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医家对此所持观点、见解,大致可以分为:作“数”字有误解、作“或然证”解、作“阳微阴弦”具体化解、作“阴凝于阳”解、作“脉势”解、作“讲解病机”解、作“迟数无疑问者”解、作“观其大略”解、作“寸口脉与寸脉不同”解、作“心律失常”解等10种观点。
笔者认为应作脉势解,迟、数是一对反义词,作脉率讲显然行不通,作脉势讲比较合理。迟,是迟钝,反应慢,不灵敏。如《汉书·杜周传》注“迟”曰:“谓性非敏速也。”数,指灵敏,敏捷,如魏源《默觚下》“料事同而迟速不同”。具体到脉势,即指下感觉明显。“寸口脉沉而迟”指寸脉沉而不明显,即沉弱,提示胸阳不振;“关上小紧数”指关脉稍紧而明显,按脉如按琴弦,提示阴寒偏胜,是“阳微阴弦”病机在脉象上的体现,同时与第一条“夫脉当取太过不及”相呼应。
迟继铭撰文:“仲景言数又指脉势而论,即脉来急迫并非指至数快。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而数,可发汗,宜麻黄汤’条文中,‘脉浮而数’之数,如理解为至数快,则浮数当为温热病表证之脉,非辛温发汗之证,当以辛凉解表。故此,‘数’当以脉势言。柯琴言:‘数者,急也,即紧也,紧则为寒,指受寒而言。’又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即言紧数之脉相合为弦脉,弦脉形状如按弓弦,坚而不移……此‘数’也言脉势而非言至数。”
《金匮要略语译》认为,“这里的迟数不是说脉的快慢,而是指脉的动态,迟是指疲弱不前(因上焦阳微),数是指躁动不静(因中焦寒浊上逆)”。赵进喜、张丽芬所著《〈金匮要略〉与中医现代临床》中有明确论述:“其论脉‘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脉迟、脉数与今天我们对迟数脉的理解,似有矛盾,但张仲景论脉,缓急迟数则主要是侧重于脉势,未必就是脉象至数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