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的头发,慈爱的目光,初见山东省基层名中医、淄博市淄川区洪山卫生院首席医师崔玉娟,她已经诊治了一上午的患者,正耐心问诊、号脉、记录、诊断。等到为最后一个小患者诊治结束,坐下来交流时,已是中午十二点半了。
崔玉娟从事中医30多年,最常说的一句话是 “我在很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着,我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这听起来平淡如水的言语,细品却如甘泉润喉。
“患者就是亲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患者就是亲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崔玉娟认为,当医生一定要理解病人的心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真诚善待每一位病人。
“崔医生啊,不仅医术高超,医德也高。”患者说起崔玉娟,不由得竖起大拇指。面对就诊的患者,崔玉娟会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病情提出治疗建议,在经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才会制定相应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十多年了,我一直坚持来医院找崔医生诊治。”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王阿姨,对很多药物过敏,而且长期患病导致她心情一直不大好。崔玉娟每次接诊王阿姨时,总是给她提出两套治疗方案以供选择,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王阿姨的心情,还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崔玉娟来说,像王阿姨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杨家村的张家盛,患有脑梗死后遗症,行动不便,出行需坐轮椅。半年前又患上了结肠炎,每日排便3~5次、排便出血,而且病情反复,苦不堪言。
后来,张家盛和家人慕名找到崔玉娟,因为行动不便,便和崔玉娟商量能不能到医院一楼给他看看。崔玉娟二话没说,下楼给张家盛诊治。“轮椅进不了诊室,崔医生就在走廊里弯着腰为我听诊,蹲着为我号脉。”张家盛回忆道。经过近两个月的走廊诊治,张家盛的病情渐渐痊愈了。
“能给患者解除病痛,看着他们病情好转,脸上露出笑容,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崔玉娟微笑着说。
“要让患者信任,安心把生命托付于你”
2013年卫生院安装了微机管理系统后,能够随时查看每位医生的门诊数量,崔玉娟一人每年的门诊量已达万余人次。
近十几年,崔玉娟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为了多为几个患者诊治,崔玉娟每天都早来晚走,随叫随到,再累也没有对患者摆脸色、拿架子。她没有因为患者增多而降低了诊治质量,反而更加细心地为病人把脉开方。为了能多看几个病人,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崔玉娟尽量减少上洗手间的次数,有时能憋几个小时。“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做医生的应该用心为患者诊治,尊重他们,处处为他们着想。这样才会让患者信任,安心把生命托付于你。”崔玉娟如是说。
在崔玉娟为患者驱走病魔的时侯,单位体检中尿常规、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身体已不能再承担如此之重的诊治负荷。
卫生院领导对崔玉娟的身体状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卫生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安排崔玉娟除每周四全天上班以外,其他时间每天出半天门诊,并每天限号25人,周日正常休息。然而限号也没有阻碍患者找崔玉娟诊治的心,找她的患者仍络绎不绝,他们知道即使没有挂到号,崔医生也会为他们诊治,不会让他们等到明天。所以崔玉娟的同事常常在下午上班时看到崔玉娟还在为患者诊治。有时崔玉娟会因为工作而忘记吃午饭,同事问崔玉娟:“你不觉得饿嘛?” 崔玉娟总说她早饭多吃了点儿,饿了吃块儿糖顶一顶就可以。“有些老病人没有挂上号,可拿的药又已吃完,还有的病人从外地过来找我看病,我不能再让他们多跑冤枉路。”
“无愧于患者,却有愧于家人”
崔玉娟心里装的都是患者,她无愧于患者,但却愧对自己的家人。
崔玉娟的儿子上小学时,因为公婆住在乡下,自己和丈夫因为工作中午不能回家,孩子只能吃小饭桌。儿子上初中后,她就早上多做点儿早餐,让孩子中午回家热热吃。等上高中了,她的儿子就学会了自己做饭吃。“我因为要为患者看病,常常延误下班时间,不仅没啥时间照顾上高中的儿子,还要靠儿子做饭给我吃。”崔玉娟说,自己对孩子付出的太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2009年,崔玉娟的儿子考入了清华大学。上大学的前一天晚上,儿子主动找到她说:“妈妈,我明天就要去上学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给你做午饭了,你可要自己照顾好自己,中午累了回家,也别饿肚子”。听到儿子的话,崔玉娟心里五味陈杂,对孩子的愧疚全化作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崔玉娟的婆婆患了肺癌,需要住院治疗。陪护期间,崔玉娟经常在接到电话后,跑回卫生院为患者看病,婆婆这边只能叫丈夫陪护。因为这件事,崔玉娟的丈夫很不理解,曾生气地对她说,你不是来陪护老人的,你这是在影响老人休养。对于这件事,崔玉娟心里满是愧疚:“现在想起来,我真的内疚,觉得自己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媳妇,我无愧于患者,却有愧于家人。”
在崔玉娟的影响下,这几年来,卫生院中医科的科室建设也走在全区前列。2007年,洪山卫生院被淄博市卫生计生局、市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中医药示范卫生院”。崔玉娟个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基层名中医,淄博市淄川区名中医等。(陈计智 张先明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