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医药资讯>正文

推进中医类医院纳入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集中医疗救治资源,防止疾病大规模扩散和传播,国家提出“四集中”的抗疫工作原则和要求,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把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集中到综合实力最强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这是我国在历次救治工作中积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经验。
 
根据全国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共确定2197家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中医类医疗机构97家;12670家发热门诊定点机构,中医类定点机构1706家。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定点机构名单一直在不断更新中。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医类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的组成部分,在本次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凸显出中医药在应急救治中的独特优势和在卫生应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但是,从各地定点救治医疗机构设立的情况看,部分省市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的设立对中医与西医的统筹考虑和合理布局仍有不足,13个省份并没有将中医类医院确定为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只有部分发热门诊设立在中医类医院。中医类医院在部分省市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的“缺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该地对于中医类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应急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一些地方中医类医院在应急救治技术、药物、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相比于综合医院仍有差距,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也较少。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类医院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和优势,科学合理推动中医类医院纳入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逐步推动将中医类医院纳入应急管理体系。近些年的历次卫生应急任务,中医药都有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明显不足。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医药参与度前所未有,发挥了突出作用。这也体现了中医药的参与和介入,一直存在很大的政策偶然性,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卫生应急预案、制度、规范、标准等修订过程中,要将中医类医院考虑在内,逐步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例如,各地在确定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时要统筹考虑中医类医院,国家在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过程中,要将中医类医院纳入其中,统筹建设。
 
加强中医类医院应急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200多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医类医院急诊科和传染病科建设,承担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事件救治任务,制定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以及各类卫生应急技术预案,完善应急准备、信息报告、院感控制、队伍建设、物资保障以及应急演练和技术培训等管理工作制度,要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在保证平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加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推动中医类医院防治传染病等综合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使其具备综合救治能力,发挥突发急性传染病诊疗支撑作用。除了能力建设外,还应加强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建设,并融入到地方卫生应急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应急管理信息共享。
 
加强中医类医院应急救治人才队伍建设。应急救治队伍是卫生应急核心力量之一,各级中医类医院要积极培养医院内部中医药应急救治专业技术人才并定期开展卫生应急能力业务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好日常应急演练工作,强化急危重症诊疗规范的培训应用、总结优化,打造老中青结合、素质过硬的应急队伍,促进医护人员卫生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推动医院中医药应急救治骨干人才纳入当地卫生应急队伍或国家卫生应急队伍。
 
充分发挥中医类医院的疾病预防控制优势。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治的全过程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早期预防、现场救治、出院后康复等。本次新冠肺炎防治期间,中医药深度介入,参与救治比例达到90%以上,治疗效果显著。湖北等各地多家中医类医院开设新冠肺炎病例出院后康复门诊,疗效明显。就疾病预防而言,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都承担着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中医类医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做好日常的疾病预防保健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医治未病具有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中医类医院要通过治未病中心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并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治未病工作,不断扩大服务覆盖范围,通过多种平台向群众和病人宣传中医药防治知识。在遇到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更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优势,进行疾病早期防治,控制疫情早期的流行。(李瑞锋 马爽 王鸿蕴)

上一篇:巾帼英雄的战“疫”故事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