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其父袁逢官至“司空”。袁家是东汉名门望族,四世三公。但名门没有给两兄弟带来好运,袁绍、袁术先后被曹操打败,都是死于吐血症。《三国演义》中袁绍死后,后人有诗曰:“羊酒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诗中“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是指什么呢?这“伤心处”“家难”是说两弟兄同样失败的命运,还是指同样都吐血而亡呢?
袁绍袁术“吐血”而亡
《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建安六年(201年)四月,曹操官渡之战后乘胜追击,又在仓亭大败衰绍,“绍抱三子痛哭一场,不觉昏倒。众人急救,绍口吐鲜血不止”。次年正月,“袁绍自旧岁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商议欲攻许都”,说明其自上一年四月吐血后,半年多一直未痊愈。同年夏,“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绍但以手指而不能言……绍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斗余而死”。这样看来,袁绍的“吐血”是老毛病,再三受到强烈精神刺激后,再次旧病复发大吐血而死。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建安四年(199年)六月,刘备让左右两路军杀出,杀得袁术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兵卒逃亡,不可胜计……时当盛暑,粮食尽绝、只剩麦三十斛、分派军士。家人无食,多有饿死者。术嫌饭粗,不能下咽、乃命疱人取蜜水止渴。庖人曰:“只有血水,安有蜜水!”袁术大叫一声,倒于地,吐血斗余而死。真是“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
医学里的“吐血”
中医“吐血”是病证名,指血从口吐出,无明显呕吐、恶心及咳嗽。中医认为,吐血可因郁怒、伤酒、伤食、劳倦等因素,导致脏腑热盛、阴虚火旺或气虚脾寒而引起。肝火炽盛者,吐血鲜红,口苦胁痛,心烦易怒;胃中积热者,吐血鲜红或紫暗,脘腹胀痛;脾胃虚弱者,吐血紫暗不鲜,畏寒肢冷;阴虚血热者,多突然吐血,色红量多,有虚热之象。从中医角度来看,袁绍和袁术的吐血症似是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胃络受损,迫血妄行而引起的。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引起吐血的原因很多。所谓“吐血”,就是从口腔内出来的血。这种出血包括口腔、鼻、咽、喉等部位的出血,以及咯血、呕血。大量吐血最常见的是咯血和呕血。所谓“咯血”是指喉以下的呼吸道出血,呕血是上消化道如食管、胃的出血。两种出血虽然都是从口腔中吐出,但出血的部位不一样,疾病也不一样。
那么,袁氏兄弟“吐血而死”到底是咯血还是呕血?《三国演义》中有诗为证,“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袁术是呕血而死;袁绍“吐血斗余”虽是作者夸张(人体只有4800毫升左右血),说明吐血量大,也是呕血。中医认为呕血是因恼怒、过劳及伤于酒色所致,亦有因暴怒伤肝,气火上逆者。
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也可以发生呕血。另有一种“应激性溃疡”,当人体受到各种强烈刺激,如情绪激动、外伤、剧痛、中毒等不利因素,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加强反应,并由此引起各系统功能和代谢的改变,即应激反应。如果应激反应长期存在,在胃肠道微循环缺血,可使胃黏膜瘀血、水肿和出血,甚至进一步使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而形成溃疡。同时,应激反应时胃酸分泌增加,并且胃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降低,会促进溃疡形成。应激性溃疡发病前常无疼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出血或穿孔为常见,呕血量可能也很大。
吐血或为袁氏兄弟“家难”
袁术、袁绍兄弟都是在失败、不利、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情绪极度低落,又受到刺激,而引发“应激性溃疡”,导致呕血的可能性较大。袁绍、袁术两兄弟均因吐血而丧命,“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这“家难”“伤心处”有否可能是指同一个遗传因素引起的吐血症呢?从《三国演义》中所交代的袁氏兄弟后代袁谭、袁熙、袁尚等来看,都无类似出血病史。也许袁绍、袁术兄弟俩都“吐血而死”,是作者特意安排的一种“巧合”吧?这种“巧合”就是同一“伤心处”(失败),引起应激性溃疡,导致吐血而死的可能性最大。
袁绍与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代一北一南,一度成为各路诸侯中实力最强者。如果以其兄弟二人之合力,在东汉末年一统天下并非难事,然而两人最后都身败名裂,吐血而亡。就心理学而言,这也是他们自以为是,嫉贤妒能,兄弟反目成仇酿的祸。(严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