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阴三阳之象看《伤寒论》之六经
《伤寒论》 以六经为纲, 统摄诸病, 是《伤寒论》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六经究竟何谓, 至今仍 无定论。 如能明确六经内涵, 对《伤寒论》的研究及 运用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 纵观 《伤寒论》 , 其中并无 “六经” 一说, 而 有 “三阴三阳” 之谓。 “六经” 提法, 始于宋代朱肱, 其 于《类证活人书》 中云: “古人治伤寒有法, 非杂病之 比, 五种不同, 六经各异” [1] , 同时也指出 “六经” 即 为足之三阴三阳经。 由于此书流传甚广 , “六经” 称 谓亦约定俗成, 一直沿用至今。 后经历代医家各自的 研究和阐释后, “六经” 其名虽同, 其义各异, 并且早 已超越经络范畴。 但是, “三阴三阳” 一旦被 “六经” 替代, 则容易引导人们去思考 “六经是什么” , 而不是 “三阴三阳是什么” 。 故后世之六经多着眼于人体脏 腑经络及其延伸的结构, 具有物质性, 但三阴三阳显 然不只有物质性的一面。 根据王庆国等 [2] 的总结, 与 三阴三阳相关的说法便有41种之多。 可见三阴三阳 是非常宏观的存在, 涵盖甚广 , 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宏 观的角度来看待三阴三阳, 否则单从其中任何一方面 入手去解释也是不完整的。 而笔者通过研究与思考, 认为《伤寒论》六经内涵, 乃是人体阳气取象于自然 三阴三阳而形成的6种状态, 即三阴三阳之象。
三阴三阳象之解析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 “帝曰: 善。 愿闻阴 阳之三也, 何谓? 岐伯曰: 气有多少, 异用也” 。 《素 问·天元纪大论》 亦云: “阴阳之气各有多少, 故曰三 阴三阳也” 。 可知, 根据阴阳之气由多到少, 阴阳被一 分为三, 出现太阳, 阳明, 少阳和太阴, 少阴, 厥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 “逆春气, 则少阳不生, 肝气内变。 逆夏气, 则太阳不长, 心气内洞。 逆秋气, 则少阴不收, 肺气焦满。 逆冬气, 则太阴不藏, 肾气 独沉” 。 因此, 从一年之中阴阳变化来看, 春为少阳, 夏为太阳, 秋为少阴, 冬为太阴。 那么阳明和厥阴处 于哪个位置?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云: “帝曰: 阳明, 何谓也? 岐伯曰: 两阳相合也。 帝曰: 厥阴, 何也? 岐 伯曰: 两阴交尽也” 。 故可知一年之中阴阳变化顺序 为: 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 一年之中的 阴阳运动转化过程也被划分得更加细致。 《灵枢 ·顺 气一日分为四时》 :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是气之常 也” 。 故阳气在一年中的运动, 经历了升、 浮、 降、 沉 4个阶段。 但若再细分, 上升阶段可分为阳气从地面 往上空上升和阳气从地底往地面上升, 下降阶段又 可分为阳气从上空往地面下降和阳气从地面往地底 下降, 所以阳气一年的运动便被细分为6个阶段, 以 此匹配三阴三阳, 则为少阳升, 太阳浮, 阳明降, 少阴 降, 太阴沉, 厥阴升。 同时, 地面上下的阴阳盛衰情况 亦随阳气的运动发生变化。 阳气在这6个阶段运动状 态以及地面上下阴阳盛衰情况, 构成三阴三阳之象, 试述如下。
1. 太少阴阳之象 春天万物复苏, 为生长之象, 少阳应之。 阳气方从地面而出, 稚嫩而正待生发, 生 机勃勃, 调达通畅。 地面之下, 阳气比地面上充足, 以支持地面之上稚阳的生长。 及至太阳, 太阳者, 巨 阳也。 此时地面之上的阳气最多, 达到隆盛, 且上升 到最高, 离地面最远, 但地面之下 , 阳气则最少。 少阴 应秋气, 秋气萧肃, 阳气亦开始降入地下, 但由于此 时阳气初入地下, 故地面之下阳气较少, 阴寒较盛, 多数的阳气依然还停留在地面上。 到了冬天, 地面上 寒气最多, 而阳气悉数进入地下, 藏于其中。 太阴与 冬相应, 故太阴阶段地面之下的阳气总量为三阴中 最多。
