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延年益寿>解排毒>正文

浊毒与湿热有何区别 浊毒证候分型

浊毒证充实中医证候学
 
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浊毒学说的形成也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浊毒,是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在50余年临床耕耘中,从万余份门诊病例中,结合现代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加大、大气环境的污染等现代因素对人体影响的特点,凝练提出的。它不仅是名词的创新,而且具有丰富和特定的内涵,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本课题组围绕浊毒证开展了各项基础与临床研究,使理论不断完善,使疗效不断提高。现将浊毒证相关内容浅述如下。
 
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证是指以浊毒为病因使机体处于浊毒状态从而产生特有临床表现的一组或几组证候群[1]。
 
浊毒与湿热有何区别?笔者认为浊毒与湿热均为体内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之一,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联系,是指源同质异,因湿与浊同类,积湿成浊,均属于阴邪,故有“湿为浊之渐,浊为湿之极”之说。正因为如此,造成了浊毒与湿热在病机和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其区别在于,一是浊轻为湿,湿重为浊。二是湿热致病较浊毒致病轻浅,易于治疗;浊毒较湿热重深,易转化难除[2]。
 
传统中医认为脾胃病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导致寒热、痰湿、气血阴阳失调等病机。笔者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认为浊毒是脾胃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化浊解毒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因此提出和创立了“浊毒学说”,认为浊毒为病理产物之一,同时又为致病因素,与脾胃病关系甚为密切。湿浊之邪致病,有内外之分,外感湿浊由外受湿邪所引起,内生湿浊由脾胃功能减退或失调,不能正常运化以致湿浊从中生。内外湿浊之邪相互关联,外感湿浊困脾,必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内生湿浊停滞,又常易招致外感湿浊侵袭。胃属阳土,胃病易于化热化火,即阳道实;或初为湿盛,湿盛则浊聚,久郁化热,湿浊化热蕴毒,故毒由温热转化而来,亦可由湿浊演变而生,即热为毒之渐,毒为热之极,毒寓于热,热由毒生,变由毒起。因此,认为浊毒是脾胃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制定了以“化浊”“解毒”为主治疗脾胃病的一整套严谨的治则、治法。
 
浊毒证的一般临床表现
1. 颜面五官
浊毒蕴结,郁蒸体内,上蒸于头面,而见面色粗黄,晦浊。若浊毒为热蒸而外溢于皮肤则见皮肤油腻,浊毒上犯清窍而见咽部红肿,浊毒上犯清窍而见眼胞红肿湿烂、目眵增多,鼻头红肿溃烂、鼻涕多,耳屎多,咳吐黏稠之涎沫。
 
2.舌苔
患者以黄腻苔多见,但因感浊毒的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别。浊毒轻者舌红,苔腻、薄腻、厚腻,或黄或白或黄白相间;浊毒重者舌质紫红、红绛,苔黄腻,或中根部黄腻。因感邪脏腑不同苔位亦异,如浊毒中阻者,苔中部黄腻;浊毒阻于肝胆者,苔两侧黄腻。苔色、苔质根据病情的新久而变,初感浊毒、津液未伤时见黄滑腻苔;浊毒日久伤津时则为黄燥苔。
 
3.脉象
浊毒证患者滑数脉常见,尤以右关脉滑数突出。临床以滑数、弦滑、弦细滑、细滑多见。病程短,浊毒盛者,可见弦滑、或弦滑数脉。病程长、阴虚有浊毒者,可见细滑脉、沉细滑脉。但患者出现沉细脉时多为浊毒阻滞络瘀,而不应仅仅认为是虚或虚寒脉,如《金匮要略方论》中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又说:“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以上说明细脉主湿浊主积而不主虚的明证。
 
