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科技宝库,和它相伴而生、同步发展的中医古籍目录也以其悠久的历史、扎实的内容列居文化遗产宝座,如何继承、维护、传递这份遗产,正是我辈学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一书的出版,适逢其时地回应了这个问题。
该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医古籍研究工作,深知中医古籍书目在中医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书目的支撑,中医文献研究将举步维艰。修书目本身是一件铺路搭桥的工作(以便读者便捷准确地找到其所需图书),而做目录学又是给所修的“路”和“桥”配备的“应用手册”或“行动指南”,这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不同的人共同完成的中医古籍基础工作的配套工程。
该书作为一部目录学方法学专著,内容全面系统,从中医古籍的诞生及其在历朝历代发展的状况和特点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使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医古籍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全貌。同时,该书的另一特点是系统论述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如目录编纂体例的研究和各类型的书目研究等。这样纵横结合的论述方式更能全方位地将中医古籍目录学所涉及的领域和学术问题说清论透。其中,尤其是对于《中医古典目录学》涵盖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章分节的阐述。如对中医古籍分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评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总结经验,提炼方法,深入研究古今中医古籍分类的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中医古籍分类标准》。《中医古籍分类标准》对中医古籍分类法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类表结构和入类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保障分类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将会进一步促进与提升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该书在中医古典目录学学科构建上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书中主张打破传统将目录学研究和图书馆编目作为两个独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做法,把它们合二为一,即将图书馆古籍编目纳入目录学研究的体系中,这种新思路、新方法值得在实践中发扬,并不断地磨合、总结、积累经验,以求在目录学指导下达到理论上的一致和实践上的顺通。
在实践层面上,该书对中医古籍编目作了系统的研究和叙述,除了传统内容外,作者对索引的编制提出了新思路,如增加刊工索引、字词章句索引、刻书藏书机构索引、丛书子目索引等,这些主张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医古籍中的有效信息,使读者掌握更多直接接触知识单元的机会,发挥检索工具的最大效能,使中医古籍编目工作更加贴近读者的需求。毋庸置疑地说,书目的编制、目录学研究,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应用。本书用了较大的篇幅对目录学在中医文献传承应用上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分为9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之下又设25个小标题,比较精准地从作者、版本、内容、传承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基本上覆盖了中医古籍文献传承上的全部内容,全方位地阐明了目录学在中医药文献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是目录学在中医文献传承上的全面系统总结,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总之,书目的编写、目录学研究都是中医古籍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的出版,又为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事业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庆贺。(薛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