2. 阳明之象 阳明者, 两阳合明也。 两阳合明之 意, 并不是指少阳与太阳的阳气简单的相加, 若如此 阳明的阳气岂不是要比太阳还多? 而这与《素问·阴 阳类论》 所记载的太阳为三阳, 阳明为二阳的内容是 相矛盾的。 所谓 “合” 者, 段玉裁在 《说文解字注》 里 注到: “引申为几会合之称” 。 故笔者以为, 两阳相合 的本义, 是指阳气历经少阳阶段的升发生长, 在太阳 阶段得以敷陈散布, 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 阳明 阶段阳气开始下降, 阳气的状态由弥漫转为聚集会 合, 单位体积阳气的密度比太阳高, 且与太阳阳气的 分布相比更接近地面, 从而让人觉得阳明的热量要 比太阳多, 故 《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 “两阳合明, 故曰明” 。 以说明阳明阳气隆盛昌明也。 虽然阳明阶 段阳气的主体还在地面上, 待到少阴时方入, 但由于 阳气下降, 已有一小部分阳气已经渗入地表, 故从地 面上阳气总量的角度来说, 阳明的阳气又是少于太 阳的。
3. 厥阴之象 厥阴者, 两阴交尽也。 厥, 现多 作 “尽” “极” 来解, 以说明厥阴阶段是阴寒发展到 最强盛的时期。 十二时辰分属三阴三阳, 子时地上 寒气最多, 属太阴, 子时一过, 一阳已生, 地上寒气 渐少, 不在太阴, 而属厥阴, 故厥阴始于丑时。 《释 名》 : “丑, 纽也, 寒气自屈纽也” 。 说明此时寒气虽 然逐渐减少, 但却开始凝结积聚, 单位体积寒气密度 大增, 阴寒反倒表现得更加强盛。 但另一方面, 《素 问·至真要大论》云: “两阴交尽, 故曰幽” 。 幽者, 《说文解字》曰: “幽, 隐也” 。 段玉裁作注: “微则 隐也” 。 故厥阴之时, 地面之上阴寒虽达到极限, 但 是随后便显现衰退之势。 邢玉瑞等 [3] 亦指出, 阳明与 厥阴虽然一言最盛之时, 一言盛极而衰, 但都为阴阳 双方盛极将衰之时。 姜元安等 [4] 经考证后指出, 指出 “厥” 当作 “发” 解, 有始、 生、 兴作之意, 表明两阴 交尽之时, 又有阳气从中兴作而发。 笔者对此表示 赞同。 厥阴者, 发于阴也。 何者发于阴? 阳气发于阴, 所谓阴极阳生也。 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 此时阳气 虽发, 却仍未冲出阴寒包围。 《史记》 [5] 云: “丑者纽 也。 言阳气在上未降, 万物厄纽未敢出也” 。 笔者以 为 “阳” 乃 “阴” 之误也, 方合厥阴地上寒盛之意。 未 敢出者, 本欲出也, 可见此时地下深处阳气当逐渐上 升, 积聚于地下浅层, 蓄势待发, 并有一小部分散发 到地上。 从整体上看, 阳气的运动呈现出一派欲破土 而出的态势, 此即为厥阴之象。
据上文所述, 三阴三阳之象可依次总结为: 少阳 者, 阳气升发之象; 太阳者, 阳气浮盛之象; 阳明者, 阳气积聚之象; 少阴者, 阳气入阴之象; 太阴者, 地 下阳盛之象; 厥阴者, 阳气破土之象。
人法天而六象具
天人相应, 人体即是一个小天地。 《灵枢 ·顺气 一日分为四时》云: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是气之 常也, 人亦应之。 以一日分为四时, 朝则为春, 日中为 夏, 日入为秋, 夜半为冬” 。 又 《素问·生气通天论》 云: “故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 日中而阳 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 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收拒, 无 扰筋骨, 无见雾露” 。 据此, 张英栋 [6] 从 “阳气一日而 主外” 延伸出 “阳气一日而主内” 的看法。 内外者, 即 人体之地上与地下也。 张英栋同时也指出, 三阴多脏 病, 三阳非脏病, 故内外交界就在脏与非脏之间。 笔 者表示赞同, 此交界即人体之地面是也。 人体的阳气 在此地面上下有序地升降浮沉, 并相应地呈现出三 阴三阳之象。 所以 《伤寒论》 之六经当指正常情况下 人体阳气的6种运行分布状态。
但需要指出的是, 人体三阴三阳之象并不是按照 “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 的顺序依次出 现的。 三阴三阳象指的阳气升降浮沉的状态, 而升降 浮沉是同时存在的, 有升必有降, 否则阳气的运动则 无法协调。 而哪一种运动状态占了主导, 则呈现哪种 趋势, 该趋势持续的时间, 便是一个阶段。
三阴三阳象与六经病
1. 三阴三阳象与六经病病理 三阴三阳之象 代表人体阳气的正常运动发展状态, 且存在着各 自特点, 所以也就决定了六经发病也有各自相应的 病理。
