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一味临床使用率极高的中药,业内有“十药八芪”之说。其应用之广泛、功效之卓著,为历代医家所称道。《本草纲目》记载:“耆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今就名医用黄芪的经验作一简述,以期加深理解,适时选用。
补虚通阳护卫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认为“黄芪对于急性衰弱病,有它一定的疗效。”《伤寒论》中不用黄芪,并非没有对应之症,而是黄芪性温和而力缓,不若附子、干姜那样剽悍有力,可以挽救生命于顷刻。至此说明,仲景治急症不用黄芪,而治杂病则用黄芪,意在缓缓收功。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黄芪,其义有三,一是补虚理劳:如黄芪建中汤治疗“虚劳里急,诸不足”等;二是通阳逐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等;三是护卫除湿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桂枝加黄芪汤及乌头汤治疗“风水”“皮水”“黄汗”“历节”等。
补中益气
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脾胃派(补土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元气乃人生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源,并拟定出以补益中气、健脾益胃为功效的新方——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调中益气汤,此三方均以黄芪为主药。对于内伤热证,不随时俗,提出“甘温除大热”新论。他认为“无阳以护其营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提出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而愈,而甘温之剂的代表方就是补中益气汤。
补气化瘀
王清任是清代革新医学家,所著《医林改错》全书没有黄芪专论篇,但他的主导思想是补气化瘀,借黄芪大补元气,以促血活,如补阳还五汤、足卫和荣汤、黄芪桃红汤、黄芪赤风汤、可保立甦汤等,以补阳还五汤为代表。该方重用黄芪四两,大补脾肺之气,配以活血之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等,被后世医家推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第一方。后人对王清任运用黄芪的经验多有发挥,临证并不局限于原书的病症范围,如王氏治疗痘后或产后的几首方子,凡气虚夹风、气虚夹湿者,均可考虑使用,这是“异病同治”治则的灵活体现。
补气升陷
张锡纯将黄芪视为醒脑复瘫之要药。治疗内外中风者,他拟有逐风汤、加味黄芪五物汤、加味玉屏风散等;治疗肢体痿废,拟有补偏汤、振颓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拟有干颓汤、补脑振痿汤、起痿汤;治疗风袭肌肉经络而致麻木不仁者,则有逐风通痹汤。以上诸方均以黄芪为主药;而对脑贫血,则将当归补血汤加味,重用黄芪一两治之。
恢复元气
岳美中不但对仲景用黄芪探研尤深,且又擅长用黄芪治疗老年疾患。他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震颤麻痹,首剂黄芪二两,逐渐加至八两,服用半年而缓解。黄芪是一味强壮剂、补益剂,以补益脾(胃)肺之气为主,而兼以护肝、补肾、益心,可以说是一味补益五脏、利于六腑、外护皮肤、内养筋骨的良药。
补益调压
邓铁涛认为,使用黄芪的指征应为:舌淡胖有齿印,脉虚大或寸弱。
(本文摘编自中国华侨出版社《汉古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