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是中医学的灵魂。辨证思想来源于《内经》,但是真正的辨证论治则始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书。《伤寒论》提倡六经辨证,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对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思维特色,辨证论治的内涵由此奠定基础。
《伤寒论》六经辨证由来
六经辨证来源于《内经》,《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内经》六经辨证是以日数为凭,缺乏对临床实际情况的了解。《伤寒论》六经辨证以脉证为凭,对病人的病情四诊合参,得出诊疗方法。将中医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
《伤寒论》六经辨证内容
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用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热病的先河,虽外感立论,但也适用于杂病。《伤寒论》对病人病情做综合分析,根据人体正气的强弱、邪气的盛衰、病位的深浅、病势的进退,对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脉证以及变证、类似证进行分析论治。认为三阳病多表现为热证、实证;三阴病多表现为寒证、虚证。太阳病为病邪在表,阳明病相对在里,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为病邪相对偏里,一般出现虚寒、阴盛阳衰、厥热胜复以及寒热错杂等证,总结了疾病传变的一般规律。指出病程变化多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伤寒论》创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经过了千年的临床检验可以说是中医学论著中的瑰宝,以后的很多论治体系形成、发展均受益于六经论治,值得深入研究探讨。本文根据太阳经辨证治疗疾病,试举二例抛砖引玉。
太阳经辨证案例
表虚自汗证
赵某,男,32岁,公务员。2012年12月17日初诊。病人自诉已经感冒半月,恶寒恶风,发热38~39℃,乏力自汗,无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胸片无异常发现,曾在某省级医院静脉滴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无效。西医诊断:感冒,中医诊断:感冒(风寒证)。给予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桂枝汤加减。
12月20日二诊,自诉服药后恶寒恶风症状明显减轻,体温逐渐下降37℃左右,乏力自汗改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效不更方,继服前方3剂,恶寒恶风、乏力自汗症状消失,体温平稳36.5℃,嘱慎起居,避风寒。
按:该病人感受风寒之邪,致营卫失和,卫外不固,津液外泄故自汗;卫阳失温,致恶寒恶风;得病日久,耗气伤血故乏力。《伤寒论》中有“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病人身体非常虚弱,已经有自汗,因此没有喝热稀粥及温覆取汗。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黄芪、陈皮、山药、白术益气固表、敛汗,酸枣仁养血安神,入阴和营。该方切中病机,疏补并重而收良效。
无名高热证
刘某,女,61岁。因发热2年于2014年8月29日来就诊。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每日发作2~3次,温度37~38℃,曾去北京协和医院诊治,诊断不详,疗效不显著。余仔细询问病情,发现病人每次发热均伴有微汗,《伤寒论》中有:“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予桂枝汤加味。
9月5日病人复诊告知服药后病情略见减轻,继服前方7剂,诸症消失。嘱其家属观察病情变化情况随时告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