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以下简称《三法》)旧题为朱丹溪口述、丹溪弟子记录的罗氏治验 。
罗氏名知悌,字子敬,号太无,浙江钱塘 (今杭州)人,生于南宋嘉熙年间(约1238年),卒于元代泰定年间(约1327年),“世称太无先生,宋理宗朝寺人”。
罗知悌
此书以抄本形式传世,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下简称《联目》)载,有两处馆藏:一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一为苏州中医医院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馆藏为清光绪戊子(1888)卓颖抄本,全书首录孔行素的《至正直记》,述 罗氏生平行状,后附 “彤伯志 ”,言该书“乃徐子晋世丈康所赐”,以志其由来 。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因《三 法》一书未曾刊刻,长期以来在民间医家间秘相传抄,年深日久,现存的几种抄本的内容编次不尽相同,但有一共性,就是在序中都强调《三法》为朱丹溪追述罗氏传授医学的笔录。因罗知悌是“刘完素之再传”弟子,又“旁通张 从正、李杲二家之说”,集金元刘、张、李三大家之说于一身,在金元医学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又因罗知悌别无其他医著传世,故此书尤显珍贵。为阐明罗氏的医学思想及其在金元医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作 用,今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馆藏抄本作初步整理研究以馈读者。
《三法》成书及主要内容
据《格致余论》载,朱丹溪于元泰定二年(1325)夏拜访罗知悌,到泰定四年(1327)罗氏去世,前后“往来一年半”跟从罗氏学习医学,据此推测,该书约成稿于元泰定二年至四年。另一种可能性更大,就是在罗氏去世后二十年,朱丹溪追忆罗氏讲授,由丹溪弟子笔录成书。《三法》“劳瘵”篇载:“忌服参芪补气之药,服之过多者难治,近时吴人葛生方亦可选用”。《葛生方》即元代葛可久的劳瘵专著《十药神书》,该书序称刊于至正乙酉(1345),考丹溪逝于至正戊戌(1358)故《三法》很可能是在朱丹溪晚年口述,由弟子记录而成 。
朱丹溪
辽宁中医研究院史常永先生认为该书伪托的可能性较大,理由是《三法》中痿症、疝症、单腹胀等内容,全由《格致余论》剪裁而成,系丹溪学派传人伪托之作。按《格致余论》成书于至正七年(1347),序中朱丹溪自述“又四年而得 罗太无讳知悌者为之师,因见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可见罗氏对朱丹溪的影响之大,据此我们认为,如果《三法》与《格致余论》成书在先后之间,那么朱丹溪在两部著述中部自觉或不自觉地引用阐发老师的论述,应是合乎情理的。故应当是《格致余论》、《三法》二书都引述了罗知悌的治验,而不能据此推论《三法》是后人伪托之作;另外,史常永先生认为《三法》中有七处提及“罗先生云云”,如果是罗氏之书绝不会如此。我们认为,作为罗氏弟子的朱丹溪转述先师之语,用这样的敬称是合理的。而方广、王节斋等丹溪学派传人在他们的著作中引录先祖师的医论(尽管未出示祖师名,属暗引),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史先生又认为《三法》中有些引用书目史无记载,疑为《三法 》作者杜撰之书名。我们认为,未经历代官簿、史志、私录著录的古医书多矣,不足以此作为伪托之凭;至于痿症条后按语与《丹溪心法附余》方广按语 一致等等,我们认为许多古医籍经数百年的辗转传抄,出现后人附加注释、按语的情况并不少见,故亦不能以此判定《三法》为伪托之作。
《格致余论》
纵观《三法》全书,按证、因、脉、药,依次论述中风、伤寒、暑病、瘟疫等证及内科杂病、妇人胎产前后诸疾,共56门、92证。书中多宗《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经旨,如“伤风 ”篇叙述病因,径引《素问·评热病论》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时,兼采河间、东垣、从正三家之长。如“暑病 ”篇,罗氏述“暑病⋯⋯东垣分动静,动而得之曰中热,劳役而卒中,阳症也;静而得之曰中暑,避暑高堂大厦而卒中,阴症也”。又如“痢疾”篇,罗氏引“河间谓先水泻而后便脓血者,为脾传肾,贼邪难治;先便脓血而后水泻者,微邪易治⋯⋯”。张从正的攻邪思想也散见于全书,仍以“痢疾”篇为例,在用药部分罗氏谈到“可用承气汤下之,此通因通用之法也 ⋯⋯”,是深得张从正“邪去而元气自复”意。故“三法”之称,非谓三种治疗方法,乃指刘、张、李三大医家的临证治法 。
该书在“类证鉴别”方面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如“吐血吼血呕血咳血”篇,罗氏先从症状上进行鉴别,指出“吐血者,逐口出也;咯血者,咳嗽几声方有微痰,痰中带血丝也;吼血者,一呕便至一二碗也;咳血者,咳即有痰有血”;再从病因上进行鉴别:“吐吼呕嗽,虽均为热,而受病则殊⋯⋯”;最后指 出,“吐血吼血呕血咳血”等“诸血症必用当归”,辨异求同,剖析精当,寥寥数百言,对四种血证的病、因、脉、药叙述详备。
罗知悌对金元医学发展的贡献
1
促进金元时期“南北医学”交流
