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敦煌古遗书法藏“不知名医方”角药配伍研究

方剂中药物的使用有单味药用(如单行)、两味药配伍即对药(如相须、相使为用),同时还有特定的三味药配伍即角药,角药在方剂配伍功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临床用途。本文研究内容源于敦煌古遗书[1]法藏“不知名医方”,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文卷编号为“P”,因其无书名标题,定名为不知名医方。传世方共545方,其组方配伍法度严谨,寓意深刻,并重视八法的复合应用,如攻补并用、汗下并用、温清并用等,以适应疾病的复杂病机。本研究从角药层面对法藏“不知名医方”传世医方进行研究,通过诸方角药特殊配伍规律以诠释诸方“合群妙用”的配伍特点,为临床应用敦煌古遗书方剂提供谴方用药思路。
 
敦煌古遗书法藏“不知名医方”概况
敦煌古遗书法藏“不知名医方”传世方共545方,其中,《不知名医方第六种》(P.2882)全卷无书名标题,首尾均缺,共存153行文字,记载各类病症药方共42方;《不知名医方第七种》(P.3144)全卷亦无书名标题,首尾均缺,共存32行文字,记载赤眼、天行、大小便不通等药方共13方;《不知名医方第八种》(P.3201)全卷亦无书名标题,首尾均缺,共存60行文字,记载脚气、心痛及疟病药方共19方;《不知名医方第九种》(P.3596)全卷亦无书名标题,首尾均缺,共存247行文字,记载内、外、妇、儿、五官等药方共212方;《不知名医方第十种》(P.3930)全卷亦无书名标题,首尾均缺,存15个半页,共存187行文字,记载产病、五官等药方共187方;《不知名医方第十四种》(P.5549)全卷亦无书名标题,首尾均缺,正、背两面书写,均为医方著作,原文较多,今仅存正面3行文字,背面4行文字,无复方。《不知名医方第十六种》(P.2662)全卷亦无书名标题,首尾均缺,共存111行文字,记载产病、黄病、天行热病、咽喉病等药方共61方;《不知名医方第二十种》(P.3885)全卷亦无书名标题,首尾均缺,共存27行文字,记载髓病、赤眼病、天行热病等药方共11方;法藏不知名医方8卷,在古医籍迹簿录均未见记载,据考证[1]均为唐时期写本,与传世医书无类同。本文就其主治、症状、药方完整者以“角药”配伍的角度进行研究。
 
角药的内涵
角药[2]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辨证论治为前提,针对病因病机,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归经引经及七情为配伍原则,将3种药物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用药配伍形式。3味药或为方剂主要组成部位,或为次药融入全方,或单独成方,其核心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的“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从而形成“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角药组方。其特点:相互辅助、相互制约、相互激发而达到相辅相成、减毒增效之功,可提高临床辨证用药的精准性、合理性、科学性及实用性,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对临床辨证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敦煌古医方中的角药配伍精妙,组药灵活,彰显以奇制胜及七情和合深层次的配伍意义。
 
敦煌古遗书法藏“不知名医方”角药研究
1.《不知名医方第六种》(P.2882)
1.1 巴豆+干姜+大黄
原文:“巴豆仁五百粒,熬令发熟,去心中膜;干姜三两;大黄三两”[1]。三药具有温经止痛、活血化瘀、通腑导滞的作用。巴豆和大黄相配则开通闭塞、利水谷道、泻下攻积、逐瘀通经;巴豆、大黄干姜回阳通脉、通腑导滞。三药形成角药,相配辛开苦降,消补并用,攻补兼施,相反相成,相激相制,斡旋气机,化瘀通络,通腑导滞,且“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本草求真》),防巴豆和大黄通泻太过。本方用于治疗“觉心腹刺痛,烦冤困苦,取吐不得,求利不得,手脚逆冷,唇口焦然,过久不通,或堪致死,有如此,催急用此方”[1]。
 
1.2 黄芪+磁石+肉苁蓉
原文:“黄芪十二分;磁石四大两,引针者,捣碎,绵裹;肉苁蓉二大两”[1]。具有温肾壮阳、滋肾填精作用。《黄帝内经》云:“气大衰而不起不用”;《诸病源候论·虚劳阴痿候》云:“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痿弱也”。故无火者宜温,黄芪肉苁蓉配伍补气益精,温肾壮阳,相互促进,补气益血,壮阳益精。黄芪肉苁蓉、磁石三药配伍,寒温相拥,多脏兼顾、温而不燥,补而不峻。甘咸相合,能补能和,能缓能得,共达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平肝潜阳、纳气平喘、补气益精之功。本方用于治疗“冬初之后腰肾多冷,阳事不举,腹肋有气,久而不补,颜容渐疲,宜服此者”[1]。
 
