动词之解。森立之《伤寒论考注》对前引“坐而伏者,短气也”一句考辨时,结合“但坐不能卧”(疑是《金匮》“但坐不得卧”或《伤寒》“喘冒不能卧”之误记)句对比说:“但坐不能卧者,咳逆倚息之证也。此人必仰依,有痰喘也。若无痰喘之短气,则因中气不足也,其人必伏,验之病人皆然。”认为咳逆痰喘之“但坐不得卧”则“必仰依”,中气不足必“坐而伏”。然则,“但坐”之“坐”,必是动词之“坐”,而非连词之“因”。
 
此外还有将“但坐”单独成句的,当然也不算错,但还是属上为宜。偶然还有“但坐”二字的上下文完全不读断(即如上列例句一样),那是不敢确认如何读断的藏拙做法,仍是不完善的。
 
若是用“但坐”+“故也”来搜索,则还可见到另一相关文句。
 
《脉经》卷八第十五:“寸口脉不出而反发汗,阳脉早索,阴脉不涩,三焦踟蹰,入而不出,阴脉不涩,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唾唇燥,小便反难,此为肺痿。伤于津液,便如烂瓜,亦如豚脑,但坐发汗故也。”本条亦见引于《千金要方》卷十七《肺痿第六》,《外台秘要》卷十《肺痿方》(标示引自《千金方》)等。
 
“但坐发汗故也”,无“以”字,“但坐”可译作“只因”,关系相对合理,或可成立,但仍存在后人误改的可能。《千金要方》在“但坐发汗故也”句下就接续有:“其病欲咳不得咳,咳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其脉平弱。”前后文联系起来看,“但坐……欲咳不得咳”关联密切,因而不排除“发汗故也”是旁批衍入正文。按:《脉经》续后也有该句,但开头处多“肺痿”二字,另起为独立一段,或许就是衍入了“发汗故也”四字而造成的误改(此外《脉经》末句作“甚则脉浮弱”,《外台》引文本句同此,义长)。
 
“坐药”为专有名词
 
《金匮要略方》第二十三篇:“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方……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矣。”本条述证部分,《脉经·卷九·第七》作:“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脉经》该条下另有一条:“妇人着坐药,强下其经,目眶为痛,足跟难以践地,心中状如悬。”亦提及“坐药”。但《脉经》有论无方。
 
“坐药”是一专有名词,除《金匮要略》蛇床子散外,出于《千金要方》中的一条“坐药”用例可能是《金匮要略》之后的最早用例。《千金要方·卷二·第一》:“论曰,凡人无子,当为夫妻俱有五劳七伤,虚羸百病所致,故有绝嗣之殃,夫治之法,男服七子散,女服紫石门冬丸,及坐药、荡胞汤,无不有子也。”其下分别叙述七子散、朴硝荡胞汤。朴硝荡胞汤方的语末句云:“一日后仍着导药。”接续载录其方:“治全不产及断绪,服前朴消汤后,着坐导药方:……右十味末之,以绢袋盛,大如指,长三寸,盛药令满,内妇人阴中,坐卧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时去之,更安新者。一日一度,必下青黄冷汁,汁尽止即可幸御,自有子,若未见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一本别有葶苈、砒霜各半两。此药为服朴消汤恐去冷恶物出不尽,以导药下之。值天阴冷不疼,不须着导药。亦有着盐为导药者,然不如此药。其服朴消汤后,即安导药,经一日外,服紫石门冬丸。”
 
据此,坐药,又称导药、坐导药,系将药物(药丸或散药绵裹、袋装)塞入阴道的用药方式。“导”为通导,用药以导出“冷恶物”,仲景医著另有“蜜煎导方”,将蜜熬制成小梃即栓剂,施于后阴,用以通导大便,与此“导”法命名同义;“坐”则当取驻留之义,谓药留置于阴中。(沈澍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胆战心惊 经脉循行方面

下一篇:以脾藏象为例论《灵枢》《素问》脏腑体系建构方法差异性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