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八纲”阴阳的定义 中医阴阳的运动

“八纲”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总称。以之形成的八纲辨证是中医最基本的辨证论治方法,是六经、脏腑、卫气营血、三焦、方证等辨证方法的基础,是中医临证入门的一把钥匙,掌握好八纲辨证至关重要。
 
黄帝内经》尚无“八纲”一词,但对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概念做了最基本而准确的构建;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概括并衍生出六经辨证;明代王执中提出“治病八字”;张景岳则提出以阴阳为“二纲”,以表里、寒热、虚实为“六变”;清代程钟龄进一步阐发了八纲的涵义,提出审证治病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近代医家胡希恕先生反复强调“六经来自于八纲”。近代医家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说:“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种疾病之证候,就其性能之不同,归纳于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这是“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同时指出了八纲执简驭繁的纲领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八纲辨证写入中医教材,八纲辨证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逐渐得到肯定。
 
对于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把阴阳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正确理解阴阳是认识八纲乃至整个中医体系的基础。《黄帝内经》对于阴阳有明确的界定,是认识阴阳的关键,可参照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宝义教授《明于阴阳》一书。
 
阴阳的定义
 
“凡言人之阴阳,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素问·阴阳离合论》)。
 
黄帝内经》对于阴阳做出的分类简洁且精确,非常容易理解: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另外我们也应该思考,在二分法的分类中有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寒热等,为何《黄帝内经》单单选择内外作为阴阳的定义。其实不难发现,以上“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寒热”的概念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唯独内外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并且阴阳的作用需要表示出“得失盈亏”,表达“我”与外界的“彼此”关系,把人看作整体后也便无所谓上下左右,而仅存内外,用内外的概念恰好就能表现这层含义。
 
阴阳的运动
 
“阳注于阴,阴满之外”(《素问·调经论》)。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
 
阳气在外,运动的方向自然是向内;阴气在内,运动的方向自然向外,这符合一般常理,与教材中说的“外向的为阳、内向的为阴”是截然相反的。不但如此,阳气内入与阴气外出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形成了完整闭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当阳气内入与阴气外出处于平衡时则不病,出入失衡出现阴阳的偏胜则为病。
 
阴阳的作用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在运动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相应的功用,阳气通过向内运动,完成守护的作用,防止阴气的过度外泄,使人体不断蓄积能量;阴在内藏精,起于内而达于外,防止阳气的过度内流,能量过度蓄积。阴在内为阳之根,阳在外阴之使。
 
阴阳的关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在内,是人体最为宝贵的物质,阴的保存有赖于阳的守护。要想做到阴阳出入的平衡,这个过程中阴要安静,“阴气者,静则神藏,燥则消亡”,阴气不能随意冲出阳的守护,是为“阴平”;而阳需尽职尽责完成守护,是为“阳秘”,阴平阳秘,阴阳出入平衡则精神乃治。在平衡的基础上可以使阳稍微保持优势,所以《黄帝内经》提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等。阴气要平,阳气要秘,严丝合缝。既然阴出与阳入总是趋向与平衡,即阳入多就会伴阴出多,阳入少也就伴阴出少,维持高、低水平的平衡,《黄帝内经》把这一过程描述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阴阳的失衡
 
“阳道实,阴道虚”(《素问·太阴阳明论》)。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阳胜是气血逐渐积攒的过程,阴胜是气血耗散的过程。阳胜则趋向于越来越壮实,阴胜趋向于越来越虚弱。气血虚实最大的表现就是寒热,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多汗身寒”“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夜,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何也?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阳守太过腠理闭、汗不出、身大热,阴出太过腠理开、汗大出、身寒。
 
阴阳的自和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如果阳守的太过,气血持续蓄积,积攒到一定程度阴自然是要设法冲破阳的束缚,以求自救,是为重阳必阴;反之,如果阴外出太过,整体处于一种衰弱的状态,以致无力外出热从中生,亦是自救,是为重阴必阳。这两个过程大致分别相当于六经中阳明和厥阴的过程。如太阳病始发热、无汗、恶寒,继之则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即太阳转阳明,已经有阴出之机。如果继续汗出不止,久之则中虚,“始为热中病,久之必寒中”,由阳明转太阴,至此完成重阳转阴。同理少阴病阴出太过可完成重阴转阳。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黄帝内经》构建了内因外阳、阳入阴出的人体基本的阴阳模型,阴阳辨证中要辨阳胜证、阴胜证,“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阳胜证为阳入大于阴出,气血过度蓄积,阴胜证为阴出大于阳入,气血过度消耗,所以《伤寒论》中提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在这里阴胜、阳胜与虚实的概念大致相当。
 
近代火神派名医吴佩衡总结过阴阳辨证十六字诀,非常符合经典阴阳虚实的基本原理,“阴证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兼见口润不渴或喜热饮,口气不蒸手);阳证身轻恶热,张目不眠,声音洪亮,口臭气粗(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
 
故《景岳全书》曰:“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甄维帅)

上一篇:肾所藏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