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王叔和里籍再考

魏晋时期医学家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撰著《脉经》,是中医药界公认的历史文化名人。但由于《三国志·魏书》和《晋书》等均没有关于王叔和的记载,对其生平亦是正史无传、医史不详,目前其籍贯、生卒、身世等尚无定论。特别是关于王叔和的里籍,争议较多。历史上对王叔和里籍有山东、山西之争。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般学者多持王叔和为山西高平人的观点。邢德刚等认为,“他的家乡,是今天山西省高平县(现高平市)。生卒年月,大约在公元210~280年之间。”1988年,山东济宁朱承山首先撰文提出王叔和的籍贯为山东古高平的观点,具体地点在今天山东邹县西南的郭里集一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在王叔和生活的魏晋时期,现山西高平县还不叫“高平”,而叫泫氏县。当时的高平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一带。因此得出了“就时代而言,山东的高平与山西的高平不相连属,山东的高平早于山西的高平”。此后,80年代以后的文献大都将王叔和的里籍划归山东。
 
持王叔和为山西高平人的理由亦相当充分。第一个记载王叔和为山西高平人者是唐代的甘伯宗。甘伯宗在《名医传》中为王叔和作传的时候,王叔和已经去世几百年了。此时山东的古高平早已不存在,而山西的高平已存在三个朝代了(北魏即设置)。唐人为魏晋人作传,如果使用已废弃的地名,肯定会加上“古”“旧”之类的字眼,以区别于正在使用的相同地名,以免混乱。甘伯宗身为医史学家,为历代120位医家立传,显然不会犯此低级错误。
 
孤证不立是考古学、考据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在甘伯宗笔下的“高平”究竟是古地名还是今地名尚未盖棺定论时,就将王叔和的里籍划归山东高平,有失公允。在学术界就王叔和的里籍展开争论时,我们再看看第三方证据。前不久,笔者有幸得见湖北麻城市白果镇“药王冲”的《王氏族谱》,其中有关于王叔和生平里籍的大量信息。
 
《王氏族谱》始修于道光二年(1822年),由王氏族长王士毅之外甥蔡古松主持修订,光绪四年(1878年)由王氏族人补修,后分别于1917年、1943年再次补修、重刊。《王氏族谱·序》记载:“同里王氏自远祖叔和公,当五胡之乱,由泽州避地来楚”;《王氏族谱·卷一》记载:“叔和公,生卒未详,葬于老爷山,祖,西晋人也,世居山西泽州府高平县”。这正是高平是王叔和故里的另一有力佐证。
 
泽州,《辞海》注:“州、府名。隋开皇初改建州为泽州。治所在丹川(今山西省晋城东北)。唐贞观初移治于晋城,辖境相当今山西东南部沁水、阳城、晋城、高平、陵川等县地。”
 
在山西高平也有不少王叔和的相关记载。《高平县志·卷之五·古绩》:“王叔和药碾在王司村,今土窑石碾俱存”;《高平县志·卷之十四·艺术》:“晋王叔和,为太医令,博通经史,洞识修养之道,精诊切,纂岐伯华佗等书,撰《脉经》十卷、《脉诀》四卷、《脉赋》三卷,辨晰最详。张仲景作《伤寒论》,文字错简,迨叔和撰注编次,始成全书,见唐甘伯宗《名医传》,考住邑之王市村,今土窑、药碾犹存,辨见人物”;《高平县志·卷之十七·杂志》:“晋王叔和,《金匮玉函》八卷、《脉经》十卷、《脉诀》四卷、《脉赋》三卷、《孩子脉论》一卷、《脉诀机要》三卷、《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又《伤寒论卒病论》十卷、《金匮要略方》三卷”。
 
目前,更多的证据支持王叔和是山西高平人这一观点。特别是在素有“神农炎帝故里”之称的高平市,目前还保留有药王庙、石窟、石碾等众多与王叔和相关的遗迹遗存和故事传说。
 
王叔和“博好经方,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养生之道”,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入研究、挖掘整理王叔和中医药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刘润兰)

上一篇:读《痧证文献整理与刮痧现代研究》

下一篇:正确选用小儿推拿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