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学对风邪发病原理及治疗的认识

刍议风邪发病原理及治疗
 
《庄子》《黄帝内经》等对气、风的论述,为风邪致病原理理论奠定了基础。后世医家本于经旨又有不少阐发,使中医学对风的概念、分类、致病特点、治则治法等方面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创新发展。本文就中医学对风邪发病原理及治疗的认识,略述于下,以飨同行。
 
风的定义
风,空中气的流动是为风,是空气这种物质的动所产生的推动力量,是空间气的运动所产生的作用。明确“风”的定义前,需明白“气”的定义。《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通天下一气耳”。即,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宇宙间万物都由“一气”所构成,也阐明了宇宙万物之间是以“气”为中介的作用而普遍联系的。
 
天地间唯有一气,阴阳是气的两端作用,且唯有此两端作用。阴和阳都不是物质,阴和阳是气的两种存在形式。我们把气当中宁静内收的部分称为阴之气,气当中运动外发的部分称为阳之气。万物阴成形,因阴而成形,成形则可被六识所辨认。无限接近无形无体,但不是完全无形体,若是完全无形体,那是不存在的,万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形”,不过是能不能被他物所模拟出来的差别。无限接近无形,意思是说,这一立方厘米空间的亿万物质也是阴阳合体。存在于微小空间的亿万物质以一种另类的“形”式存在,这个“形”式不能被人的六识所模拟捕捉到,但它仍以气的形式存在。
 
总之,风本身不是什么物质,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风,气的运动态。气为体,风为用。
 
风的形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天气本为一气,由五行将其化为风热燥湿寒,即天有五行化五气。地气本为一气,由五行将其化为五味,即地有五行化五味。天地气交就是气味相投。《素问·六节藏象论》载:“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具体过程如下: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通过心肺分别到达五脏,即风入肝、热入心之类。五味入口,藏于肠胃,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等(这个先是先于其他四味的意思)。风为天气,可以看作父,酸为地味,可以看作母,风父酸母合和生肝木,木是肝的象。其他四脏也如此论。酸味和风气在肝内和合,苦味和热气在心内和合,和合就是“结婚”的意思,和合则有子,这个气味之子既不是五气也不是五味,这个子也有五性,命名为木火土金水,即五行。因为木是在肝内生成,可以说肝生木;木之父为风,可以说风生木;木之母为酸,同样可以说酸生木。这个气味和合之子即五行,通俗讲就是气血津液,至此这个气血津液才能为人体所用。总之天气和地味合和生化人体气血津液,来濡养人体五脏,使之各尽其职。天之五气不停止的加给这个生命,如果人所储备的五味不足以收纳五气,则五气就会在体内多余,多余就可以为邪害人,此为外感病的发病原理,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气候条件下,有人感冒而有人不感冒的原因。同理,如果五味过多,而五气不足,那么多余的五味就为邪,此为内伤,所谓膏粱厚味。若不加强运动锻炼来增加和天气交流,就会内伤的原理。所以,五味补五脏就是五味伏五气而生五行,五味伤五脏就是五味不伏五气而五行不生。如人所储备的酸味不足以收纳风气,风气就会在体内多余,多余即可为邪,此为外风形成的原理;如果酸味过多,而风气不足,那么多余的酸味就为邪,此为内风形成的原理。
 
风邪的阴阳属性
风为气的运动态。物质只有阴阳两种,即阴物与阳物。如果非要和风拉近关系,就是水火。水为阴物,火为阳物。阴阳转化的过程换言之就是水火的交易。交易的流程,我们称为风。或者说,风是流动的水火。古今所谓风为阳(邪),是片面的。如,当我们坐在室内,开启风扇,会感觉凉快,实际上,室内温度并没有降低,为什么感觉凉爽了呢?是因为风中有水的缘故。我们看那海中的浪花,正是水火交易的形式。所以风邪具有阴、阳属性[1,2],非单纯地为阳邪。
 
风的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万物既成,始动谓之“风”,风不但是百病之始,更是万物长之先。万物有象,风为万象之先始。风与春同气,在人体,与肝胆同气,肝为风藏,胆为风腑。天地万物气运,从风开始。风为首领,血为长养,风领导气运,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血是一对“夫妻”,出入相随,而风又是气的先锋,这是风气血三者的层次关系。风的作用是“生发”,不负责长养,长养依靠血。风引气行,气引血行。临床所谓“供血”,实质是“血为气供养”。有人头晕胀满,检查发现“供血不足”,原因在于气血不相随,气势汹汹而上,却把血远远甩后了。《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章虚谷说:“诸邪伤人,风为领袖”。诸多疾病,都因风而起,风为百病之先导。张景岳说:“风之始入,自浅而深,至其变化,乃为他病,故为百病之长”。风为邪首,病无不因风而起,风之为害,百病始生。风领着气(火)行,“火”到之处即是风到之处。人体若某处见疮疡等热郁之象,则说明气郁,风不能疏导气运。总之,风的作用为领着气运。
 
