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内丘县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程子的出生地。程子是位哲学家,曾与孔子在路边的野荆上谈论学问,留下了“坐荆论道”的佳话。
程子还是一位医学家,曾隐居内丘古苓塞。其代表作《子华子》一书中《孔子赠·子华子不仕》和《北宫意问·苓塞论医》两篇,明确记载“子华子居于苓塞”。苓塞即内丘县岭底赛村一带。光绪二十二年的《内丘乡土志》中也有记载:“程子华隐居处,在岭底赛。”
岭底赛古时称“苓塞”,苓即中药茯苓,苓塞是盛产茯苓的地方。内丘县西北部是丘陵区,过去生长着不少茯苓,许多地名以茯苓命名。康熙年间,《内丘县志》中的北岭、南岭名称,写的是“北苓”“南苓”。“塞”本意是指阻隔、堵住,还指边界上险要地方一关塞。岭底塞地处群山之中,西为龙驹岭,为出入太行的要塞关口,明清县志中记载为“西塞”。因此,岭底赛村名中的“赛”源于“塞”。
程子的祖父程婴本来是晋国名医,因救孤名扬四海,成为忠义典范。而程婴的行医事迹无人提起。程子在祖父影响下,对医学逐渐产生了兴趣。他深深懂得药是医之根基,医离不开药,良医必须要精通药。
苓塞是鹊山一部分,地处鹊山深山和丘陵腹地交界处,植被丰厚,中药材广布。这里的茯苓漫山遍野,还盛产白芷,附近有以中草药白芷命名的白芷川。这里盛产的丹参、何首乌、酸枣仁等中药材,至今依旧驰名全国。程子隐居在苓塞,遍采这里的中草药,研制祛疾之方,把实践得来的医学经验总结在其代表作《子华子》中。
《子华子》全篇有关中医及养生之论述多达六七处,其内容涵盖了中医最基础的理论。《子华子》中的《北宫意问》篇对“药”有独特解释,如云:“药者,瀹也”“瀹者,养也”。这种重视疏通气血的养生观,不仅对养生学有重要意义,亦可谓后世活血化瘀、行气活血治法之渊源。
程子在《子华子》一书中,阐述了其独特的养生主张。他将养生的境界分为“全生”“亏生”“死”“迫生”四等,“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夫亏生则与其所尊者薄矣。其亏弥甚,则其尊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知,而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于不义,不义者迫生也。故迫生不如死。”可见,“全生”就是健康长寿,是养生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做到“六欲皆得其宜”,也就是要善于调节情志活动,不要“愁身伤生经忧之”,不要见利忘身,不要嗜粱肉而败酒等。总之要爱生、尊生,做到“六欲皆得其宜”,才能“全生”;若只部分得其宜,就会“亏生”损寿;若亏损到了极点,就会死去;若“六欲莫得其宜”,行为不轨,不义而屈辱地生活,就叫“迫生”。“迫生”即生不如死。故善于养生者,必须做到“六欲皆得其宜”。
程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苓塞著书立说,他在苓塞完成了其代表作《子华子》一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中医药文化财富。(赵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