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皮肤病>痤疮>正文

从“调治三焦”论治痤疮

从“调治三焦”论治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 形成白头与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与囊肿, 个别患者甚至形成凹陷或增生性瘢痕等损害[1],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病机制与遗传、雄激素诱导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自身炎症和免疫反应[1]、肠道菌群失调、护肤习惯、化妆、睡眠、心理等因素相关。
 
中医有关痤疮的称谓有“痤疿”“面疱”“粉刺”“面鼓”“风刺”“酒刺”等。近年来, 中医对痤疮的认识在传统的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基础上, 提出了血瘀、湿热、痰结、肾虚等观点[2,3,4]。治疗上主要根据痤疮的病程、皮损形态并结合全身一般状况来进行辨证口服中药, 或同时配合中药外治、针灸疗法等技术, 临床上取得了可观的疗效。
 
三焦与痤疮的关系
1.六腑之三焦与痤疮
“三焦”一词出自《黄帝内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 指出三焦为六腑之一。“三焦者……一腔之大府也” (《类经·藏象类》) , 三焦是人体中众多的罅隙[5]。“三焦者, 原气之别使也, 主通行三气, 经历于五脏六腑” (《难经·六十六难》) , 表明三焦为通行诸气的通道。“三焦者, 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 , 指出三焦为运行水液的通道。另有“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能化糟粕, 转味而入出者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 说明三焦“传化物而不藏”。由上述分析可知, 三焦为六腑之一, 为人体中的众多罅隙, 具有周身水液、通行诸气、传化物而不藏的功能, 如若三焦气机不畅气化不利, 则会影响体内气、血、津液、精等的生成和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 而诸如食、湿、血、痰、瘀、火、毒等病理产物, 又对三焦正常功能造成干扰, 浸淫于三焦而致病[6]。又《黄帝内经》:“三焦膀胱者, 腠理毫毛其应也”。故通畅三焦, 气血水火得以布达, 皮表肌腠间之痤疮, 可随之而愈;而三焦不畅, 导致热郁、气郁、湿阻、痰阻、血瘀等, 邪气不得泄越, 则可外发为痤疮
 
2.部位之三焦与痤疮
《灵枢·营卫生会》以人体的生理特点为依据, 将三焦分为上、中、下三部, 指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认为“部位之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包含了相应部位脏腑的生理功能[7]。“部位之三焦”具有双重意义, 一是对不同脏腑进行划分, 将心、肺、头面部、上肢纳入上焦, 脾胃、肝胆纳入中焦, 大肠、小肠、肾、膀胱、下肢等纳入下焦[8];二是对疾病进行辨证时确认其发病部位与病机部位[9]。痤疮主要发生于颜面、颈、胸、背等部位, 其发病部位均在“部位之三焦”的中上焦。又, 痤疮的常见证型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痰湿阻滞、痰瘀互结型[10]等, 肺经风热型痤疮的发病涵盖“部位之三焦”的中上焦, 脾胃湿热型涵盖中焦, 痰湿阻滞、痰瘀互结型则涵盖中下焦, 故从痤疮的常见证型角度来看, 其涵盖“部位之三焦”的上、中、下三焦。“有诸内必形诸外”, 《外科启玄》言:“凡疮疡, 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 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可见痤疮的发生发展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 三焦也是脏腑与皮肤之间的通路之一[11], 故“部位之三焦”与痤疮发病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
 
“调治三焦”论治痤疮
丁慧教授从“调治三焦”论治痤疮, 即是将三焦理论与现代痤疮的病理特点结合起来, 辨证后治以“宣上焦”“行中焦”“温下焦”之法, 将“调治三焦”贯穿痤疮治疗的始终, 根据具体临床表现, 三法各有侧重。
 
