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医学史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龚廷贤(1522-1619),他不仅是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而且还是中医史上的第一个“医林状元”。
江西省东南部人杰地灵,那里有一条美丽的大河盰江(现名抚河),养育了晏殊、曾巩、王安石、汤显祖等载入史册的文人学士,也出现了数以百计的著名医学家,留下了百余种医学著作,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盱江医学”,龚廷贤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
龚廷贤,明代医家。字子才,号云林、悟真子。金溪(今属江西)人。父龚倍,曾任太医院医官。龚廷贤自幼承庭训,随父习医,以“良医济世,功同良相”自励,日间从事诊治,余暇攻读医书,既博考历代医书,又善于总结继承家传诊疗实践经验,并虚心向别人学习,博采众家之长,贯通医理。经过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及临床实践,龚廷贤至成年后,无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都已精熟,尤擅长于儿科。
龚廷贤享年97岁,一生行医60多年,走遍大江南北,阅历极为丰富。他还善于著述,撰写了《济世全书》8卷、《云林神彀》4卷、《万病回春》8卷、《寿世保元》10卷、《种杏仙方》4卷、《鲁府禁方》4卷、《医学入门万病衡要》6卷、《小儿推拿秘旨》3卷、《眼方外科神验全书》6卷、《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13卷,此外还有《秘授眼科百科全书》《痘疹辨疑全录》等。其中,《小儿推拿秘旨》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儿科推拿专著。《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两书流传最广。有些著作还流传至日本和美国。由于龚廷贤医疗技术水平高超,因此被尚书荐为太医院吏目。
在龚廷贤医学生涯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他医好了鲁王妃的不治之症。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鲁王妃患“臌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肝硬化腹水),患病后的鲁王妃腹大如鼓,左肋积块刺痛,坐卧不宁,饮食不进,二便涩滞。经太医多方治疗,均不见效,生命垂危。鲁王乃召龚廷贤诊治,经诊脉察舌,探本求源,认为病因是攻伐太过,五脏皆虚,湿热壅盛,故提出了“补脾土,养肺金,滋肾水,生心血,平肝木,清湿热,升元气”的治法,并采取分阶段有步骤的治疗方案。先服补中益气汤加减至30余剂,继进六味地黄丸及太和丸等服至百余剂。经治疗,王妃诸症皆除。再调养半年,终获痊愈。
为此,鲁王大喜,被赞为“天下医之魁首”,并赠以“医林状元”扁额。龚廷贤也成为中医史上获此称号的第一人。(邬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