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疮,中医称“口疳”。因患者大多有口舌灼热疼痛、舌红等热症,故病因以火立论。《丹溪心法》说:“舌上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圣济总录》也说:“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口疮。”所以一般认为口舌溃疡不是“心脾有热”,便是“阴虚火旺”,治疗亦大多以甘寒、苦寒为主。如导赤散、泻黄散、凉膈散、知柏地黄丸之类。
然笔者在临诊中发现,实证固可用寒凉,虚证则非仅阴虚,有些时发时愈、此愈彼发缠绵不愈的患者,应用上法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加重为此,详审病证,发现这类患者大多有其共同之处:(1)长期服用苦寒之味;(2)遇劳则作;(3)纳谷呆滞,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细;(4)溃疡面一般较小,呈淡白色,偶有淡红色但中心均为白色。
综观上症,不难发现,都是一些脾胃气虚之见症。于是寻求古训,《景岳全书·口舌篇》中指出:“口舌生疮,固多由上焦之热,治宜清火;然酒色、劳倦过度、脉虚而中气不足者,又非寒凉可治,故虽久用清凉终不见效此当察其所由,或补心脾,或滋肾水;或以理中汤,或以蜜附子之类反而治之,方可痊愈。此寒热之当辨也”,李东垣在其所著《脾胃论》中也说:“胃气一虚,耳目、口鼻均为之病”,又说:“脾胃之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这些论述,揭示了脾胃气虚,火不生土,而反抗拒,虚火上炎,口疮乃作的病机。
例1:崔某,女,62岁,退休工人,1996年1月29日初诊。
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数年,遇劳即作,既往用导赤散、玉女煎、知柏地黄丸等养阴清热中药,地塞米松、维生素B2等西药,溃疡好转。一周来溃疡又见复发。刻见:左侧口腔黏膜呈白色,有米粒大小2处溃疡,伴脸颊部疼痛、怕风、易汗,口干欲饮不多,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此乃脾胃虚弱,虚火上炎,阴阳失调。姑拟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调和营卫。方拟黄芪建中汤。
药后溃疡面缩小,脸颊部怕风、疼痛亦轻,汗出显减,脉苔如前,药已中的,毋需更弦。原方又服5剂,溃疡愈合,至今未复。
按:“甘温除热”法,主要用于气虚发热之证,黄芪建中汤是“甘温除热”之剂,并常用于阴阳失调所产生的虚热。本患者怕风、易汗、口干,便溏,脉细乃脾胃虚弱,阴阳失调之症。《灵枢·终始篇》说:“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故本人选用黄芪建中汤使气血充裕、阴阳协和,少佐竹叶、木通淡渗利湿以祛邪,从而达到了“阴生阳长”、“阴平阳秘”之功。
例2:曹某,男,44岁,工程师。1996年7月3日。
初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少则2周,多则1月必复作。近因劳累,溃疡又作。近年来,常服上清丸、牛黄消炎丸、牛黄解毒片等清热泻火之药,外用锡类散、珠黄散等。刻见:口腔右侧粘膜有绿豆大小溃疡面2处,色淡黄、中心白,影响言语、饮食,咽干而粘,舌尖略红、苔白微腻,脉弦而细。经云:“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劳则温之、损者温之”,治选甘温除热之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体会:口疳症,有虚实之分。暴病多实火,久病多虚火。虚火又可分为阴虚和气虚,二者密切相关。实火迁延不除,必灼阴耗气;阴虚日久必伤及气,气虚亦常伴阴虚。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九窍等均赖其所化水谷精微以荣,脾胃一虚,五脏六腑皆病,所以年老体虚之人以及慢性病患者一定要顾护脾胃,决不可拘于局部炎症而滥施苦寒泻火之品。《口齿类要》指出:“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薛立斋在所附病案中,用药均偏于甘温而慎于苦寒,其中就有用补中益气汤治愈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