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胃肠病>正文

治肠套叠方 治慢性结肠炎方 治泄泻方 治慢性肝炎方

治慢性肠炎
 
组成:木香(后下)5g,川连5g,柴胡10g,白芍15g,枳壳6g,甘草5g,太子参30g,白术15g,云苓15g。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肠炎
 
加减: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g;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g,补骨脂10g。
 
泄泻
 
组成:新鲜番石榴叶30片(干品15~30g)
 
功效:消炎止泻。
 
主治: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治肠套叠方
 
组成:旋覆花5g,代赭石15g(先煎),党参9g,炙甘草5g,生姜2片,大枣3枚,法夏9g。
 
功效: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小儿肠套叠。
 
用法:上药慢煎,服后半小时,继用下法。另外,用蜂蜜100ml,加开水200ml,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
 
治急性阑尾炎
 
组成:生大黄15g(后下),蒲公英15g,冬瓜仁30g,桃仁12g,丹皮9g,皂角刺12g,芒硝6g(冲服)。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 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天1次,连刺3天。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治慢性阑尾炎
 
组成: 生大黄9g,丹皮9g,冬瓜仁30g,桃仁9g,芒硝6g。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注:此方即大黄丹皮汤,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治慢性肝炎方
 
组成:党参太子参15~30g,云苓15g,白术12g,甘草5g,川萆薢10g,珍珠草30g。
 
功效: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主治:慢性肝炎。
 
加减:湿重者加法半夏10g,砂仁3g,薏苡仁15g;肝郁者加素馨花10g,郁金10g;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g,桑椹子15g,旱莲草12g,女贞子12g;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g,山萸肉12g,熟地20g,淮山药易白术太子参党参;黄疸者加田基黄30g,溪黄草30g或金钱草25g,土茵陈25g;血瘀者加丹参15g,茜草根12g,桃仁10g,䗪虫6g。
 
治早期肝硬化方
 
组成:太子参30g,白术15g,楮实子12g,川萆薢10g,云苓15g,菟丝子12g,土鳖虫10g,甘草6g,丹参18g,鳖甲(醋炙)30g。
 
功效:健脾护肝,化痰软坚。
 
主治:早期肝硬化。
 
加减: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12g;肝炎后肝硬化,加珍珠草30g;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10g;牙龈出血者,加紫珠草30g;阴虚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药15g,石斛12g;黄疸者加田基黄30g。
 
治腹水方
 
组成:甘草、甘遂等量。
 
用法:用等量之甘草煎浓汁浸泡已打碎之甘遂,共泡3天3夜,去甘草汁,将甘遂晒干为细末,每服1~2g,用肠溶胶囊装吞,于清晨用米粥送服。
 
功效:攻逐泻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
 
注:此方为民间验方,攻逐力强,不宜重用多用,仍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本文摘自《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上一篇:呃逆按压翳风穴3次即愈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