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中医,从十年前踏进中医学院以来,熟悉的朋友都说我是一个“铁杆中医迷”。其实,我也曾在患一些急症时吃西药,也懂得用一些西医知识治病。
我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一次次看到爷爷“望闻问切”,治愈了一个又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懵懂中逐渐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爷爷去世了后,我突然萌生了强烈的从事中医工作的想法。后来我如愿进入中医学院学习。
有一次,我的寝室室友拿了一本冯世伦的《胡希恕越辨越明伤寒论》让我看,当时我直接说这本书不好。而4年后当我开始接触经方大家胡希恕的伤寒、金匮讲课录音资料时,却大受启发。
在昆明熊磊门下学习中医儿科时,有一段时间我竟然很排斥他的观点,老师笑着包容了我。如今我在临床中常用药渣泡脚、洗澡等知识都来源于恩师的言传身教。
所以说,我曾经固执、狭隘,但后来我也学会了虚心和包容。
临床中有人说中药难喝,味道怪,这一点我也不太赞同。仲景方中含有细辛、干姜、五味子、山茱萸和黄连等药物的方剂会有点味道。其实只要切中病机,药对患者来讲就不难喝。有一次,我给奶奶开了半夏泻心汤,因为里面含有黄连,奶奶吓得摇头说不喝。最后在我的劝说下,她拗不过只好屏住呼吸张口灌下去,“咦?这药咋不苦,是不是假药?”奶奶一脸疑惑地问我,我笑而不答。三天后她的症状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我才给她解释这其中的原委。
有时候不深入了解,就不能过早地下结论。一直以来因为我对西医掌握不熟,或者药理不明,所以一般很少谈论西医,但其实我从来不曾排斥它。
最近,有两位老师在讨论中西医时说:“中医、西医的宗旨都是把病治好,医生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减少患者病痛和医疗费用。”对此,我深表赞同。
在儿科工作期间,我的入科导师于主任一直鞭策我,要好好学习西医的长处,这样就能在遇到棘手问题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唐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