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仲景书的首要理论是八纲,而《内经》首要理论是经络脏腑,是显着不同的两大理论系统。
•仲景书辨证施治根据症状反响,《内经》看病方式办法首要为审因论治。用《内经》的看病办法注释仲景书,会形成对《伤寒论》原文知道过错。
•仲景书所论的脉诊内容皆为八纲理论,无脏腑经络概念,与《内经》是不同的脉诊理论系统。
第一次听经方大家胡希恕讲课是1966年冬,标题是:“根据仲景作品的研讨试谈辨证施治”,当讲到“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时,使我感到震动,一起亦不了解。
笔者重复阅览胡希恕笔记,不断深入研讨其学术,才逐渐了解了其间的含义。此观念横空出世,有划年代的含义,指引一代又一代后人越来越知道到经方的重量。这是胡希恕继承和宏扬经方的重要贡献。
学术布景
《伤寒论》传世一千多年以来,一代一代人前仆后继问道,却未能读懂,原因安在呢?
人们不断探究考证出其间最首要原因之一是误读传统,正如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心机教授在《我国中医药报》撰文所说:“虽然业界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可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讨史上的误读传统。”误读传统是多方面的,其间中心的误解是:张仲景据《内经》编撰了《伤寒论》和六经。
胡希恕师承于王祥徴。王祥徵讲《伤寒论》脱离脏腑理论,以八纲释《伤寒论》,这为胡希恕打下读懂《伤寒论》的首要根底。后来,胡希恕经过多年临床并重复读《伤寒论》和《内经》,及古今医家注释,逐渐体悟到:用《内经》的理论来解读仲景书,无论如何也解说不清、读不懂,原因在仲景书的首要理论与《内经》的理论底子不同。因而,他提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
胡希恕提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有充分的学术根据,这些根据可详见于胡希恕的笔记和论著中,笔者择其要论说。
《伤寒论序》不是张仲景所写
胡希恕第一次讲课时就讲道:“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又紧接着讲:“只以仲景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遂使注家大多走向附会《内经》的迷途,影响后世甚大。其实细按序文,绝非出自一人手笔,向来识者多疑这是晋人作伪,近世杨绍伊辨之尤精”。这儿所举杨绍伊之辨,是指扬绍伊1948年所著《伊尹汤液经》一书。书中《考次汤液经序》专门考证了《伤寒论序》之伪,其间写道:“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天布五行,与省疾问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动静,均属晋音,试以《伤寒例》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伤寒例》已清晰是王叔和编撰,用“亲子判定之法”,有力阐明后世见到的《伤寒论序》不是张仲景所写。叶橘泉、钱超尘、李茂如等皆高度称誉杨绍伊的这一考证,并据《康平本伤寒论》排版格局,考证出“夫天布五行……”二段为王叔和参与,以及台湾藏本《伤寒论》无《伤寒论序》。自王叔和以《内经》的理论注释张仲景书后,并撰《伤寒论序》。至此,后世以为仲景书理论源自《内经》,这形成了对传统的误读。
仲景书与《内经》所论六经不同
王叔和整理张仲景遗著时,以《内经》释仲景书,其间最重要的学术观念,即以为仲景书的六经即《内经》的六经,此亦是后世质疑会集之点。对此胡希恕屡次讲道:“中医的开展原是先针灸然后汤液,以经络名病习气已久,《伤寒论》沿用以分篇,本缺乏怪,全书一直贯串着八纲辨证精力,大旨可见。惜大多注家执定经络称号不放,附会《內经》诸说,故一直弄不清辨证施治的规则系统,更谈不到透视其精力本质了。其实六经便是八纲,经络称号本来可废,不过本着是经过仲景书的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讨,因并存之。”