4.排泄物、分泌物
浊毒内蕴,可见大便黏腻不爽,臭秽难闻,小便或浅黄或深黄或浓茶样,汗液垢浊有味。
 
浊毒证候分型
1.浊重毒轻
诊断浊邪主要通过3个方面:(1)舌苔:舌苔色泽或黄或白或黄白相间,苔质或薄或薄腻或厚腻,此为浊邪熏蒸所致;(2)脉象:脉有滑象,或弦滑或细滑或弦细滑。(3)排泄物、分泌物:可见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或浅黄或深黄或浓茶样,汗液垢浊有味。以上舌苔、脉象为浊邪内伏必具之征。临床上浊邪为重,毒邪为轻,从而出现浊重毒轻的证候。
 
2. 毒重浊轻
诊断毒邪主要通过两个方面:(1)舌质:舌质或红、或红绛、或紫,此毒邪深伏血络之象;(2)脉象:脉有数象。临床上毒邪为重,浊邪为轻,出现毒重浊轻的证候。
 
3. 浊毒并重
浊毒并重,程度相当,相兼为病,两者相合则因毒借浊质,浊挟毒性,多直伤脏腑经络。患者常有颜面粗黄、晦浊,口干苦黏腻,乏力和头身困重,大便黏腻不爽或干燥,小便不清,舌质红、紫红、红绛、暗红,舌苔腻、薄腻、黄腻、黄厚腻,脉弦滑、弦细滑、弦滑数、滑数、弦细滑数等。
 
脏腑辨证
1.浊毒在胃
饮食内伤,情志不舒,胃之通降失职,浊邪内停;日久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浊中阻,郁而不解,蕴积成热,热壅血瘀成毒。浊毒之邪影响气机升降,气机阻滞,则胃脘疼痛,脘腹胀满,嗳气;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则纳呆。浊毒壅盛积滞中焦,胆气上逆,故烧心反酸,口干口苦;浊毒困脾,脾胃受损,肠道功能失司,清浊不分则泄泻。浊毒日久,津伤液耗,肠失濡润,则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浊毒犯胃,致胃气痞塞,升降失调,则恶心呕吐。肝藏魂,心藏神,毒热之邪内扰神魂则心神不宁,魂不守舍,而见心烦易怒。脾失健运,化源乏力,脏腑功能减退,故见气短懒言,周身乏力。浊毒蕴结,郁蒸体内,上蒸于头面,则面色晦浊。浊毒中阻则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3]。
 
2.浊毒在肝
感受湿热之邪或脾失键运,积湿化浊,郁久蕴热成毒,浊毒内伏肝络,肝气郁滞,则胁肋胀满疼痛,情志抑郁。肝气不条达,影响气机升降则善太息或嗳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肝气受损,浊毒痰火内盛,不得宣泄而熏蒸,蒙闭脑神则头痛眩晕。浊毒内蕴,夹胆气上逆则口干、口苦。浊毒内蕴助肝阳上亢则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浊毒日久入络,波及背部,阻遏经络则出现背痛,沉紧不适;邪毒热盛灼津则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女子以肝为用,浊毒阻碍气机,气血失和,冲任失调则妇女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红紫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数均为浊毒中阻内伏于肝之象。
 
3. 浊毒在肺
外伤湿热之邪,久郁不化则发为浊毒,浊毒蕴肺,肺气失司则发为咳嗽;浊邪壅滞则痰多质稠,毒邪害清则咳痰色黄,甚则咯吐脓血腥臭痰;肺气不降,浊毒阻肺则胸闷气喘;浊毒瘀滞以致肺不布津,并导致肠道津液缺乏,故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甚则壮热口渴烦躁不安;风热浊毒犯肺,热壅肺气,故骤起发热,热盛伤津则壮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则为浊毒内蕴脏腑之象。
 
