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学治未病 从五方面看已病与未病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广泛指导人类对疾病的预防、养生、康复与治疗。但是对于其内涵如何界定,决定着这一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黄帝内经》的标准来看,未来即将发生的疾病叫“未病”。这个“未病”的原因,正在当下发挥着作用。
 
笔者认为,“未病”从时间上看,包括外感六淫后的潜伏期,饮食劳倦等内伤导致生理向病理转化的渐变期,以及心理异常向机体传导压力的演变期;从空间上看,包括已病部位即将传导的未病部位、组织、脏器等。60%~70%的心理与心身疾病早期都属于心理已病、生理未病之状态,因此心理治疗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五方面看已病与未病
 
心理疾病
 
现代人很难做到“精神内守”了,失眠、多梦、焦虑、烦躁、抑郁甚至人格分裂,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一个人虽然周身不适,但检查其生物学指标大多在正常范围内,这是已病还是未病呢?从《黄帝内经》中上古圣人的标准看,做不到“精神内守”,就是“已病”;从心理学诊断看,有的已病,有的未病;从生物学诊断看,则为无病。
 
因此,对于心理疾病来讲,“已病”与“未病”都需要治理。心理上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会影响两个方面,既会影响心身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会影响生活方式。比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以及大部分肿瘤等。这些因当下心理异常而导致未来即将发生的病,从心理学上看是“已病”,从生物学上看是“未病”。因此,治疗这些“未病”,就是在心理学上治“已病”。
 
心身疾病与代谢性疾病
 
古人宁静的内心,引导身体与生活、与日月同升降出入;饮食五味与自然供给的食物相和谐。而现代工作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压力加大,也常常欲望过度。当欲望大于自身能力时,当供给大于自身代谢时,心身疾病、代谢疾病随之而来。现代生活方式病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尿酸、低睡眠等“四高一低”接踵而至。
 
关于代谢性疾病,当生物学检测指标正常时,其实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往往是异常的,是心理“已病”而生理“未病”;等到生物学检测指标出现异常时,则属于心身俱病,此时再去治疗就已经晚了一步。因此,心理治疗对于心身疾病、代谢性疾病而言都属于“治未病”范畴。
 
外感后是否发病
 
外感疾病,中医学从病因上看是外感六淫,西医叫病毒细菌微生物感染。感染后,有发病者,也有不发病者;有早发病者,亦有晚发病者。中医学对发不发病有进一步的认识。邪就是外感六淫,气就是正气,即免疫力。正气足到“邪不可干”,自然不会发病。为邪所干,伤到正气,虚到“邪气可干”时,就会发病。从“邪不可干”到“邪气可干”之间的正气衰损过程,就是发病之前的潜伏期,所谓“未病”,即病未显发阶段。而扶正祛邪达到“邪不可干”的程度时,就不会发病。所以上古圣人教我们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因此,外感六淫后是否会出现“未病”状态,要看人体正气水平。而维护其不发病的水平,就是中医主动干预的过程,就是扶正祛邪的过程,就是治未病的过程。
 
整体与局部
 
《黄帝内经》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已病的局部,会逐步沿着边沿扩散到周边,或者顺着血管、淋巴、神经通路,影响到更远的部位、组织、器官等。因此在临床治疗上,要治疗“已病”与“未病”相结合,或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治未病是不能仅仅从预防、从养生角度来看的。对于疾病发生发展来说,未病已病兼治,防未病之区域与治已病之所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上病下治,内病外治等,都可纳入治未病范畴来综合运用。
 
因果角度
 
一切疾病都有因,发病则为果。未得病之前,属于发展过程,病理变化隐形在道上。从因、道、果三阶段上,在因位下手,在道上阻断,都属于“治未病”。只有在果上下手,才叫治“已病”。心理调节,对于心身疾病、生活方式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都属于在“因”位着手的治疗。改变起居、生活、工作方式,节制饮食,控制情绪,适度运动,陶冶性情,包括中医养生、调理等,都属于从“道”上扭转疾病发展的方法,即治未病。已病防变,防继发性病变及加重病情,也是治未病。
 
从生物学角度看,在因上、道上预防、阻断,都叫“治未病”,在果上治疗叫治“已病”;治已病时,还需“治未病”相配合。既然因、道位治疗都叫“治未病”,那中医心理学就是最理想的“治未病”。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言:“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治神与知养身,是真正的“治未病”。
 
治病当蕴含心理治疗
 
好的医生往往也是一位好的心理医生。从中医的诊治过程就会发现中医心理学的奥妙。
 
第一步:获取信息
 
通常一位患者进入诊室,中医大夫通过察言观色听声,就已经知道许多信息。比如听声音就知道宗气虚实,看肤色就知道气血盛衰,看走路就知道四肢乃至病变部位,看精神面貌就知道睡眠状态,再看看舌苔就知道消化与排便情况。直观的收集信息能力,是一个中医大夫诊断经验与水平的体现。
 
第二步:镇静患者
 
中医大夫把脉的过程,通常凝心静气,患者也会随之而平静下来,因此起到镇静的作用。对于焦躁不安的患者,这一步大有益处。
 
第三步:倾听患者
 
把完脉以后,中医大夫一般会看一下患者舌苔,接下来就是书写处方。缓慢的书写过程中,患者通常会迫不及待地倾述病情。大夫边记录边聆听,不时点头,偶尔询问,促进了医患情感交流与互动,医生还获得了更多信息。
 
第四步:讲解病情,获得患者信任
 
根据察言观色、脉象舌象,结合问诊,大夫就把综合的病情用专业的语言反馈给患者,进而使患者对大夫产生信任感,对治疗产生信心和期待。
 
第五步:医嘱中有心理暗示
 
中医大夫一般会告诉患者服药后会产生什么效果,以及在生活、工作、情感诸多方面的宜忌,尤其是针对引发疾病的心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心理暗示作用。
 
可以说,镇静、倾听、获得信任、心理暗示四个步骤,都是在做心理治疗,再加上药方调理,实现了身心共治,效果必然显著。这是患者和有温度的医生的关系,而不是患者与没有温度的检验检查设备的关系。这也是人文关怀在疾病诊疗中不可替代的原因。(王友智)

上一篇:中医方剂中药味之间的相互制约

下一篇:中医三阴三阳概念 六气与脏腑经脉关系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