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史上有许多以廉价药物看病的故事。南宋叶梦得在《消暑录话》中记载了一个用大蒜救命的故事。《消暑录话》载:“崇宁己酉岁余为书局时,一养仆为驰马至局中,忽仆地,气即绝,急以五苓大顺散等灌之,皆不验。已逾时,同舍王相使取大蒜、一握道上热土杂研烂,以新水和之,滤去滓,划其齿灌之,有顷即苏,至暮此仆度中,余御而归。乃知药病相对有如此者。此方本徐州沛县城门忽有板书钉其上,或传神仙欲以救人者,沈存中、王圣美皆著其说,而余亲验之。”
这段话的粗心是,一个家丁骑马而至忽然倒地气绝,用五苓散等救治没有效果。一个王姓人用热土沾水包着大蒜,将蒜砸烂后以其汁灌入家丁口中,一会家丁就苏醒过来,待黄昏就(能够行走)将其带回了家。作者发出了“乃知药病相对有如此者”的慨叹。作者的慨叹在于药无贵贱之分,药对其症者就是好药,能开出这种药的医师就是有水平、有医德的好医师。叶梦得最终还说,这个办法不只被悬挂在沛县城门上,他自己也亲身进行了验证。
中医考究天人合一、辨证施治,就是注重人、时、事的一致与有机结合。尽管患相同症状,但因个人体质及饮食等方面的差异,医师给开的药方也可能不一样。诚如古代一医师所以为的“古方施之富有人多验,贫下人多不验”,而“俗方施之贫下人多验,富有人多不验”。这都是由个人体质差异及饮食习惯不同造成的。(山东 韦钦国)
白茅根
叶子形状如长矛,
芽花和根都是药。
谁人不识白茅根,
农家孩子嘴里嚼。
春秋采挖晒干用,
除去须根及叶鞘。
切段生用或炒炭,
凉血止血又利尿。
白茅根花配石膏,
清热生津除烦恼。
小便出血煎根汤,
配车前子治血尿。
茅根竹蔗猪骨煲,
润肺消滞靓汤肴。
茅根甘蔗胡萝卜,
煮茶泻火止渴妙。
(安徽 毛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