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肿瘤>防癌抗肿瘤>正文

中医对肿瘤病机认识 对临证治则治法的比较

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辨析
 
癌毒病机理论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程海波教授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提升、系统完善而创建的中医肿瘤创新理论,现已形成集“学术内涵”“演变规律”“辨治体系”为一体的完善的病机理论体系。“固本清源”理论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林洪生教授在继承余桂清教授等老一辈专家“扶正固本”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成果,提出的更加契合现代中医药肿瘤治疗的新理论[1]。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均是现代中医肿瘤理论的重大创新,是目前中医肿瘤界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本文深入辨析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的联系与异同,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指导临床实践,现简要阐述如下。
 
对肿瘤病机认识的比较
传统中医界对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可概括为虚、毒、痰、瘀四端,但很难阐释恶性肿瘤的本质特征。周仲瑛教授根据其临床实践,针对肿瘤的特殊性与难治性,提出癌邪为患,必夹毒伤人,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癌毒”学说,影响深远。目前,“癌毒”作为肿瘤的特殊病机概念已逐渐得到广泛认同。癌毒病机理论则在“癌毒”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癌毒病机的学术内涵,阐明了癌毒的定义、病因、产生、致病特性以及病理属性等内容。对于肿瘤的形成,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留结为肿瘤发病之根,癌毒一旦留结,阻碍经络气机运行,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则留结为痰,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则停留为瘀,癌毒与痰瘀搏结形成肿块[2]。同时指出正虚是癌毒形成的先决条件,癌毒是在正虚的基础上受多种因素诱导而生成[3]。依据上述病理观,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痰瘀郁毒,正气亏虚”是肿瘤的主要病机。
 
固本清源理论认为肿瘤为病乃禀赋不足、外邪侵袭、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亏虚,气滞、痰湿、瘀血、热毒等内蕴留滞不去,相互搏结,积久成癌,其病机复杂,变化多端[4]。机体正气不足,脏腑虚弱,致病因素易袭人体,导致气血失调、毒瘀互结而成瘤;癌瘤已成,发展迅速,更伤正气,故正气虚损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在正虚的基础上,外邪、气滞、痰浊、湿热等积留日久,结聚成毒,癌瘤成形后或气滞血瘀,或痰湿、热毒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形成瘀血[4]。故而提出“虚”“毒”“瘀”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病理因素,正气亏虚、毒瘀互结是其根本病机[5]。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是病变本质的反映,准确把握病机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关于肿瘤基本病机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均认为肿瘤的产生是机体正虚与邪实两个矛盾相作用的结果,病理属性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均支持正气亏虚在肿瘤发病中的基础地位。但在具体病理因素的认识上略有不同,固本清源理论主张“毒”“瘀”为主要的病理因素,二者常合而有之或关联存在;癌毒病机理论则强调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与痰、瘀共同构成基本病理因素,并且重视无形之邪——气郁,在恶性肿瘤形成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相对于固本清源理论而言,癌毒病机理论对肿瘤中“毒”的认识更加深入,其将导致肿瘤发生的毒邪单独命名为“癌毒”,并立多篇文章专门论述,赋予“癌毒”明确的概念,将其与一般毒邪、病邪、致癌物质、癌细胞等概念区别,使中医肿瘤毒邪学说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对肿瘤辨证认识的比较
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肿瘤辨证要点包括辨正虚、辨气郁、辨癌毒以及辨痰瘀等方面。因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只要肿瘤形成,体内必然存在癌毒,故临床辨证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病理属性、所在病位、兼夹病邪及邪正消长[3]。由于癌毒阻滞在不同部位可表现为不同的肿瘤,肿瘤也因癌肿大小、患者禀赋素质、病程等因素的不同,表现出复杂的临床证候[6]。故肿瘤的病位不同,病机特点亦不同,辨证特点亦有所异,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的同时,需注意各种肿瘤证候特点的差异[7]。即从癌毒辨治肿瘤需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病位与审证定位求机互参。
 
固本清源理论认为中医治疗肿瘤应以辨证准确为前提,具体来说,首先需辨肿瘤根本的病机——正虚邪实,在正虚邪实的病机基础上下一步辨正气如何失调,即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中哪些不足或失调,邪气实需辨痰湿、气、瘀、热火毒邪气,必辨别其孰在?孰盛?又因肿瘤的特点就是病机复杂,虚实错杂,多脏腑功能失调,几个毒邪混杂等,故须再辨各方面主次先后缓急的关系[8]。除了需辨别肿瘤病邪的性质,还应辨别原发肿瘤不同部位和肿瘤进展情况。只有通过辨别肿瘤病邪的性质、来源、病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标本兼治,固本清源,控制肿瘤的效果[9]。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基本原则。所谓辨证就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对四诊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证候的思维方法。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均认为中医肿瘤诊疗需以辨证论治为核心,以虚实为纲领,辨清病体具体的正虚与邪实,方能执简驭繁,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二者均强调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现代诊疗手段与传统中医四诊合参相结合,运用现代肿瘤辨病诊断知识预测整个过程病理演变,从整体水平辨别肿瘤病位、病性、病势以及邪正关系,准确掌握肿瘤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略有不同的是,癌毒病机理论在“审证求机”的原则指导下,强调肿瘤临床辨证当首重癌毒病机,辨证要点以癌毒为核心,此为癌毒病机理论对肿瘤辨证的新认识。固本清源理论关于肿瘤辨病的阐发则更加具体化:一是需辨清不同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特点[1];二是需辨清患者目前接受的手术、放化疗等各种西医治疗手段的区别,以及应用不同化疗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10],为辨病用药提供指导。
 