1.3 人参+干姜+橘皮
原文:“人参一两;干姜一两;橘皮一两;甘草一两”[1]。具有温胃散寒、理气调中、益气健脾之功效。本方用于治疗以运化无权,中焦阳虚,脾胃虚寒,升降无力,脾虚满常与脾虚不运,易生气虚、气滞为主要病机的病证。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益气健脾,二药相配,人参益气助阳,使干姜破阴回阳之力更加,如《医学启源》载:“橘皮,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防干姜守而不走、滞而不行之弊。共达《本草拾遗》中“去气调中”之功。且人参补气生津之效,亦防干姜燥烈太过而伤胃阴。三药相配行辛开苦降、湿浊得除、补脾和胃、散寒调中、燥湿理气之功。故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吐,或湿浊中阻所致胸闷、纳呆、便溏。“治一切气兼不下食者方”[1]。此方名为“理中丸”,和张仲景的理中丸同名而异方。张仲景之理中丸橘皮为白术,两方功效相近。
 
1.4 生干地黄+黄芪+菟丝子
原文:“地骨白皮三两;生干地黄三两,江宁;牛膝三两,河内;枳壳三两,灸,高州;覆盆子三两,华山;黄芪三两,原州;五味子二两;桃仁四两,微煎之,去皮,以鹿角锥于瓮碗中研之,如膏,如粉;菟丝子四两,潞州,以清姜酒浸三宿,去酒,叶捣之,筛下;蒺藜子四两,澜州,捣去尖,簸去土草,然后称之”[1],名为三等丸方。三药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补肾益肝,健脾益气,补肾填精。其主要治疗以脾肾两虚、气血不足、髓海失养为主要病机的病证。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云:“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热气妄行,寒乃复,霜不时降,善忘”。另如《灵枢·海论》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因此,黄芪、菟丝子配伍健脾补肾,固精益肝。又因黄芪归脾、肺、肝、肾,先后天同补,助菟丝子补肾益元。先天又温煦后天,两药相伍,相得益彰。干地黄助菟丝子益阴,正如《本草纲目》载:“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三药形成角药,气血同调,阴阳互求,既可补阳气,又可益精血,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共奏健脾益气、补肾填精之效。另如《圣济总录·鬓发门》曰:“足少阳血气盛则发美”。故用于“疗丈夫腰膝冷疼,脚气,痃癖,疝气,一切风蛊,邪气,鬼魅,瘟瘴,时气,疟,痢,少精,宽肠,余沥,盗汗,痒湿,少心力,健忘。鬓发先黑者,服后,但加黑乌润。已黄者,服六十日变黑。若已白者,一如漆。坚牙齿,益筋力,四时常服三等丸方”[1]。
 
2.《不知名医方第七种》
(P.3144)的黄芪+牛膝+鹿角屑原文:“人参三两;防风三两;黄芪五两;慈毛六两;桂心三两;牛膝六两;枳壳三两,灸;蒺藜子半升;桃仁半升;石斛半升;肉苁蓉四两;独活三两;天门冬四两;茯苓三两;生姜三两;生干地黄五两;鹿角屑五两”[1]。三药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健脾益气,温补脾肾,填精益髓。其主要治疗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的病证,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虚劳》云:“然以后天为急”,黄芪、鹿角屑二药配伍补益脾肾,益气温阳,补肾阳、生精血,脾肾交补。如《医宗必读》所云:“大虚之证,法当大温大补”;“气血俱要,而补气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而益下焦,三药皆为固本之药,使阴阳互求,气血共生,共奏温补肝肾、益精养血、温补脾肾之功。故用于“疗积年多冷,日久风劳,饮食不佳,阳道微弱,长服益智补髓身轻,积冷自除,风劳日退,用牛膝酒疗,大验”[1]。
 
3.《不知名医方第八种》(P.3201)
3.1 半夏+生姜+独活
原文:“半夏六两,汤洗去滑;生姜六两;犀角二两半;独活二两;青木香一两半;吴茱萸三两;茯苓三两;汉防己二两;射干二两;橘皮一两半;杏仁六十枚,去皮切;贝齿五枚,烧碎;乌梅七枚”[1]。三药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温阳散寒,祛风除湿,培土制水,降逆平冲。其以阳虚寒逆、水饮内动为主要病机。正如《灵素节注类编》言:“肾之积也……皆下焦阳虚,阴邪郁闭故也”,而《本草》云:“独活,能散脚气,化奔豚”,《本草经疏》云:“肾经为风寒乘虚客之,则成奔豚,此药本入足少阴,故治奔豚”。半夏、独活二药温中降逆,补虚化饮,散寒止呕,生姜且制半夏解毒之功,助半夏除湿消痞,温中降逆。三药相配,升降相依,表里相合,攻补兼施,共达祛风除、痛痹止痛、温阳散寒、培土制水、降逆平冲之效。故用于“疗脚气毒发冲心,急闷,呕逆吐沫,遍身痹满,气奔喘者,独活半夏汤方”[1]。
 
