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积疗法的形成与发展
手法作用于脊柱最早出现于晋朝。历经1 800年手法从拈到捏、推, 再到如今的捏脊七法;方向有从下向上, 亦有从上向下, 后又有往返推;临床应用从卒腹痛到骨蒸、夜惊、感冒, 再扩展到疳积;名称从捏脊到捏积, 再到捏积疗法, 至今捏积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应用越来越广, 研究日渐深入。以下依据现有文献, 就捏脊的形成与发展做一疏理。
手法作用于脊背部皮肤的起源
晋代葛洪于《肘后备急方》[1]首先记载了“拈取其脊骨皮, 深取痛引之, 从龟尾至顶乃止, 未愈更为之”。用于治疗“卒腹痛”。这是最早的手法用于脊背皮肤治疗的文字记载。此23个字对手法、作用部位、刺激强度、方向、疗效与操作次数进行了高度概括, 对后世影响极深。
捏积疗法的发展与丰富
1. 捏积疗法的发展历程
唐代王焘于《外台秘要·卷第十三骨蒸传尸鬼症鬼魅二十六门》[2]记有治疗殗殜等病。方法为“夹脊、推脊、弹脊”同用, 即“以壮丈夫屈手头指及中指夹患人脊骨, 从大椎向下尽骨极, 指复向上, 来去十二、三回, 然以中指于两畔处极弹之”。此段是首次记载从上向下, 且上下往返推动。同时在《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五小儿诸疾上》[2]记有“摩脊”, 即“疗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 芎穹散方……又以儿母手掩脐中。亦以摩儿头及脊验”。这是脊柱用于治疗小儿夜啼的首次记载, 用的手法是“摩脊”。值得注意的是“摩脊”与“摩儿头”同用, 同时服用芎穹散。
1676年熊应雄于《小儿推拿广意·杂症门》[3]记有“脊骨自下缓缓推上, 虽大人可吐也”。从中可知从下向上推可用于催吐。
1885年夏云集于《保赤推拿法》[4]记有“捻者, 医以两指摄儿皮, 微用力而动也”。
1888年张振鋆于《厘正按摩要术》[5]记有“小儿感寒证……推由大椎至龟尾一百遍”。这是推脊治疗“感寒”的最早记载。
1959年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体育科编写的《中医按摩学简编》[6]列有捏法:“捏时拇指在上, 其他各指在下, 待捏住肌肉后上下手指辗转挤捏前进。捏法操作时必须随着肌肉的外形轮廓。可用二手交替操作, 也可用二手同时操作。可分为三指捏和五指捏”。从此可知此处捏法与目前所说的拿法有较多相似。在其后的扯法的描述中与现在的捏法有相似之处, 并记有“某些儿科疾患, 也可用扯法, 如小儿的一般感冒发热、食积停滞等。在给小儿作扯法时, 常用双手操作, 以拇指和食指的掌面合成钳状, 向上拧起皮肤后, 马上滑脱。如此双手一拉一放地交替进行, 至皮肤有发红反应为度”。这便与现在的捏脊操作较为一致了。
1963年2月李志明《小儿捏脊》[7]开篇部分提出捏脊、捏积、小儿捏脊等概念。书中记有捏脊采用“以双手的拇食指”捏, 方向为“从尾骶部长强……到大椎穴处为止 (有时捏至风府穴处) ”, 记载了“随捏, 随拿, 随推, 随放”等动作要领, 刺激量方面记载为从长强到大椎“算作一遍, 这样捏三、五遍算作一次”。强调捏完“在肾俞穴处揉按三、五下”。书中提出“捏脊八法”为捏拿推捻提放揉按。捏脊八法之中的捏法强调“随着向前推进, 这时皮肤一起一伏好象后浪推前浪似的”。在提法中强调“捏起皮肤后, 食指向上顶, 同时拇指往后牵拉叫提。施行提法时, 捏起的皮肤要多一些, 常用于重提背俞穴”。这是在捏脊过程中, 首次说出“提”的动作, 同时强调重提背俞穴。书中还介绍了捏脊的补泻、饮食禁忌、捏脊体位、积滞和疳积的治疗方法;同时介绍了化痞膏、消积散的使用时间和方法。“捏脊”作为“疗法”至此已经较为完整。
1964年赵正山编写的《简易推拿疗法》[8]书中列有捏脊法, 方法同上, 除捏脊外, 还“及其两侧肌肉”, 强调了在“推捏至平脐的腰膂, 改用重拧、轻拿法, 拿时肌肤可能会‘得拉’作响, 是推拿得法的良好现象”, 这是捏脊时向上提并出现“得拉”声的最早的文献。