胡希恕的这一论说是参阅前贤很多考证的根底上得出的。章太炎指出:“《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之十二经脉之含义……王叔和对《伤寒论》传经,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误也,因仲景并无是言。山田正珍谓:盖《伤寒论》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袭用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钱超尘是参与高校《伤寒论》教材编审教授之一,特别称誉章太炎这一观念(见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第1期)。喜多村直宽亦说:“本经无六经字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加以表里寒热真假之义,固非脏腑经络般配之谓也”。陆渊雷指出:“六经之名,其源甚古,而其意所指,递有不同,开始盖指经络……本论(《伤寒论》)六经之名,譬犹人之名字,不可以标明其人之行为性格”。岳美中更清晰指出:“《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悬殊,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模糊,于读书临证毫无好处”。
诸多考证均阐明仲景书的六经与《内经》的六经无关。胡希恕说到“一直弄不清辨证施治的规则系统”,意在阐明仲景书的辨证施治理论系统是与《内经》的辨证施治系统不同的,《伤寒论》的六经是自成理论系统的六经,与《内经》的六经无关。
仲景书与《内经》所论伤寒不同
伤寒两字在《内经》和《伤寒论》皆屡次呈现,仔细读两书,并结合临床,就不难发现,两者的思想理念有底子不同。
仲景书的伤寒理念是症状反响证名,是在表的阳证,如《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而《内经》的伤寒理念是病因病名,即《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这儿还要指出,《内经》的伤寒自身又有广义和狭义不同。“伤寒学家大多强调《伤寒论》所论是广义伤寒,首要根据是《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陈亦人《伤寒论释译》)。”狭义伤寒概念出自《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无论是广义和狭义伤寒的概念都不同于仲景书中之伤寒。
最突出的是,王叔和、成无己在《伤寒论》最初的前3条,把“中风”释为“中于风”,把“伤寒”释为“伤于寒”,远离了经方思想理念。胡希恕在注释前3条时说:“中风与伤寒为太阳病的两大类型,前者因为汗出则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因为无汗则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曰风,曰寒,即风邪、寒邪之意,此亦古人以现象当本质的误解。”“以现象当本质的误解”即指把仲景书的中风释为“中于风”,中于风邪;把伤寒释为“伤于寒”,伤于寒邪。即仲景书原本是症状之证名,然后世注解为病因之病名。形成“以现象当本质的误解”,是因仲景书的伤寒与《内经》的伤寒,名同概念不同,以《内经》的伤寒注释仲景书,形成概念混乱。更严重的是,西晋王叔和把仲景书改名为《伤寒论》,以《内经》的伤寒附会仲景书的伤寒形成思想混乱,简单使后世读者读不懂《伤寒论》。
仲景书脉诊与《内经》脉诊不同
胡希恕仔细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内容,总结出经方脉诊理论、各脉象概念。他以为仲景书的脉诊是经方特有概念,首要是六经、八纲理论,而无经络脏腑概念,与王叔和的《脉经》及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不同。胡希恕经过比照研讨,总结指出:“诊脉原有《内经》《难经》二法,《内经》讲的是遍诊法,《难经》则独取寸口,前法不可已久”,便是说,仲景书的脉诊不同于《内经》的脉诊。从诊脉部位上看,同于《难经》独取寸口,但后世开展呈现不同,首要是配属脏腑概念,而仲景书的脉诊不配属脏腑,只用八纲理念。《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的第1条:“夫脉当取过分不及”,标明仲景脉诊主用八纲。
仲景书的脉诊不同于医经的脉诊,最典型的莫过于促脉。后世注家把《伤寒论》中的促脉,顺理成章用王叔和的《脉经》解说,闹出不少笑话。胡希恕把有关内容做了剖析,指出:“《脉经》谓促为数中一止,后世论者虽有异议,但仍以促为数极,亦非。《伤寒论》中论促共有四条,如《伤寒论》第349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此为外邪里寒,故应之促(寸脉浮以应外邪,关以下沉以应里寒),灸之,亦先救里然后救表之意;又如《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今胸满亦气上冲的为候,但由下伤中气,虽气冲胸满,而腹气已虚,故脉应之促,芍药非腹虚所宜,故去之。又如《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末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于此明文提出促脉为表未解,其为寸脉浮又何疑之有。关以下沉,正是下利不止之应。又如《伤寒论》第140条:‘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结胸证则寸脉浮关脉沉,即促之象,今误下太阳病,虽脉促,但未结胸,又无别证,亦足标明表邪还不了了罢了,故谓为欲解也。因为以上所论,促为寸脉独浮之象甚明”。
