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派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我国江南地区孕育形成,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创立了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与临床体系,为中医治疗温病开辟了新路径。
吴门医派对温病的认识
元末明初苏州昆山名医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论点。明代苏州东山名医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感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与现代传染病传播途径认识一致。清代名医叶天士《温热论》奠定了温病学理论框架,开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先河。清代名医吴鞠通总结归纳叶天士之论和前人经验仿《伤寒论》体例写成《温病条辨》,更创三焦辨证方法,使温病学理论体系趋于完善。
《温病条辨》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湿温、暑温等,并进一步指出:“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其学说也与吴又可《温疫论》一脉相承。对于温病的治疗,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开宗明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强调温病初期须用“辛凉散风、甘淡驱湿”。温病特别是温疫,都具有挟湿的临床特点,叶天士指出:“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又云:“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这些论述对于温疫初起的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中医学历来提倡上工治未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对于温病的预防,吴鞠通对《内经·刺法论》评说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言避瘟之道。”因此,维护正气为预防温疫的不二之法。
叶天士《温热论》说:“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说明肺在抵御温邪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温邪通过呼吸道等途径侵袭人体,首先犯肺。卫气相当于现代医学之人体免疫系统。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因此在温疫的预防上要注重补脾益肺,固护卫气。
临床应用
笔者继承吴门医派创立的温病学说理论,发挥其优势,遵循中医治未病理念, 自拟吴门医派银翘防疫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藿香10克,生黄芪10克,焦白术10克,防风6克,桔梗6克,白扁豆10克,生甘草3克),临床应用中多有效验。
本方组方来源有三:一是银翘散。银翘散为吴门医派温病第一方,方出吴鞠通《温病条辨》,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温病初期邪在肺卫之卫分证。吴鞠通根据叶天士“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之论,遵从《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及“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参考温病学大家喻昌“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之经验,遂成此方。二是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出自宋代名医张松《究原方》,原著已失传,现存的方剂录自《医方类聚》,为益气固表的经典方。此方补中寓散,攻补益施,内外同治,标本兼顾。三是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官修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方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代表方,契合吴地多水湿和暑热多挟湿之机。
本方以金银花、连翘为君,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兼具芳香辟秽之功,其中金银花药性甘凉,气味芳香,虽清热解毒力强,但不伤胃气,反而能护阴生津。生黄芪、焦白术、防风即玉屏风散,黄芪、白术性味甘温,内可大补脾胃之气,外可固表御邪,防风走表而祛风邪。此三药为臣,补中寓散,可增强肺之清肃功能。藿香芳香化湿,《本草正义》曰:“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怠倦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白扁豆健脾化湿清暑,与藿香同为佐药,清热解毒兼以化湿清暑。桔梗宣肺化痰利咽,配甘草即桔梗汤之意,桔梗又作为引经药,使药力可以直达肺经。甘草既可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全方合用,既具清热解毒、化湿和中之功,又有益气补肺固表之力。攻补兼施,内外同治,从而发挥抗御温邪侵袭之作用。(葛惠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