1.宣上焦
“宣上焦”, 即宣散上焦之“郁”。丁教授认为, 上焦之风热阳郁, 乃痤疮的病因病机之一。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劳汗当风, 寒薄为皶, 郁乃痤”。提出了郁而致病的理论。后世多位医家对其作出注解, 如《素问释义》注:“皆阳气郁所为”等, 均较为统一地认为“阳郁”是痤疮发生发展的关键, 也是痤疮各个证型统一在一起的核心[12]。又《诸病源候论》云:“此由肤腠受于风邪, 搏于津液。津液之气, 因虚作之也”。提出了体虚受风致病, 风邪侵犯肌表, 卫阳被郁, 也可导致痤疮的发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心者……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又《外科正宗》云:“粉刺属肺……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心肺居于上焦, 风性上行, 热性炎上, 上焦受风受热, 熏蒸头面, 气血壅滞, 郁而成痤。可见痤疮以红色丘疹样或小脓疱样损害为主, 颜面潮红, 鼻息气热, 自觉焮热或痒痛, 伴口渴喜饮,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薄黄, 脉浮数等。吴鞠通有云:“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 故宜选用轻清升散之品, 以疏散上焦之风热, 宣发上焦之阳郁, 丁教授善用如防风桔梗桂枝杏仁等开宣肺气、解表散风之品以宣散上焦之“郁”, 则上焦风热得散, 阳郁得宣, 痤疮乃愈。
 
2.行中焦
“行中焦”, 即畅行中焦之“滞”。丁教授认为, 中焦之湿热郁结, 乃痤疮的病因病机之二。
 
外科正宗》:“盖疮全赖脾土, 调理必要端详”, 脾土位居中焦, 因此在痤疮的整个治疗中, 调理中焦脾胃必不可少[13]。中焦脾胃多气多血, 外感寒邪入里化热, 或感受温热、湿浊等邪, 或饮食不节, 损伤中焦脾胃, 助阳生湿化热, 导致湿热秽浊互结于中焦, 清气不升, 荣血不行, 颜面不得润养, 气血不和, 湿热之邪循经上行, 发于面部, 瘀积成疮[14]。另外,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生活节奏快, 易造成人们精神焦虑, 加之日常生活的七情六欲, 且痤疮具有一定的损美性, 患者易于情志不畅, 导致肝气郁结。肝属木, 脾属土, 土得木则达, 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 则湿热痰瘀秽浊之邪易阻滞气机, 循经上行头面导致痤疮。可见痤疮以脓疱为主, 炎症明显, 面部油脂分泌较多, 患者可有精神焦虑或抑郁, 可伴口臭便秘、溲黄, 或纳呆、便溏等症状,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等。而肝胆脾胃同属中焦, 故唯有畅行中焦, 祛除中焦湿热痰瘀秽浊之邪, 则中焦枢纽畅通, 痤疮得愈。丁教授善用如苏梗、豆蔻、砂仁、木香佛手等理气宽中、疏肝和胃之品以畅行中焦之“滞”, 则肝胆舒, 脾胃畅, 中焦湿热郁结得除, 痤疮乃愈。
 
