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按跷”一词出自《素问·金匮真言论篇》[1], 其言:“故冬不按跷, 春不鼽衄, 春不病颈项, 仲夏不病胸胁, 长夏不病洞泄寒中, 秋不病风疟, 冬不病痹厥, 飧泄而汗出也”。所谓“按跷”者, 乃气功、按摩、养身操等养生方法[2]。对于此段经文, 诸家解说各异, 众说纷云。笔者在研究中医养生学和生活方式医学的新进展之余, 潜心古籍, 归纳诸家观点, 从生活方式医学的新角度提出“冬不按跷”对养生的启示。
“冬不按跷”赞同说
1.冬日按跷, 精气外散张介宾[3]认为, 冬季“元气伏藏”, 若筋骨受扰, 则“精气泄越”, 四季虚羸, 至于重病。后世章虚谷[4]进一步提出, 由于“阴精”为“阳气之根”, 故“冬能藏精”的目的, 在于使“春阳”“和而不亢”。此说与经文下段“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相应, 前后互参, 文理得当。冬不按跷正是冬季养阴的体现。明代马莳[5]亦云:“圣人秋冬养收藏之道”, 在于“养阴气”, 强调人应顺应冬季凛冽之气而潜藏, 以顾护阴精, 祛病延年。因而从冬不按跷也可管窥《黄帝内经》“顺应天时、天人相应”的养生观念[6]之一隅。
2.冬日按跷, 阳气不收此观点为王冰等大部分医家所赞同, 如王冰在此段经文下注曰:“按, 谓按摩。跷……导引也”[1]。他以“春不鼽衄”为例, 认为若筋骨扰动, 则阳气上逆犯肺, 肺气通于鼻, 故为鼻衄。经文其余四句皆然。可见, 王冰所谓冬不按跷乃顾护阳气之举, 冬季阳气伏藏, 不宜导引而致阳气不收, 成为四时疾病的根源。对于此观点, 其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已明确指出“冬三月……无扰乎阳”的冬季养生原则, 并提出“早卧晚起”“去寒就温”的具体方法学指导。姚止庵在《素问经注节解》[7]中也强调:“导引之术, 本以却病延年, 而行之于冬, 反令四时生病何也?盖冬时……宜静不宜动……不可烦扰以动气也”。否则, “导引之术”“反令四时病”。养生之道应当顺从一年四季阳气的运行, 冬季阳气潜藏, 不得导引而妄动阳气, 使之不密不固而生百病也。可见, 姚止庵亦从扰动阳气的角度指出了导引的弊端。
“冬不按跷”存疑论
其一, 脱简说。《医学纲目》云:“其 (按跷) 上下必有脱简”[8]。李冶《敬斋古今黈》[9]亦云:“下 (冬不按跷) 必多有脱误”, 二者均认为该段经文有脱误, 上下语义不甚连贯, 于医理也不甚相符。其二, 训诂说。《内经考注》[10]从训诂学角度提出‘不’字为语气助词, 可忽略, 故本文实为“冬按跷”。其三, 语义说。《敬斋古今黈》指出:“四时之病”, 不会都由“冬月按跷”引起。他认为“四季导引”, 若至于“发泄”, 则易致病。故四季按跷当应适度, 务使汗泄。李冶之说, 虽因妄揣经义而为后人诟病, 然丹波元简在《素问识》[11]中评价恳切:“简按李说反似肆为臆说。然其理固不可掩。故备录此”。可见, 丹波元简亦赞成李冶冬日可按跷之说, 与当今医疗实践相合, 符合临床实际。
“冬不按跷”在中医养生学方面的启示
《黄帝内经》在多处提到善用导引按跷可以却病延年,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曰:“中央者……其治宜导引按蹻”。《黄帝内经太素》[12]也多次强调导引按跷之利:“故导引按跷……万病皆可用之”。既然古代文献中如此强调导引按跷对维持健康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性, 又何以禁用于冬日, 不惟不可却疾, 反有杀身之祸哉?笔者从以下3个方面阐发“冬不按跷”中隐含的中医养生学智慧。
首先, “冬不按跷”强调冬季封藏肾精的重要性。结合《黄帝内经》上下条文分析可知, “冬不按跷”一句是在强调藏精勿泄的语境中提出的, 该段中心是“精者, 身之本”。冬季的剧烈运动会使阴精耗散, 身之本不固而生百病[13]。肾应冬, 主蛰, 冬气封藏, 肾精宜藏不宜泄, 宜养不宜耗。冬季应该在精神起居方面时时顾护肾气, 保养肾精, 收摄养生[14]。保护肾精肾气不外泄乃中医养生之根本, 合理适度按跷是中医养生的基本手段。正如章虚谷所言:“若其病之变化, 又当随宜而治, 不可拘执冬不按跷”[4]。