3.2 人参+紫苏茎+青木香
原文:“茯苓二两;人参二两;青木香一两;大槟榔七枚,皮切,子碎;紫苏茎叶两;生姜三两,去皮”[1]。三药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扶正补虚,补脾益气,祛湿活络。其主要治疗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痹阻经络。《诸病源候论·风身体手足不随候》曰:“手足不随者……脾主一身之肌肉……以养身体四肢。脾气弱,即肌肉虚……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清代郑寿权言:“法宜大辛,大甘,以守中复阳,中宫阳复,输转正常,则痿证可立瘳矣”。《素问·痿论》云:“治痿独取阳明”,人参补一身之气,逆转乾坤;紫苏,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功能散寒理气和营。人参、紫苏二药健脾祛湿,益气助阳,《本经逢原》云:“青木香,辛苦微寒,无毒。苦寒香细,入足少阴。善降阴气上逆,故治风湿”。因此,三药共达扶正补虚、补脾益气、祛湿活络之效。故用于“疗脚弱久不能立,面目黄食不下方”[1]。
 
4.《不知名医方第九种》(P.3596)
4.1 黄连+瓜蒌根+生地黄
原文:“黄连瓜蒌根捣为末,牛乳、生地黄汁分和为丸,食后服三十九丸”[1]。三药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清热润燥,养阴生津。其主要治疗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方中瓜蒌根能够荡涤胸中郁热,生津止渴,《本草纲目》言:“栝楼根,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润枯,微苦降火,甘不伤胃”;生地黄滋阴凉血,李杲曰:“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心热,能益肾水而治血”。瓜蒌根、生地黄二者为养阴要药。黄连燥湿开郁,解渴除烦,《本草新编》载其“可升可降,阴也,无毒。入心与胞络。最泻火,亦能入肝。大约同引经之药,俱能入之,而入心,尤专经也。止吐利吞酸,善解口渴”。三药相合清补相伍,补泻兼施,共达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效,为治疗消渴病角药之佳配。
 
4.2 麻黄+干葛+葱白
原文:“麻黄去节,三两;干葛二两,湿者用五两;小麦一升;葱白一握,留须去渍;豉一升”[1]。三药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辛温解表,升津舒筋,疏经通络。其主要治疗风寒束表、太阳经输不利。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葱白“通上焦之阳,下交于肾”(《金匮要略》),辛温发散,散寒除闭,宣通上下。《本草纲目》言:“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二者配伍,葱白得麻黄可透营达卫,麻黄得葱白可增强发汗解表之功。葛根辛凉以升津舒筋。诸药相合,寒热并用,散通相宜,以辛温解表,升津舒筋,疏经通络。故用于“疗伤寒,非头痛脉快,即是时气。世人病多是伤寒。三日内发汗,四日内须吐,五日后须利。三日内取汤方”[1]。
 
4.3 当归+桑寄生+白胶
原文:“当归;寄生;白胶各等份,煮汁饮,差”[1]。三药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以求气血同补、肝肾同调,亦达祛瘀生新之效。其主要治疗以元气虚乏,精血不足为主要病机的病证。《傅青主女科·妊娠》云:“是补后天之脾,正所以补先天之肾也;补先后二天之脾与肾,正所以固胞胎之气与血。脾肾可不均补乎!方用安奠二天汤”。当归,味甘而重,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为补血第一药,阿胶,味甘,平。补命门水火,温煦督脉,《神农本草经》云:“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女子下血。安胎”。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本草再新》云:“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三者配伍气血同补、肝肾同调,亦达祛瘀生新之效。肝脾肾并补,各有其长,互促其能治疗妇人损娠。
 
小结
总之,角药配伍理论渊源流长,其义理深奥,规矩绳尺。经中医学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其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临床方剂配伍规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角药[4]为3味中药组合应用,其用药精炼,构思巧妙,药力集中,治病力专,药效叠加,疗效卓著。角药是在中医方剂阴阳配伍基础上的融会贯通,是“通变烛微”诊治疾病在方药上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探索角药的理论基础,熟悉角药的临床应用,有利于剖析方剂配伍的精髓;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对药味较多的传统方剂之角药部分进行有目的取舍,一则使临床执简驭繁,减毒增效且有灵活的权宜变化,二则也是传统方剂“一方多法”“辨证精准”“依法选药”“法随证立”,有的放矢。当然,角药的药物作用机制还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以期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使角药的配伍更加细致化、具体化,更适应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继兴.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35-623
[2]闫军堂,刘晓倩,马小娜,等.经方中“角药”的配伍应用特点.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2):364-366
[3]杨聪聪,司国民.浅析“角药”理论及其现代临床应用.中医药导报,2017,23(7):13-15
[4]邝梓君,汤顺莉,陈国铭,等.论《伤寒论》下法中角药的运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2279-2281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虎峻瑞 段永强

上一篇:中医学对风邪发病原理及治疗的认识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