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思维视域下的中医脉学解析与思考
象思维以“整体直观”为主要认知方式,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本质内涵的一种原创性思维[1]17。古人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立象尽意”为目的,以“取象比类”和“制器尚象”为实践,把借助象思维对人体的感悟性认知汇集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包括脉诊在内的诸多医疗实践方法都在象思维的指导下形成。
观物取象与脉诊的初步形成
象是事物在自然原始状态下的完整呈现。象思维则运用动态的整体直“观”从自然的具体事物中抽取出“象”,在“象”中找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保持对象事物的原本整体性。中医是象思维的产物[2]668。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哲学观念,而整体观又建立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这两点对脉诊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中医整体观的思想内涵包含两方面:天人相应和人身是一个有机整体。《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故人身取法于自然,所有人体现象都能在自然万物中找到对应之象。《康熙字典》载:“脉,俗脈字”。《韵会》毛氏曰:“字从月从。,水之邪流也”。《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言:“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可见古人直观地把握到人体气血循行通路与流水的共通之象,故以“脈”为之命名,承认“脉”的客观存在。而脉诊的运用与价值体现,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密切相连。
“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庄子·知北游》云:“通天下一气耳”。人身内的整体联系及人与宇宙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气的升降出入实现的。以“气”为媒介,人与天地万物能够相互感应。“象的实质也是气,是气的流动”[2]673。气在人体流动和出入形成了人体之象,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人对气的感应使得“司外揣内”得以实现,即天然拥有读取脉象的可能。《素问·五脏别论》以“五脏六腑之气味……变见于气口”解释“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是故我们能够通过观察“气口”的脉象窥探人体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的状态,从而诊断和预测周身疾病。通过“观象”测知人体脏腑气机的运动状态,这一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的各个方面[3],也贯穿着脉诊实践的始终。
“取象比类”与脉学的传承
脉象精微,难以言传,为打破脉诊传承中“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的困局,中医选择了“用譬”。譬喻是一种有形的语言形式,其背后隐藏着一种无形的认知方式——取象比类。这是中医特有的认知方式,在中医直观体验和经验总结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4]。取象比类通过捕捉已知与待知事物的相似性,将对已知之象的认知转移到未知之象,以把握待知事物的属性或功能[5]。这种简化的认知程序比概念性思维更适用于描述复杂的多内涵事物的本质。前贤在撰写脉学典籍时常以日常事物或现象概括脉象的基本特征,以避免概念性思维对脉象本身丰富内涵的过滤和切割。
《内经》是现存最早、保存脉学内容最丰富的医籍,亦为“用譬”以传承脉法之滥觞。书中以“如循长竿”形容脉象“盈实而滑”,“如鸡践地”类比“和柔相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难经》以“弦、钩、毛、石”之象类比四时之脉,余亦多与《内经》相仿。《脉经》《伤寒论》《千金方》等著作涉及脉诊的文字均延续了这种比喻、联想的叙述风格。至《濒湖脉学》[6]纳百家之譬,细加辩驳,可谓集大成者,详见表1。此外,弦、芤、革、洪等命名本身已暗含喻义。《世医得效方·集脉说》创立十怪脉,将《内经》《难经》中的10种危重脉直接以其譬喻之象命名,则是对这种命名方式的进一步发挥。
制器尚象与脉诊客观化的反思
“用譬”与“解譬”解决了脉象的传承难题。但譬喻在给人以宽泛联想和顿悟空间的同时,也可能造成理解的偏差。为了保证知识传承的确定性和规范性,后学开始对脉诊进行各种客观化尝试。如隋唐以后开始出现的脉象图解[7],当代创制的各类脉诊仪。然而,这些二维、三维脉象示意图令人费解,引发争议,显然并没有达成认识上的统一,更无法达到客观化的目的。
“制器尚象”是古人进行技术发明的重要方法论[8]。“形下者谓之器”,脉诊仪即属于“器”的范畴。其工作原理是将“脉”分割为位、势、形、数等要素,对各要素单独分析,再完成统一把握。由此可见,脉诊仪的设计理念认为多个被分解脉象的单因素总和即可以构成脉象本身。这和系统论、整体论的基本准则“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有着巨大差异。
