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伤寒论》审查病势浅析

伤寒论》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其动态灵活地认识病机的发展,并且能够有效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疾病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临床辨证应抓住疾病的动态演变过程,做到“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本文从《伤寒论》中审查病势,并将其分为审向愈之势、审未发之势、审加重之势、审病危之势进行总结归纳。
 
1 审向愈之势
患者已服药或未服药,正气不虚,可奋力抗邪,有正邪交争出现的症状为向愈之征。《伤寒论》第41条:“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口渴,为小青龙汤温解之余,饮邪渐化,津液一时输布不周所致,此为向愈之征。待病愈之后,口渴自除,切忌纵饮及甘寒之品,以免饮邪再聚。《伤寒论》第46条:“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衄为阳气郁滞严重,阳郁络破所致。清代医家柯琴认为“血之与汗,异名同类,不得汗,必得衄,不得汗解而从衄解,此与热解膀胱血自下者,同一局也。”衄出而邪去,此为伤寒阳郁向愈之征。《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太阳病后,口干,不得眠,为向愈之征。因太阳病发汗,胃中津液耗损,不能上承口鼻,此时少少饮水,胃得滋润,胃气调和,不药而愈。《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说明少阳阳明同为病时,下血为正常症状,提示阳明热邪已解。《伤寒论》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便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提示病邪由太阳传入阳明,热邪聚集于下焦,此时下焦郁热,破血妄行,下血为阳明热邪已解,是疾病向外向表的征象。《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病原在表,经五六日,太阳之邪内传之期,证见呕而发热者,说明邪内传少阳,当以和解。患者素有水、痰,医者误下后致少阳邪热内陷,若症见发热,汗出,此为正气充足,鼓邪外出的表现,提示少阳郁热已解。
 
由此推断,疾病向愈有其特定的症状,此阶段多见于三阳经病,正气与邪气斗争,邪热或从上出,见口鼻干燥,或从下出,见尿赤便干,此为邪热已祛、津液不足之证,因恐生他疾,多不予以治疗。

《伤寒论》审查病势浅析
 
2 审未发之势
未发之势指人体已受邪气,但病象尚未显露,或虽有少数较轻的临床表现,却不足以确诊,容易误诊漏诊,致使疾病进一步发展。《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是谓脏腑无病,若卫气不和,有失固外,恐招致外邪,发为太阳病。《伤寒论》第152条:“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患者素有饮邪但无症状,因外感寒邪,太阳经受病,引动饮邪,停结于胸,发生一系列饮停胸胁的症状。《伤寒论》第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蓄血为未发之病,或患者出现轻微血瘀证表现,如肌肤粗糙、舌紫暗、脉沉涩等症状,但对机体未有明显影响。现因阳明病里热引动血行,使血液离经,发为大便色黑。《伤寒论》第196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素体气津不足,症状轻微或消失,加之阳明热郁肌肤,欲出不能。《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此为阳明寒证,寒象较轻,仅在脉象上出现阴阳脉的差异,又因寒邪入里,少阳经气不利,阳明寒证的腹中急痛才得以显现。
 
由此推断,疾病未发之势,多与素体本虚夹杂内生之邪有关,如瘀血、痰饮、气虚、津亏等证,虚则易致外邪或内外合邪为病,多以素体亏虚症状为主,外感症状较少或轻。正如《黄帝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感邪,疾病的表现与人体体质阴阳偏向、脏腑强弱有关,疾病的走向与多种因素联动相关[1]。
 
3 审加重之势
失治、误治、延治等因素可导致疾病恐加剧,病势加重,临床应防止加重之病进一步传变。六经辨证中无不寓含既病防变之意。《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此为外感加重,经络不通,阳气郁滞,“反烦不解”,有加重之势,此时应针药并用,疏通经络以利邪,防止传为少阳病。《伤寒论》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此为太阴已病,应服用四逆汤类方,以防止邪气传入少阴经。《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这一条文中,详细地叙述了小柴胡证的病因:“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此时邪气已从太阳经传至少阳经,正邪处于“分争”状态,故而需用小柴胡汤治半表半里之邪,使邪祛正安。若服小柴胡汤后,出现渴的症状,则说明小柴胡汤未能祛除邪气,邪气已传入阳明经,此时需运用阳明病的治法进行治疗。张仲景清晰地分析了虚体外感,邪气由太阳传入少阳再入阳明的过程。
 
由此推断,疾病加重的症状各有特征,但多有六经传变的规律可循,传变规律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也可出现合病、并病、直中等。如太阳经传入阳明经见烦躁,发热;阳明经传入少阳经则见胸膈郁热,烦躁不解;太阴经传入少阴经则见四肢逆冷,手足不温;少阴经传入厥阴经则见逆上冲心等。
 
4 审病危之势
疾病急剧发展,将显露危象,即为病危之势。当病入少阴、厥阴,出现阳衰阴盛之象,病情易突变而陷入阳亡阴竭的危险证候,及时抓住时机,正确治疗尤为重要。《伤寒论》第254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为阳明腑实已成,而微露津伤之象,若不乘此急下,势必燥热燔灼。《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脉沉”提示阳气大衰,少阴虚寒本质已露,故当“急温”,早期治疗以救其阳,否则吐利、厥逆之症旋即接踵,难以收拾,可见少阴病六死证,即“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吐利,躁烦,四逆者死”“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六七日,息高者,死”“脉微而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少阴病以“寒”邪为患,寒为阴邪,最易伤阳,少阴为二阴,在脏为心肾,病至少阴,心肾阳虚,“阳存则生,阳亡则死”,故少阴之死证以阳气衰脱为主[2]。
 
死证即危重病证,或因亡阳,或因阴竭,以致出现阴阳无法相互转化互生,阴阳离决。熟知死证,一方面可以提高诊疗水平,防止死证的发生,另一方面了解死证的病因也为治疗提供了依据。
 
5 小结
张仲景的病势分析是病机分析理论的精粹,是辨证论治理论研究中的关键要素,是中医诊病调方改药的动态病机思辨的典型表现,提示临床辨治不仅要时时以病机为核心,且要以动态灵活、整体全程的理念去更客观精准地分析病机、病情以更好地辨治[3]。探究张仲景对疾病病势的动态观,对于深入研究张仲景病机理论和辨证论治思辨规律、提高临床病机分析水平和疗效,均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吴怡 刘新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一篇:伏邪理论源流 温病伏邪与肿瘤伏毒 伏毒之内涵及分类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