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国医大师>正文

张伯臾教授立下习医志 守法不泥方

2021年8月17日下午,纪念张伯臾诞辰12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张伯臾(1901-1987)上海川沙张江人。中医临床学家、中医教育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
 
张伯臾教授一生深耕医林、饱育桃李,为中医药事业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他的学生、后辈一起缅怀他、思念他。那一本本泛黄却历久弥新的书籍、跟师笔记,那一件件难忘的医案故事,那一段段感人的师生情,把我们又带回到了张伯臾教授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光。
 
立下习医志
 
少年时,面对疾病带来失恃之痛和见乡邻因缺医少药而病故的悲惨遭遇,张伯臾立下了习医济世的志向。1921年,张伯臾拜在中医大家丁甘仁先生门下,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23年毕业后,又随诊丁甘仁先生一年,得其真传,遂返回故乡——上海川沙县张江镇(现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开业行医,疗效颇好,名播乡邻。
 
抗日战争初期,张伯臾移居上海市区并开设诊所,得与诸多同学、同道交流,撷取众长,轩岐之学造诣日深,医名日噪。1956年,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1960年,张伯臾成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的首批中医内科医师。
 
守法不泥方
 
张伯臾从医60余年,他精研中医经典及各家著述,同时还勤习西医及文史诸子,精于医理,长于调治内科疑难杂症及心血管病,形成了颇具自身特色的临床诊治风格。
 
张伯臾诊治外感热病,融贯“伤寒”“温病”理论;守仲景法而不泥仲景方,灵活变通;用卫、气、营、血辨证,然不从其僵化的治则,随证拟法遣方。杂病上取法“千金”治难症,重详审精辨,重五脏相关说,分辨主次,平调阴阳,培补脾肾。善治心脏之疾,重五脏病传,截其传变。
 
张伯臾临证重扶正祛邪,倡导扶正不碍邪,祛邪不伤正的组方原则;用药崇尚精专,不拘一格。曾为一位病延余年,多方中、西医求治无果的嗜睡、不寐交替而作的患者辨证施治,不到2月,治愈了患者10余年痼疾。此案之验,一度在业内传为美谈。
 
1973年,张伯臾开展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以其多年临床经验结合辨证拟就处方,在病房及急诊室中使用、观察。最终形成一张6味药组成的清胰汤,疗效肯定,该方沿用至今。
 
躬身育桃李
 
张伯臾曾主编《中医内科学》第5版教材,并有临床脉案专著《张伯臾医案》和《愚斋诊余录》,原汁原味呈现了其临证精华;其师承弟子亦将他的学术经验分别整理,发表于各种中医专业杂志,如《张伯臾教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经验》《张伯臾以补法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经验》《张伯臾教授对痹证的认识与治疗》等10余篇论文及医案医话。而后张伯臾又与学生一起研发了张伯臾冠心病计算机诊疗程序,他不仅亲自编写脚本,还多次参与程序验证,最终经鉴定显示符合率达95%以上。
 
张伯臾从事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秉承了丁氏流派的临床带教方法。他带教学生不仅结合临证仔细讲解,且注重启发学生临证思维,鼓励学生独立处方,并一一认真修改。这种结合临床病例实战带教模式,不仅受到同学喜爱,也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同时,在授课时,张伯臾引证说理得其精要,示范用药总有依归,授业解惑吐尽心得,绝无保留。门下不少学生现已成为一方名医乃至全国名中医,如国医大师刘嘉湘,全国名中医蔡淦、严世芸,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石印玉等。
 
张伯臾时常告诫后学,为医一天,则临证一日、读书一日。晚年时,他还主编了《教学参考丛书》。所编第5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也深受广大中医人的喜爱。
 
播撒杏林春
 
张伯臾医术精湛,仁心慈厚,悬念病家疾苦。20世纪30年代初,适逢乡间霍乱流行,他终日奔波乡间,全力施救,以治温疫法妙参《伤寒论》白通加猪胆汤治疗,使濒死患者起死回生。时有花农伤寒患者,命悬一线,经他治愈后,一年四季为其诊室赠送鲜花以致谢意。
 
其时,热病患者甚多,每日求诊者盈门,家中佣独轮车夫2人,日夜替班出诊。他终日奔波乡间,风餐露饮,全力施救。凡求诊者不分长幼,均诊察细致入微,对贫窘之家尤多悯恤,对贫困者不收诊费,且赠药。
 
他一生业医,对党、对祖国始终充满着挚爱之情,耄耋之年提出入党申请,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伯臾的中医之路,重浊厚实,锲而不舍,踏出了辉煌的中医人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于他的一生,颇为贴切。他的一生也是“有呕心沥血之耗,无名利得失之累”的一生,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医人学习和崇敬。(张莎莎 姚成增)

上一篇:深切缅怀昌兴国教授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