其次, “冬日按跷”是对《黄帝内经》动静结合, 反对“久坐”“久卧”养生观的一个有力阐发[15]。以按跷为代表的中医形体锻炼使“经脉通行不止、环周不休”, 精神愉悦, 有很好的缓解疲劳作用[16]。按跷虽以动为主, 但动中求静, 符合《黄帝内经》对冬季养生以静养为主的要求和主旨。所谓动以养形, 静以养神, 动静相宜, 方能“形与神俱”[17]。现代人营养过剩, 饮食不规律, 运动消耗不足, 尤其是在冬季, 这些代谢综合征的生活方式缺陷尤其明显, 符合《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所述“其民食杂而不劳”的生活特点, 故而冬季适时的按跷更有利于却病延年, 亦是中医养生学的生动体现。同时, 《黄帝内经》亦强调静养。
再次, “冬日按跷”通过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达到形神俱养的健康长寿境界。冬日腠理紧闭, 阳气沉潜, 适当的导引按跷可以鼓动部分卫阳到体表温煦皮毛肌肉, 促进营卫精气流动, 引导阳气在周身运动, 起到扶助正气的效用[18,19], 达到《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述的“形体不敝, 精神不散, 亦可以百数”的健康长寿境界。
从中医养生学到生活方式医学的升华
1.按跷在中医养生中的实践按跷作为一种中医养生方法, 内涵是导引行气, 需在潜意识层面高度入静, 进而实现自我放松状态达到禅定境界。按跷的3种主要方法是调心、调息和调身[20]。现代运动强调大汗淋漓才能达到运动效果[[21]], 这会使得腠理过度开泄, 汗出伤阳而致百病丛生。按跷调身则以微微汗出为宜, 勿泄阳气, 勿扰阴精, 阴精藏于内, 阳气固于外, 人体处于放松状态, 形神合一, 收到“骨正筋柔, 气血以流”的功效[22]。八段锦、五禽戏等即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导引按跷实践。调摄心神更是体现了《黄帝内经》形神俱养的养生原则, 符合当今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23]。当今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老年人精气衰弱, 机体功能减退, 特别是冬季阳气不升, 气血不畅, 更需要通过适当的导引来强身健体[24]。导引按跷等养生方法没有难度很大的动作, 特别适合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练习, 并且四季均应持之以恒[25]。
2.按跷在生活方式医学中的展望近年来, 美国健康倡导组织True Health Initiative (THI) 提出了生活方式医学 (lifestyle medicine) 的新概念, 即将生活方式融入现代医学, 汇集健康相关领域科学证据的一种新医学模式, 既能够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 又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26]], 包括营养、运动、压力管理以及环境4个方面[27]。而近来在中医药界重新强调的中医养生学正是生活方式医学的具体实践, “冬不按跷”更是从健康运动的方面为此医学模式提供了借鉴意义。
“冬不按跷”强调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 避免不适时的剧烈运动和大量出汗。这与生活方式医学模式所提倡的现代合理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相吻合。因此, 强调“冬不按跷”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研究以及实现健康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邵婧怡 施侠威 张怀波 金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