对临证治则治法的比较
癌毒病机理论基于“痰瘀郁毒,正气亏虚”的肿瘤病机,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抗癌祛毒、扶正祛邪”是肿瘤的基本治疗原则[3]。常用治法包括抗癌祛毒法、化痰散结法、活血化瘀法、理气解郁法、扶正培本法等。具体来说,癌毒始于无形之郁,易与痰瘀搏结而成形,进一步耗气伤阴,因此抗癌祛毒是治疗核心,化痰消瘀为治疗重点,理气解郁为治疗先导,补虚扶正则为治疗根本[11]。首次提出治疗肿瘤组方时须以多法合用、复法大方作为基本对策[6],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肿瘤用药的理论基础[3]。并注重使用抗癌祛毒法,提出“辨期择法”“辨热择法”“辨毒择法”3种应用原则[12]。
 
固本清源治疗肿瘤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固本清源中“固本”即“扶正固本”,就是通过对肿瘤患者阴阳气血的扶助补益与调节而改善肿瘤患者的虚证状态,“清源”即“祛邪清源”,源头上控制肿瘤,祛除“毒”“瘀”等病理因素,但不单指常规意义清除癌毒的“清热解毒”,清肠利湿法、软坚散结法、搜风通络法、活血化瘀法等均属其列;广义的固本清源区别于扶正祛邪的传统理论,着重强调在肿瘤治疗中固本与清源非单独应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根互用的辨证关系[1]。即固本以清源,为清源提供更好的条件,清源则本固,从而帮助人体正气的恢复[4]。
 
概而言之,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同根于传统中医理论,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均以扶正祛邪为肿瘤基本治则,攻补兼施,以扶正固本法为治疗根本,同时十分重视祛邪抗癌法在肿瘤这一特殊疾病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一致认为扶正与祛邪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深刻的辨证关系,祛邪即是扶正,扶正在于祛邪,需根据肿瘤病程中不同阶段的邪正消长关系,分清扶正与祛邪的主次轻重,处理好不同时期的攻补关系。由于两种理论创建和发展的背景不同,故关于肿瘤中扶正祛邪具体运用的阐释重点略有差异,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治疗的核心问题,抗癌祛毒应贯穿肿瘤治疗的始终;固本清源理论认为正虚在肿瘤发病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强调固本培元应贯穿肿瘤治疗的始终。应当注意的是,上述区别主要是文字论述上的差异,实际上二者均认为扶正与祛邪应当贯穿各种肿瘤治疗的始终,不同阶段两法虽有主次之分,但无论何时均不可单用其一,这是两种理论在肿瘤“本虚标实”的病机共识指导下产生的治则共识。
 
既往由于癌毒病机理论曾提出“祛毒即是扶正”,“邪不祛,正必伤”,认为抗癌祛邪是积极的、主动的、进攻性的治疗措施;而扶正是防御性姑息疗法,特别对处于肿瘤的初中期患者,虽已伴发气血、津液、阴阳的虚损,过于注重补益,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尚有可能助邪,即所谓的“养奸存患”[6]。故其常被误当作单纯强调邪实致病的攻邪派,这是对癌毒病机理论片面、错误、望文生义的认识。癌毒病机理论虽一向以“癌毒”冠名和著称,把“癌毒”视作恶性肿瘤这一特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癌毒”为认识和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着眼点,但并不代表其不重视扶正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癌毒病机理论在阐释癌毒与正虚的关系时,就已经直接提出正虚是癌毒形成的先决条件,癌毒伤正为肿瘤恶化之本,并更正部分学者关于“癌毒形成不一定有正虚”的错误观念,指出在肿瘤发生初期,虽然有些患者正虚证候并不明显,但其实虚候已在其中[3]。并且提出不同的患者正气损伤的侧重面及程度不同,治疗亦应随其正虚的具体情况而定[13]。可见,癌毒病机理论同样把扶正培本法作为重要治则之一,只是批判在肿瘤治疗中过于注重补益为错误之举,其认为单纯补益不但不会“养正积自消”,还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姑息养奸之患。
 
由于固本清源理论是对传统“扶正培本”学术体系的传承和拓展,故其对肿瘤“扶正”的阐释则更加深入和完善。其认为“固本”的本质是固护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它并不单纯是指应用补益的方药,而是着眼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的平衡稳定,以及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补之”“调之”“和之”“益之”等都属于“扶正”的范畴[4]。
 
小结
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均是现代中医肿瘤学术思想的创新,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丰富和完善中医肿瘤理论体系中具有各自创新性的贡献。癌毒病机理论是中医肿瘤病机的创新理论,但并不局限于病机研究。其在传统中医专家对肿瘤病机认识多以“正虚”为主的背景下独树一帜,创新性提出“癌毒”概念,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癌毒病机的中医学术内涵,阐释了癌毒病机演变规律,确立了癌毒病机辨治方法,几经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涵盖中医肿瘤病机、辨证、治法方药等多方面的较为完善的癌毒病机理论体系。固本清源理论是中医肿瘤治法的创新理论,由传统“扶正培本”理论发展而来,既丰富了“扶正培本”的科学内涵,凸显“固本”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又是“扶正培本”理论的外延,提示“清源”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特点[14]。
 
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虽从不同途径探索肿瘤的病因病机、诊治方法,但可谓是殊途同归,二者均深刻认识到肿瘤属于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谨守肿瘤“正虚邪实”的病机,明确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扶正培本,二是祛毒抗癌,两法有机结合,标本兼治,祛毒不忘扶正,扶正以助祛毒,不可偏废其一。总体而言,两种理论目标方向一致,但又各具特色优势,所谓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同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努力。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王俊壹 程海波

上一篇:癌症属“毒根深茂藏”周岱翰治肿瘤以毒拔毒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