总之,仲景书所论脉诊内容皆为八纲理论,无脏腑经络概念,显现与《内经》是不同的脉诊理论系统。
仲景书与《内经》的“阳”不同
《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胡希恕注:“阳气,指津液言,其所致使衄,是因为日久不得汗出,则郁集体表的津液过重的联系”“阳气,指津液,注家谓为阳热之阳实误”,胡希恕所指实误,是因后世注家以《内经》的阳气概念附会形成的误读传统。翻阅仲景书,有许多条文与此同类,如《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如第245条:“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过分,过分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第246条:“胃气生热,其阳则绝”。这些条文,用《内经》阴阳概念解说不通,显现了仲景书中的阳、阳气是指津液,与《内经》的理念底子不同。
仲景书与《内经》看病办法不同
胡希恕指出:“中医看病,辨证而不辨病,故称这种看病的办法,谓为辨证施治,亦称辨证论治,我以为称辨证施治为妥。中医之所以辨证而不辨病,这与他的开展前史分不开的。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当时既没有前进科学的根据,又没有精巧器械的使用,中医的开展是不可能有如近代西医面向病变的本质和致病的要素以求确诊和医治,只能凭仗人们的天然感观,于患病机体的症状反响上,探究看病的办法”。即仲景书辨证施治根据症状反响,与《内经》显着不同。
《内经》看病方式办法,首要为审因论治。用《内经》的看病方式办法注释仲景书,会形成对《伤寒论》原文知道过错。如《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仲景书本为症状反响证名,而依《内经》辨证为中于风,成为病因病名。辨证的不同,形成医治不同,仲景书桂枝汤本是医治发热、汗出、恶风的表阳证,而依《内经》辨证为中于风,只能散风寒,不能用于有热病例。又如《伤寒论》第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仲景书原义,少阴病是症状反响证名,是在表的阴证,呈现二三日见口燥咽干,是说传变敏捷,变为阳明里实热证,故用大承气汤治之。而依《内经》辨证,过错地以为少阴病是心肾病,口燥咽干是心肾阴虚,辨证是里虚,治之当是补心肾,这显着过错。原文大承气汤功用显着不是补益而是攻下,为了自圆其说,后世医家顺理成章说“急下存阴”。但临床遇此证,用大承气者鲜矣。由看病的方式办法不同可阐明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
仲景书与《内经》首要理论不同
中医自古即有两大理论系统。《汉书·艺文志》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费用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这清晰记载了经方、仲景书首要理论是八纲,而《内经》首要理论是经络脏腑,是显着不同的两大理论系统。因为误读传统的影响,以为张仲景据《内经》编撰了《伤寒论》,《伤寒论》的六经即《内经》的六经,《伤寒论》的首要理论来自《内经》,并进一步导致后世医家以为经方仅仅丹方、方药,并无理论。“到汉代张仲景把《内经》的理论指导用经方,才使经方有了理论”这一过错思想,是未认清仲景书的理论本质。经方在上古神农年代就有理论,就用辨证施治,即用八纲辨证,初用单味药(单方证)看病即用八纲,所谓方证对应便是八纲对应,开展至复方方证也是用八纲,治愈疾病也是八纲对应。到了汉代,因为用方证看病经验的堆集,八纲辨证开展为六经辨证。千余年来用《内经》的理论解说仲景书,导致许多人一直不能读懂《伤寒论》。
胡希恕提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有充分根据。以上仅仅比照仲景书与《内经》的部分内容,仔细比照还有许多。比方:仲景书的温疟与《内经》的温疟,病名相同而实践概念不同;仲景书有半表半里病位概念,而《内经》却没有……种种根据都在阐明,仲景书的首要内容、首要理论与《内经》无关。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旨在清晰仲景书是原创思想理论系统,与《内经》从底子上是不同的医学理论系统以及中医有两大理论系统。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是胡希恕研讨仲景医学最突出的学术效果之一,是读懂《伤寒论》的指路明灯。(冯世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