3.温下焦
“温下焦”, 即温补下焦之“阳”。丁教授认为, 下焦之虚寒, 乃痤疮的病因病机之三。
 
现代人之痤疮, 其性多为本虚标实, 理由有四:一是现代人不擅调摄, 贪凉喜冷, 生活中广泛使用空调、冰箱等, 饮食生冷,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日久必然会损伤元阳, 使肾宅水火失于平衡, 龙火无藏身之处, 虚浮而上;二是痤疮也有阴证、寒证[12], 《外科正宗·痈疽治法总论第二》:“疮本发于阳者, 为痈、为热、为疼。此原属阳症易治, 多因患者不觉, 以为小恙, 不早求治, 反又外受风寒, 内伤生冷;或又被医者失于补托, 而又以凉药敷围, 图其内消之以和病家之意, 多致气血冰凝”。病程较长的痤疮患者, 长期服用清热解毒药或抗生素, 或曾服用减肥药, 损伤脾肾阳气;三是由上文论述可知, 痤疮患者肝郁脾虚的病理状态, 渐渐导致水湿内停, 湿性下行, 湿为阴邪, 故易损伤下焦阳气;四是对于冲任不调女性患者, 痤疮的发生发展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呈现月经前痤疮增多加重, 月经后减少减轻的规律变化, 此类患者多平素肾阴不足, 经前阴血下注冲脉血海, 肾阴更亏, 阴阳失衡, 气血失和, 虚火上炎, 熏蒸头面而致皮损加重。上述情况概括起来, 或因命门火衰, 阳气无根, 或因阴血不足, 阴不涵阳, 总体导致虚阳上浮, 火不归原, 出现上热下寒之象。可见痤疮以结节、囊肿为主, 色暗红或紫暗, 病程长, 消退后多遗留色素沉着及瘢痕;无明显疼痛, 或无法成脓, 或成脓却无法透发;伴面色晦暗, 四肢不温;女性可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痛经等;舌淡胖边有齿痕, 或舌暗, 脉细弱或沉细无力等[15]。针对此下焦虚寒之象, 丁教授运用“温下焦”之法, 引火归原, 使阴阳平衡, 虚火不升, 则上热下寒诸症可除。又如叶天士认为:“引火归原……少加热药为向导, 引之下降, 使无拒格之患”。丁教授善用如肉桂、乌药、小茴香、肉苁蓉、菟丝子等温肾散寒、引火归元之品以温补下焦, 则虚阳得潜, 火可归元, 下焦虚寒尽除, 痤疮乃愈。
 
日常调护
丁教授强调痤疮的治疗需“内调外治”, 故痤疮患者的日常调护尤为重要。生活调摄方面: (1) 避六淫邪气, 避免局部不良刺激; (2) 清淡饮食, 忌烟酒之品, 少喝浓茶、咖啡, 多食水果蔬菜, 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维生素B、锌等[16]; (3) 慎起居, 劳逸结合; (4) 畅情志, 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 (5) 保持大便通畅, 可适当服用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等。皮肤护理方面: (1) 科学清洁, 使用弱酸性洗面奶, 用干净流动温水 (约37℃) , 可使用纯棉小方巾, 手法轻柔, 忌去角质; (2) 使用乳液保湿, 忌用祛痘产品; (3) 防晒, 尤其硬防晒; (4) 注意皮肤卫生, 若挤压痤疮, 需“一针一清一消毒”, 可在炎症痤疮上点涂碘伏防治感染; (5) 减少或杜绝化妆、卸妆; (6) 建议使用医学护肤品。
 
典型病例
患者某, 女, 28岁, 因“反复颜面痤疮1年余”于2017年8月6日求治。患者自诉1年前迁至广东后开始出现面部痤疮, 色红, 部分可见脓性分泌物, 伴疼痛, 平素喜喝凉茶, 经过多次治疗后 (长期内服清热解毒类中药) 未见明显效果。刻诊:神清, 精神焦虑, 颜面部散在暗红色丘疹及囊性结节, 部分丘疹可见脓性分泌物, 时有痒痛, 伴面色潮红, 经期加重, 平素畏寒怕冷, 四肢不温, 纳眠一般, 小便可, 大便干结,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色暗红, 苔白根部厚腻, 脉细弱。平素月经周期延后8天, 量少色暗, 伴血块、痛经。西医诊断:痤疮;中医诊断:粉刺 (邪郁三焦证) , 治以“调治三焦”之法, 方药:防风10g, 茯苓15g, 麸炒白术15g, 炙甘草10g, 苏梗10g, 北柴胡10g, 醋香附15g, 当归15g, 白芍15g, 鸡血藤15g, 肉桂 (后下) 3g, 酒苁蓉15g, 小茴香5g, 乌药10g。日1剂, 水煎服, 早餐前及晚饭后服, 每周7剂, 连服1个月, 经期停服, 嘱避风寒, 忌辛辣寒凉之品, 温水洁面, 注重保湿, 禁用控油祛痘类护肤品, 做好防晒工作。治疗1个月后, 患者颜面部脓性丘疹基本消失, 囊肿结节较前减少, 已无痒痛感, 未见面色潮红, 自诉畏寒怕冷较前减轻, 四肢回暖, 大便通畅, 月经周期延后5天, 经量较前增多, 血块较前减少, 无痛经
 