据孔行素《至正直记》载,罗知悌“好读史书,善知天文、地理、术艺”,原为宋理宗朝寺人,生活在杭州,据宋濂《格致余论·题辞》云:金代刘守真弟子荆山浮屠来江南,“始传太无知悌于杭 ”,所以罗氏是刘河间的再传弟子。南宋末年,随三宫(太皇太后、太后、皇帝)被俘虏至燕京,长达四十余年,直至元泰定初才被放归。在燕京,他“以疾得赐外居”(彤伯志),所以他有机会接触、研究北方的医学成就(刘完素是河北河间人,李杲是河北正定人,而张从正是河南睢州人),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主张治从脾胃,甘温除热的东垣补土学说;主张汗、下、吐三法祛邪,邪去正自安的子和攻下学说都曾对罗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戴良在《丹溪翁传》中云罗氏“旁能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这正得益于他这段时间的“闭门绝人事”,潜心研究学问。
张从正
在元泰定年间,罗知悌被放归于杭州。在杭又得南下的河间学派传人荆山浮屠之传授,至此,他已把刘、张、李三家之言融会贯通,并多有创新。如《格致余论·张子和攻击注论》录罗氏治一病僧案,“罗公诊其病,因乃蜀人,出家时其母在堂,及游浙右经七年,忽一日,念母之心不可遏,欲归无腰缠,徒尔朝夕西望而泣,以是得病。时僧二十五岁,罗令其隔壁泊宿,每日以牛肉、猪肚、甘肥等,煮糜烂与之。凡经半月余,且时以慰谕之言劳之。又曰:我与钞十锭作路费,我不望报,但欲救汝之死命尔。察其形稍苏,以桃仁承气,一 日三贴 (帖)下之,皆是血块痰积,方止。次日只与熟菜稀粥将息,又半月,其人遂如故。又半月余,与钞十锭遂行”。这个医案反映了罗知悌的医学才能,既得河间之再传,又兼擅张、李二家之所长。病僧为五志过极,七情所伤,罗氏先用东垣养胃之法兼张从正的情志疗法,“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或生欢忻”,而后用桃核承气汤大下之,去其血块痰积,则又是刘、张降心火,升肾水,涤荡瘀热,推陈致新的方法,使阴阳趋于平衡。此案说明罗知悌吸收、融合、运用三家之长,已臻化境,也为以后朱丹溪能够集金代诸名医之长,奠定了临床基础。若干年后,朱丹溪治其同学叶仪滞下一案即与此案相似。兹简述如下,以供对照。叶仪病滞下,痛作,泻痢不止,绝不食饮。既而困惫,不能起床。丹溪诊其人形虽实而中气虚,又常饮食失节,饥饱无时,逐渐酿成滞下之证。滞下自古皆谓当推陈致新,而丹溪却先用人参、白术、芍药等补剂十余帖,培补其虚损的胃气(而不顾病情暂时的加重),而后以两剂小承气汤下之,滞下霍然而愈。丹溪此案与罗氏治病僧案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开启“丹溪学派”学术思想之门
罗知悌“性倨甚”,“惟好静僻,厌与人接 ”,但是他为朱丹溪“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的诚意所感,终于接纳丹溪为门徒。据《丹溪翁传》载:“罗遇翁亦甚欢,即授以刘、张、李诸书,为之敷扬三家之旨,而一断于经”,充分反映了罗知悌向朱丹溪传授医学理论的热忱。罗氏不但重视医学理论,更重视临床实践,据《格致余论》记载,“罗每日有求医者来,必令其(丹溪)诊视脉状回禀。罗但卧听,口授用某药治某病,以某药监其药,以某药为引经”,正是由于
罗氏亲自示范,言传身教,才能使朱丹溪在短短一年半间,医学水平精进,“居无何,尽得其学而归”。
在罗知悌的精心指导下,朱丹溪充分吸收、领悟了金代刘、张、李诸医家之要旨,并能熟练、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如《格致余论》载,丹溪治疗自己的族叔“夏末患泄利,至深秋,百方不应”,丹溪诊脉发“两手脉俱涩而颇弦”,又询问饮食,族叔说“喜食鲤鱼,三年无一日缺 ”,由此,丹溪认为“此必多年成积,僻在胃肠”,先以青葱、苜蓿、生姜诸药煎汤涌吐,吐出老痰升许,又与平胃散加白术、黄连,旬日而安。丹溪分析患者病虽久,但正气不虚,食积酿痰,壅阻于肺,下为泄利,盖因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之故。因此,先以张从正涌吐法去其陈积,再以李杲燥湿扶脾法复其正气,使顽症得愈。这是一个典型的下病上取,诸法合参的案例,充分说明丹溪不但继承了罗知悌的医学思想,而且对刘、张 、李三家的理论融会贯通 ,临证活用 ,得心应手 。
丹溪学派的重要医学思想之一,是《格致余论》中的名篇“相火论”,认为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其学说也源于罗知悌,如《三法》“梦遗滑精篇”,罗氏指出“左肾藏精属水,右肾藏精属相火,相火动则精水泄”,又如“头眩篇”罗氏云,“此元气虚而有痰也,亦有挟火者,火动其痰也,又有无痰而作眩晕者,虚火上升也”等等,朱丹溪深受老师学术思想的启发,其自云:得罗氏为师,“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在罗知悌的启发、引导下、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朱丹溪倡“实火可泻,虚火可补“之论,并把这种经验推广运用到临证各个方面。如中风之病,有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的,属实火,可泻;亦有阴虚火热,热胜风动的,属虚火,可补。丹溪盛赞“刘守真作将息失宜,水不能制火,极是”。正是基于这些理论与治验,朱丹溪开创了对后世医学产生深远影响的“丹溪养阴学派”。由此亦说明,罗知悌不仅是朱丹溪的学术引路人,也是“丹溪学派”的奠基者。
综上所述,罗知悌“虽宦者,亦奇人也”(彤伯志),他既是金元时期沟通 、融合南北医学的第一人,又是刘 、张 、李三大家医学成就的继承者。更重要的是,罗知悌传其学于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中集大成的“丹溪学派”的创立奠定了学术基础 。罗知悌在金元医学史上的学术地位不容忽视,而《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的内容亦值得深入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