2. 冯氏捏积流派的发展与完善
冯氏捏积作为捏积流派的重要代表, 对于捏积的手法操作、配合用药、施术体位、禁忌症等有着独到见解和系统阐释。
20世纪30年代, “捏积冯” (冯泉福) 作为冯氏捏积第4代传人享誉北京城, 历经4代人, 传承180余年的捏积手法在北京城有口皆碑。1956年随着北京中医医院的成立, 冯泉福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 成立捏积室;并将祖传的捏积手法和配合使用的口服消积散和外敷化痞膏配方捐献给医院。之后举办全国学习班, 编著书籍, 为捏积疗法的规范化和普及做出了极大贡献。
1981年9月冯泉福在给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会的讲义中写到“捏积手法自尾骨端的长强穴起沿督脉向上捏拿到风府穴, 共捏6次, 捏到4次时向上捏提一次, 捏完6次以后在肾俞穴按摩几下即可。所谓捏拿, 实际上是推捏拿三种作用的综合疗法”。
1985年2月佘继林编著的《冯氏捏积疗法》[9], 并得到冯泉福的首肯。书中介绍了冯氏医家和捏积疗法的源流, 全面总结了冯泉福捏积的60余年的经验, 治疗原理、施术步骤及手法, 同时还介绍了施术体位、术者的日常锻炼、冯氏口服消积散与外敷化痞膏。书名冠以“冯氏”突出了源流, 定名为“捏积”突出了治疗目的, 称为“疗法”彰显系统性和完整性。书中将捏积疗法细化为“推捏捻放提揉按”捏积七法, 自下而上作用于督脉和膀胱经。对于捏积疗法的禁忌症, 书中写到:“后背有疥肿、患有心肺疾病、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出血性疾病、急性发热的患者不宜进行捏积”。对于饮食调摄, 冯氏捏积认为, 不宜进食芸豆、醋、螃蟹;治疗后半小时方可进食。面对大量患者, 冯泉福提倡在操作时弯腰但不能驼背, 保持中气, 注意医者的姿势, 平时勤加练习指力和腕力。在进行捏积的同时, 第4天清晨红糖水或温开水送服消积散, 第5天外用化痞膏敷脐。
书中还介绍了施今墨对冯氏捏脊的评价“冯泉福先生在北京家传四代, 历百余年专为小儿捏积誉遍城郊, 疗效超卓……尤以冯氏捏脊手法与众不同”。可见老一代中医名家对冯氏捏积的肯定与认可。《冯氏捏积疗法》的价值在于将“冯氏捏积疗法”完整呈现于世。
捏积疗法的规范化进程
捏脊疗法从家族治疗经验进入地方教材, 再进入全国教材, 最终进入全国及行业教材是逐渐实现的。
1959年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医士学校编的第一本教材《中医推拿学》[10]中病无捏法、捏积、捏脊的描述。1960年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编的《推拿学》[11]中列有食积和疳积但无捏脊的治疗方法。1961年上海中医学院编《中医推拿学讲义》[12]第一次在疳积的治疗中有了捏脊的治疗手法。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编写的上海市大学教材《推拿学》[13]成人手法部分未列捏法, 儿科部分手法列有捏法, 穴位列有脊柱, 疳积治疗中有捏脊。在捏法中虽无三指捏和二指捏的名称, 但有相应的内容。这标志着捏脊、和脊柱作为儿科推拿特定穴位正式进入了大学教材。1975年上海中医学院主编, 24家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推拿学》[14]的小儿推拿部分手法列有捏法, 穴位列有脊柱, 疳积治疗中有捏脊。这标志着捏脊进入了全国中医学院教材。2003年于天源等编《按摩推拿学》[15]第1次在教材中将捏脊分为二指捏和三指捏。2016年刘明军等主编全国中医药入场业高等教育“十三五”中规划教材《小儿推拿学》[16]小儿厌食的治疗中亦采用捏脊。2017年廖品东主编的十三五规划教材《小儿推拿学》[17]中专题介绍了“冯氏捏脊流派”, 书中在小儿厌食、疳积的治疗中亦采用“捏脊”。