按:患者初诊时, 自觉颜面部痤疮时有痒痛, 伴面色潮红, 此为上焦受风阳郁所致。广东为湿热地区, 患者1年前移居此地后始出现痤疮, 可知患者感受湿热之邪, 另患者颜面部囊性结节, 部分丘疹可见脓性分泌物,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此为脾虚湿阻所致;患者精神焦虑, 颜面部暗红色丘疹, 伴月经周期延后, 量少色暗, 伴血块、痛经, 舌暗红, 此为肝气郁结, 气不行血之象;上述“肝郁脾虚湿阻”的病理状态, 共同导致湿热秽浊之邪阻滞中焦气机, 循经上行头面导致痤疮。患者痤疮色暗红, 有囊肿结节样皮损, 病情迁延, 经期加重, 平素畏寒怕冷, 四肢不温, 脉细弱, 平素月经周期延后8天, 量少色暗, 伴血块、痛经, 此为下焦虚寒之候。由上述分析可知, 此为病在三焦, 以下焦虚寒表现明显, 故治以“调治三焦”, 偏于“温下焦”之法。其中防风宣通上焦, 疏风宣发郁热;茯苓、麸炒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除湿运脾, 苏梗行气宽中, 北柴胡、醋香附疏肝理气, 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 白芍和血柔肝, 体用并治, 共同祛除中焦湿阻郁滞, 畅行中焦;肉桂、酒苁蓉、小茴香、乌药温补下焦, 引火归元, 酒苁蓉兼润肠通便;诸药合用, 奏调治三焦之效, 则痤疮得愈。
 
丁慧教授创“调治三焦”之法论治痤疮, 同时配合科学的日常调护, 内外同治,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胡磊磊.李小娟基于“靶向辨证”治疗痤疮经验.河南中医, 2017, 37 (3) :412-414
[2]杨彩虹, 曹立虎, 高晓雯.岳仁宋教授从脾论治痤疮经验简介.新中医, 2012, 44 (7) :215-216
[3]石向欣.痤疮从血论治.现代中医药, 2008, 28 (1) :37
[4]张秋仔, 李灿东.分脏辨治痤疮经验.河南中医, 2012, 32 (1) :31-32
[5]张天星, 贺娟.三焦探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8 (11) :725-728, 731
[6]宋新安, 张兆航, 郭太山.试述“浊淫三焦”与代谢综合征.光明中医, 2011, 26 (5) :878-880
[7]刘风竹, 王颖晓.三焦理论及临床研究概况.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 25 (1) :136-140
[8]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104-106
[9]王秀菊.浅谈三焦理论在对皮肤病进行辨证论治中的应用.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 (1) :21
[10]阳伟红, 杨玥, 王卫.从三焦辨证小议狐惑病.中医学报, 2011, 25 (7) :798-799
[11]华华.试论皮肤病中医辨证中的几个问题.中医药学报, 2006, 34 (1) :40-41
[12]丁旭, 刘瓦利, 许铣.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北京中医药, 2009, 28 (4) :274
[13]强燕, 李苏, 李欣, 等.中医治疗寻常痤疮的研究进展.世界临床药物, 2017, 38 (3) :154-158
[14]俞若熙, 倪诚, 王琦.王琦教授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理论探析.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 (4) :878-881
[15]丁旭, 刘瓦利.通阳解毒汤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44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2011, 52 (24) :2121-2124
[16]洪圆圆, 闵仲生.闵仲生教授辨证论治玫瑰痤疮经验总结.中国美容医学, 2017, 26 (7) :114-115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郑昕 丁慧

上一篇:五味消毒饮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痤疮,疖,口疮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