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方>中药验方>正文

《伤寒论》方剂治烦的领会

中医古籍中有很多关于“烦”的记载,《伤寒论》中,含“烦”的条文便多达75条。“烦”从字形而言,左有火,属热,在后来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中有“烦者,热也”的清晰记载,进一步阐明晰烦与热密切相关。《伤寒论》中治烦的丹方有:甘草干姜汤、大青龙汤干姜附子汤、栀子豉汤、小建中汤、桂枝龙骨牡蛎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等。下面,笔者将从这八个方剂探讨《伤寒论》治烦的领会。
 
甘草干姜
 
甘草干姜汤呈现在《伤寒论》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此条文讲的是久虚之人复感外邪,医者误治后而烦,患者本虚,而复用桂枝汤攻其表邪而不管其里虚,津液损失而致手足逆冷、阴伤而咽干、虚阳扰动而烦。因而,张仲景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阳实而回,烦自消,后再随证治之以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等。
 
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见于《伤寒论》39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这儿讲到了不汗出而烦躁,“不汗出”有两种可能,一是太阳病,本该发汗,而医者未用汗法治之,谓“不汗出”,是误治;二是患者太阳病的一种症状,即太阳伤寒的表实无汗。但从此条文能够看出,此处的烦是因为汗不得出,阳气郁结于里,这儿的烦是不出汗的一种结果。所以张仲景用大剂量麻黄发汗,再配上少数桂枝解肌,石膏清里热。此方适合强壮之人伤风无汗之烦。
 
干姜附子
 
干姜附子汤是在《伤寒论》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笔者刚开始读到这条文时,老是和栀子豉汤证相混淆,但细读之后发现:此处是“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而栀子豉汤证是“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重复倒置”。尽管都是通过误治而烦,但此证显然比栀子豉汤更虚:通过误治之后,病不光康复,反而阳气虚损,而致阳虚阴盛,阳不制阴,而致昼日弱阳上扰而烦躁不安,夜而安静。在医治上,使用大热之品以救其虚阳。因而,张仲景选用干姜附子二味大辛大热之品急救其阳。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记载于《伤寒论》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重复倒置,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此条文是专述虚烦证,在太阳病经汗吐下三法医治些许时日之后,汗、吐、下三法皆是攻实之法,要么正胜邪败病去,要么正虚邪传入里,郁而化热,而成本条文所言之虚烦证。针对此种状况,需求清热除烦。所言清热是解久郁之火,而非泄热。栀子主降,清内热,解火郁,豆豉主宣,解表宣热,降利胃气。在临床使用上还可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适当加一些如玫瑰花、合欢花等药物。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治烦见于《伤寒论》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此条文清晰阐明伤寒二三日,可知患者未经汗、吐、下等的误治,当不该呈现心悸而烦的虚证。但是有心烦症状,那么,可推测出患者心气本缺乏,再加上外感伤寒,心气缺乏以养心,才会呈现“心中悸而烦”。所以用小建中汤内补气血、外和营卫也就入情入理了。
 
桂枝龙骨牡蛎汤
 
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烦证在《伤寒论》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而烦躁者,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太阳病本使用汗法,用烧针即为误治,烧针耗悲伤阳,使心神不得阳气限制而烦躁不安,但尚未达到惊狂的境地。因而,可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医治,其间龙骨、牡蛎潜阳安神而医治烦躁不安。
 
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关于烦的记载在《伤寒论》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此条文比较简单,即内有宿食或大便秘结,吐不出来,亦下不去而心烦,此乃胃有燥热。需注意的是,此条文无腹痛拒按、濈然汗出等症状,非大承气汤证。
 
五苓散
 
伤寒论》71条言:“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极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晦气,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2条:“发汗已,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五苓散是临床上常用方,首要用于医治太阳蓄水证。五苓散证也有不少学者称为“假白虎汤证”,膀胱气化功用失司,内有水气,或水热互结,或阳气郁闭,而见心烦,口渴,小便晦气。五苓散用茯苓、猪苓、白术等利水的一起,再加一味桂枝解肌宣布,使水气散而诸症自除。
 
在《伤寒论》中,关于烦证大略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 食滞、痰饮等有形之邪阻滞气机或无形阳气郁结于里。
 
虚证 误治导致正虚或邪传入里,郁而化热;患者心阳缺乏又外感伤寒。
 
不可否认的是,《伤寒论》中的烦躁多因误治发生,尤其是在太阳病篇,均为误用汗、吐、下三法而致。因而,医生在临床诊断时须四诊合参,依据患者的病史归纳考虑,辨证论治,才能精确知道病因病机。(秦建)

上一篇:天麦冬汤疖疮案,痰核案,小儿遗尿案,溢泪证案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