从捏脊疗法进入教材的过程, 也是推拿发展的过程, 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 其深层含义是捏积疗法被认可、被接受、被应用。
捏积疗法为儿科推拿流派所接纳
因捏积疗法的良好疗效, 捏积疗法被其他儿科流派接纳就是必然的。金义成是目前海派推拿的代表人。1988年他在《小儿推拿学》[18]的疳积的治疗中列有捏脊手法, 并将其作用概括为“捏脊能健脾和胃消积除疳”。赵鉴秋是三字经流派的传承人, 是目前三字经流派的代表人, 1991年她在《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19]厌食、疳积的治疗和健脾保健推拿法中都有捏脊, 并在疳积的治疗中注明每天1次, 6天为1个疗程。刘开运是湘西小儿推拿流派的代表人, 汤伟等[20]报道刘开运教授辨证取穴时, 捏脊用于消食导滞。洪学滨是京派小儿推拿名家, 2019年在他《洪学滨小儿按摩学术经验集》[21]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癫痫、消化功能紊乱、上感、夜惊、夜啼、腹痛、呕吐、耳聋、疳积、厌食治疗及脾系保健法里均使用了捏脊。
综上所述, 海派、三字经派、湘西小儿推拿流派、京派小儿推拿均接纳了捏脊和捏积疗法, 所治疗的疾病以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为主, 兼有呼吸、夜惊夜啼等病。
小结
综观从捏脊到捏积疗法, 用了两个词即“捏脊”和“捏积”。“捏积”更尊从于历史, 因为最早的冯氏捏积是治疗疳积的。而“捏脊”更符合小儿推拿手法命名“手法+穴位”的规则。为尊重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应用, 本文在谈到冯氏疗法时用的是“捏积”, 在其他部分用的是“捏脊”。但无论称“捏积”还是“捏脊”, 其疗效已经广泛被认可, 已经进入到大学教材, 正在影响着小儿推拿的专业教育, 这种影响力必将继续深入持久下去, 并将不断向外辐射。
冯氏捏积从20世纪20年代自家开设门诊, 到1956年冯泉福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开设“捏积室”, 到1974年捏脊进入大学教材, 这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捏积疗法也被许多儿科流流派所接纳。捏积疗法从一家之长到一国之术, 从单治小儿疳积到临床应用广泛。
目前临床多见以捏积疗法、或以捏积疗法为主治疗疳积、腹泻[22]等消化系统疾病、喘息[23]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小儿缺铁性贫血[24]、小儿惊吓综合征[25]、早产儿喂养不耐受[26]、过敏体质[27]、脑瘫[28]、遗尿[29], 并广泛用于小儿保健[30], 除此以外, 还用于成人一些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如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31]、更年期综合征[32]、脑卒中[33]、妇科疾病[34]、骨质疏松[35]、骨折后护理[36]。而对于科学研究捏积疗法的实施方向[37], 刺激量的选择亦可作为新的研究方向, 以指导临床使用。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Ezzat Rowshanzamir 沈熠 于天源 吕桃桃 邵帅 罗宇婷 莫岩君 张羽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