刘长林先生[2]691-692认为:西方主流认知思维着眼于相对静止的有形实体,主要依靠还原和分析方法,将事物整体归结为其局部构成,追求事物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唯一性。“这样做,有无比优越之处,也有不可克服的局限”。而象思维着眼于自然整体状态下运动变化着的事物,主要依靠意象思维和综合方法,视整体为局部,保持认识对象的完整性。
目前,我们所拥有的脉诊仪可以看作是人类触觉的延伸,但它同时否定了脉诊于触觉之外的认知可能,对超理性的体验式直觉更完全不予考虑。而这种“超理性的体验式直觉”正是象思维的认知方式。以象思维为指导的诊脉流程应是察脉-获取脉象-判断阴阳气血状态,而脉诊仪的运算流程则是检测脉搏-记录脉形、参数-确定脉名-确定对应疾病或证候。追本溯源,脉诊的形成与传承都离不开“象思维”,诊脉应以“象”为核心,侧重其诊断价值,而不是一味追求“去主观化”和规范性。换言之,如果医者可以“应于指而会于心”,准确判断人体状态,不描述脉象或定义脉名,也并不影响脉诊的功能。可见,锁定脉形-脉名、脉名-证候的对应关系并不是脉诊所必须的。以概念性思维和还原论为理论基础的脉诊仪存在天然缺陷。对概念的本能性需求,对脉诊重点的误判使之背离了“尚象”的认知过程,因而始终无法接近脉象的本质。借还原论和概念思维来诠释中医的“脉象”“经络”“藏象”的内涵,势必会发展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中医学。但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未尝没有“削足适履”之弊。在一定程度上,也丢失了中医自身的特色。
“立象尽意”与脉学发展的未来
“立象尽意”一词隐含了“言、意、象”三者的关系。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云:“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由此可见,前贤采用“立象”的策略,把“象”和“意”直接联系起来,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玄妙之理和精微之技以“象”来表达。“立象”的目的不在于输出一个明确的概念,而在于通过主体对“象”的内化和意向性改造,心领神会,实现主客体之间“全面彻底相通”。
“脉理精微,其本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业医者熟习古典医籍即可通晓脉学相关知识,做到“在心易了”。但如果医者不能在诊脉时有效悬置已知知识和概念而作整体直观把握,这种既定的“成见”就有可能成为思维的“遮蔽”,导致“指下难明”。因此,中止概念性思维是运用“象思维”进行诊脉的必需条件。禅宗的明心见性、定慧双修,心学的格物致知都体现了这种直觉顿悟和整体把握的认知方式,诊脉需要参悟的根本特质与之相通。通过诊脉功夫的修炼,不带预设地体悟脉象,继以四诊合参推导体内阴阳、气血状态,最终“得意”,则“象可忘也”。
“象思维”概念的创始人王树人教授认为应当唤醒“象思维”以回归原创之思:“科学的理性逻辑思维方式……绝不是唯一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的单一性会给脉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王教授在解释《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时,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不断回归原初的源头,能与源头圆通或一体贯通,才能不僵化并焕发新的生命活力”[1]序言。此处的“守”并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以当今的话语还原文化的本来面目。回归“象思维”,以古代先贤认知世界、认知人体的方式去理解脉诊或许能为中医脉学的发展指引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刘长林.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郭刚,王琦.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内涵析理.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6):2017-2019
[4]张汉宜.试论“取象比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2):4899-4901
[5]兰凤利,Friedrich G. Wallner.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2):98-104,128
[6]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柳长华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7]张志枫.中医脉学“源”与“流”.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3-5
[8]冷天吉.论“观象制器”的方法论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3,20(2):14-17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陈珺 朱章志 周登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