4. 浊毒在心
浊毒之邪盘踞于心,胸阳失展则胸闷心痛,久而导致心之功能下降,血亏气虚,故心悸怔忡;浊毒蕴结,内扰心神,则心烦失眠,面红目赤;邪陷心包则意识模糊或狂躁谵语;毒蕴日久则心火旺盛故口舌生疮;外感毒邪或浊毒内蕴里热蒸腾上炎则发热,面红目赤,呼吸气粗;浊毒内阻,清阳不升,浊气上泛,气血不畅则面色晦暗;热移小肠则小便短赤。火热津伤则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则为浊毒在心之象。
 
5. 浊毒在肾
外感湿热之邪久而加重化为浊毒,或久居湿地等感受寒湿之邪蕴积日久化为浊毒,浊毒入肾,导致肾之经络受邪而气血壅滞,故腰膝酸软,少腹胀满疼痛;浊毒影响肾之主水功能可出现水肿;肾与膀胱相表里,浊毒害肾必连及膀胱,膀胱功能失司,则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浊毒之邪灼伤肾与膀胱之脉络,则出现血尿、血淋等症;浊毒郁久影响肾主生殖之功则发为女子不孕男子不育等症;舌红苔黄腻或薄黄,脉弦滑或数为浊毒内蕴脏腑之象。
 
6. 浊毒在脑
浊毒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可以上蒙清窍,或者阻碍气血上行,脑窍失养,产生头痛眩晕,脑之玄府通利失和则滞气停津,积水成浊,浊蕴为毒,浊毒泛淫玄府,碍神害脑,变生中风诸症可出现舌歪语謇,半身不遂,甚则昏迷肢强;脑为元神之府,浊毒郁脑影响脑的功能则记忆力下降;毒淫脑髓,浊气上扰,内伤神明,蒙闭清窍,气血逆乱轻则精神异常,或思维障碍、或烦躁谵妄,重则脑髓受损,神识昏蒙、不省人事、循衣摸床;浊毒蒙蔽清窍,扰乱神明则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情志不遂、生湿化痰、痰浊郁而化热久酿浊毒,浊毒上扰清窍,逆扰神明则面赤身热,躁扰不宁;浊毒阻滞脑络,脑失所养则言行呆傻;若神明失用,经久不愈,则发为睁眼若视、貌似清醒的植物状态;舌红苔黄脉弦数是为浊毒内蕴脏腑之象[4]。
 
7. 浊毒在皮、脉、筋、骨
外感风热或脾胃内热蕴生浊毒,蕴于皮肤则皮肤晦暗如烟熏,甚则皮肤斑疹;浊毒壅滞皮肤则皮肤起群集小疱,灼热刺痒,肝脾湿热,助浊毒之邪循经蕴肤,则瘙痒,红肿灼痛,浊毒阻滞气血运行,肤失濡养则皮肤脱屑、粗糙;如若浊毒之邪深陷皮肤之络,可发为肌肤麻木不仁,不知痛痒;浊毒蕴于筋骨,损伤脉络,筋骨失养,则出现关节灼热肿胀疼痛,屈伸不利;浊为湿之甚,浊性重着,故会出现身体重着,肢倦神疲;浊毒泛于肌表,营卫失和,可表现为发热恶风,口渴烦闷;热扰心神则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浊毒侵袭筋脉皮骨之象。
 
中医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与时俱进的学术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科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动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本课题组将从基础理论、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学术继承等方面,深入研究、创新浊毒学说,努力将浊毒学说发展成为成熟、公认的中医学术理论。
 
参考文献
[1]张金丽,王彦刚,周盼盼,等.化浊解毒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胃液成分的影响.中医杂志,2014,55(5):400-403
[2]徐伟超,贾蕊,李欣,等.浊毒病机理论探微.新中医,2015,47(9):1-3
[3]集川原,王彦刚,周平平.王彦刚运用化浊解毒法从胃论治咽痛.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4):1432-1434
[4]田军彪,万溪,高晶晶,等.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727-2730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徐伟超 赵润元 李佃贵 刘建平 杜艳茹 郎晓猛

上一篇:被蛇咬伤如何科学自救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