外风不能凭空进入人体,必须是循路而来。如,用一块塑料纸可以挡住风进入,却不可以挡住寒邪隔着塑料纸把人冻伤。若外风可以入人体内,如风寒犯肺,难道一阵冷风就伤到五脏?就等同于一个外感就中脏腑了。诚如“风善行而数变”,一个“善”字就概括了风邪致病的特点,即把来路与去路早已选好。
 
风的治则
若要动作息,只须息风便可,所谓“蛇无头不行”。天干甲乙配风木,甲乙配人体,甲为头,乙为肩,头肩不伸展,人不能行动。因此,卧为息风,风息了,人就休动了。风息在哪里,气就息在哪里,从而血就息在哪里。风生于肝胆,若要风息,必也息风于肝胆,于是气息于肝胆,血也自然息止于肝胆,《黄帝内经》所谓“人卧则血归于肝”。根据外风、内风形成的机理,其治则可明了。人体酸味不足,不能收纳风气,风气就会在体内多余,此为外风,所以治疗外风病症,只需增加酸味即可,如辛温解表的桂枝汤中的白芍,其养肝柔肝,则多余的外风入肝,与酸味和合,以达到治疗外风的目的;如果酸味过多,而风气不足,此为内风,如过食酸味,“酸敛”使肝气无法正常敷布,进而导致肝木不能正常疏脾土,以致胃酸。治疗内风病症,针对“五味过多而五气不足”,即补脾气,增加脾之运化进而增加气的产生,以使五味伏五气,如痛泻要方,白术健脾补脾气,防风疏肝,白芍养肝柔肝,使酸味与风气入肝,从而生木。临床关于中风病的治疗,先要正确把握风的概念,风是事物由静(寒)至动的阶段,火是速动的阶段。中风患者肢体甚至全体不能活动,是静而不动,是风(木)性缺或失,中风的本意是中于“风缺失”这个状态,所以不是风邪为患,而是风的缺失为患。临床绝不可使用所谓向外祛风疗法,应把风气向体内赶。如何才能强木,酸来收伏风,即可生木。而患者饮食营养摄入充分,酸味不缺,为何不能伏风呢?原因是酸不到位。
 
病案举例
患者某,女,1岁半。因“反复腹泻1月”于2017年12月5日来诊。患儿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呈黄色,5~6次/d,稀糊状,无臭,无黏液及血丝。在当地医院予“炎琥宁”等药物静滴,口服“思密达”止泻、“妈咪爱”调节肠道菌群等后腹泻稍减轻,但停服“思密达”后腹泻如故。曾转展于多家医院,效果欠佳,遂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寻求中医治疗。来诊时症见:大便日解3~4次,水样,色淡黄无臭,夹未消化饮食,纳差,形体肥胖,肌肉不实,面白神疲,口干索饮,舌淡边有齿痕,指纹淡红略滞。西医诊断:迁延性腹泻。中医诊断:泄泻(脾虚夹湿型)。处方以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防风3g,藿香2g,党参10g,黄芪10g,白芍2g,炒白术5g,陈皮2g,茯苓3g,枳壳2g,炙甘草2g。5剂,上药以水1碗,煎煮至半碗,分两次温服。
 
药进3剂后患儿精神好转,腹泻次数明显减少,日解1~2次,质稠,胃纳增加,无口干。
 
按:患儿反复难愈,来诊时一派脾虚湿困之象。由于肝木不能正常疏脾土,导致脾失运化、脾虚,所以治疗上应疏肝健脾为主,方选四君子汤健脾补脾以促脾运,痛泻要方中白芍养肝柔肝,防风疏肝,两方合用使气生肝疏,酸味与风气入肝生木而养五脏,腹泻症状得解。
 
小结
黄帝内经》对风的定义、风的形成、风的致病特点及风的治则都有详细论述。我们对风的认识清楚、正确了,然后在理论指导下治疗,会事半功倍。本文重新认识了中医对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而且对深入研究风学理论,探索风邪致病规律,防风治风,提高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治疗水平,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刘生,司远,张昱.“风入脏腑”病机理论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4):1258-1260
[2]翁逸群,包素珍.《黄帝内经》五脏六腑风病理论初探.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67-70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帅云飞 葛君芸 李鑫 谢静 曾庆佳 曾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国内一流建设学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上一篇:完善微观证治体系对发展现代中医辨证论治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