太阳为阳气浮盛之象, 阳气离地面最远。 人体中 离 “地面” 最远的部位, 即是肌表, 太阳状态下的阳 气由里而出, 敷陈于肌表, 为一身之藩篱, 主表, 故 太阳病多表证。 然而, 阳气外盛, 则内之脏腑阳气必 虚。 在内之阳气若不足以维持脏腑的正常功能, 自然 会引发在里的相关病变, 如里阳不足不能化水, 出现 五苓散证、 小青龙汤证等。 而阳气从太阳状态向阳明 状态过渡时, 又会有大青龙汤证、 麻杏石甘汤证等。 阳明为阳气积聚之象, 此时阳气由表渐入于里, 然不至脏, 而聚于胃腑。 故胃腑阳气密度比肌表更 大, 若邪气入侵, 阳气能更集中地与之对抗, 而见阳 明高热。 若邪正斗争进一步加剧, 耗伤津液, 阴不足 则阳不藏, 从而影响阳明阳气的通降, 出现腑气不通 的现象。 另阳明的阳气状态正好与长夏时节相符, 此 时天暑下迫, 地湿上蒸。 彭子益 [7] 亦指出, 火在水下 则生气, 火在水上则生湿。 所以, 阳气内聚, 蒸迫津 液外泄, 故阳明病可见大汗出。 若津液排泄不及, 则 聚而为湿, 从而出现阳明湿热证。
少阳为生发之象, 此时人体阳气方从 “地面” 而 出, 正待生长, 故少阳生理贵在气机条畅。 但由于少 阳阳气稚嫩, 故又易于为邪所阻, 疏泄不及, 进而郁 而化火, 故在病理上常表现为火郁之象。
太阴为地下阳盛之象, 能孕育万物, 主运化。 若 “地下” 阳盛之象因邪气受损, 不能尽其运化之能, 则阳气益衰, 故太阴病变, 表现出一派阳虚之象。 少阴为阳气入阴之象, 人体如处于少阴状态, “地面” 之下阴多阳少, 又少阴病位在里, 所以这份 阳气则显得尤为重要。 故少阴阳气一旦受损, 常表现 出阴盛阳衰的症状。 另, 少阴的阳气降入地下, 是在 阴阳充盛的情况下进行的, 阴不足不能敛阳, 阳气浮 于地面, 则易出现阴虚火旺, 心肾不交的情况, 如黄 连阿胶汤证; 阳虚不能入阴, 则虚阳浮越在外, 如白 通汤证, 通脉四逆汤证。
厥阴为阳气破土之象, 地面之下阳气积聚, 但地 面之上阴寒凝盛, 阳气欲出, 必破此阴寒阻遏, 方得 发为少阳。 阳气无法冲破阴寒, 郁于地下不得出, 此 即《伤寒论》337条所云 “阴阳气不相顺接” 是也。 人 体在里之阳气不能外出交接, 则见厥逆。 阳气郁久, 必由他处而伸, 然以其非从正道而出, 乃成邪热, 发 为寒热错杂之证。
2. 三阴三阳象与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 三 阴三阳篇中都会提到六经病之欲解时, 而欲解时的 划分依据, 亦在三阴三阳象之中。 少阳之象, 阳气升; 太阳之象, 阳气浮; 阳明之 象, 阳气降。 少阳, 太阳和阳明病欲解之时, 人体阳 气运动趋势与自然界相一致, 人得天助, 阳气运行之 势更盛, 而病有望得解。
三阴病本就多阳虚, 白天地上阳气充盛, 本应更 加容易获得天阳之助而得解, 然而三阴病欲解时却 反在深夜, 何也? 笔者以为, 白天天之阳气虽可资助 三阴之阳, 但是, 由于三阴病位在里, 又因天阳上升, 人体在里之阳被迫顺从其势外出, 导致里阳更虚, 而天之阳气对三阴的资助大打折扣, 故三阴病不能 随之而解。 及至夜间, 天之阳气已多降入地下, 虽不 能资助人体, 但人体阳气尤能借其势入沉于里, 此时 在里之阳较白天充足, 故可见欲解之机。
太阴病欲解时, 从亥至丑上。 亥时阳气大部分已入里, 自亥至丑, 里阳较充足, 又太阴病病机仅为 阳气虚弱, 亥时里阳渐足, 便有望得解。 少阴病欲解时, 从子至寅上。 子时人体阳气悉入 于里, 故里阳最盛。 又子时地面之上一阳生, 阳气上 升但其势不强, 故人体得天阳之气而不得其势, 内外 相合, 里阳旺盛, 确为欲解的最佳时机。
厥阴病欲解时, 从丑至卯上。 一天之中, 丑时地 面之上阴寒强盛, 而此时地面之下阳气积聚, 准备破 土而出, 人体在里之阳气亦如是。 厥阴病因阴寒闭郁 阳气而起, 而丑时阳气积聚欲出, 正是突破阴寒最有 利的时机。 而寅与卯时, 天之阳气升发, 此时人体得 天阳之势, 更能协助在里之阳破阴也。 古代的医家都注重取类比象, 以象不仅超越了 人 体结构的物质基础, 更加反映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 律。 《伤寒论》 三阴三阳涵盖甚广 , 亦当从象作解, 以 把握人体阴阳变化。 知常达变, 则可知疾病缘由, 不 至茫然矣。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彭慧婷 陈梓越 李奕诗 徐丹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