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案
患者某, 女, 64岁, 2015年5月30日就诊。 患者食 后胃胀、 反酸、 嗳气10余年, 喜温, 便前腹痛, 便溏, 日一行, 乏力, 不易入睡。 舌淡红, 苔薄白, 齿痕, 脉 沉滑无力。
西医诊断: 消化不良, 中医诊断: 胃痛, 证 属肝气犯胃。
处方: 柴胡15g, 酒芍20g, 当归15g, 焦术 15g, 茯苓20g, 清半夏15g, 砂仁15g, 陈皮15g, 酸枣仁 25g, 神曲20g, 山药25g, 厚朴15g, 炙甘草15g。 7剂, 每 日1剂, 水煎服, 早晚分服, 二诊(2015年6月6日) : 服上方7剂后, 症状改 善, 加夜交藤20g, 继服14剂, 服法同上。 随诊: 胃胀、反酸基本消失, 大便已正常,睡 眠可。
西医诊断: 消化不良, 中医诊断: 胃痛, 证 属肝气犯胃。
处方: 柴胡15g, 酒芍20g, 当归15g, 焦术 15g, 茯苓20g, 清半夏15g, 砂仁15g, 陈皮15g, 酸枣仁 25g, 神曲20g, 山药25g, 厚朴15g, 炙甘草15g。 7剂, 每 日1剂, 水煎服, 早晚分服, 二诊(2015年6月6日) : 服上方7剂后, 症状改 善, 加夜交藤20g, 继服14剂, 服法同上。 随诊: 胃胀、反酸基本消失, 大便已正常,睡 眠可。
按: 该证为肝脾不和, 运化失常所致。 张仲景云: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 肝木为病, 易 于传脾, 脾胃失和, 升降失常, 见胃胀、 反酸、 嗳气。 《医方考》云: “泻责之脾, 痛责之肝” 。 胃失和降, 胃不和则卧不安, 故不易入睡。 舌象、 脉象均为脾虚 之象。 方中酒芍敛肝阴, 柔肝缓急止痛为君药。 柴胡 调达肝气, 当归养血和血, 焦术补脾燥湿止泻, 共为 臣药。 佐以茯苓、 山药健脾利湿止泻, 且安心神, 与 焦术三者合用实土以抑木, 且使营血生化有源。 术、 芍合用可柔肝健脾, 于土中泻木。 厚朴、 砂仁行气化 湿。 陈皮、 半夏理气和胃降逆。 神曲消食和胃, 酸枣 仁养心安神。 二诊加夜交藤助养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