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简斋(1880—1950),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字师勤,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中医世家,与施今墨并称为“南张北施”,为民国时期“金陵四大名医”之首。张简斋住在南京中华门一小巷内,在抗日战争时期,已年逾“花甲”,体不高,较瘦弱。他每晚7点开始门诊,于门前设挂号处,每号诊费银币一元,贫者免诊费,仍依次序发给号牌,按次序进行诊视。每晚门诊近二百人,贫者过半数。官僚、资本家等有钱人家则不用来排门诊,可请出诊。据传,张简斋某次应上海相邀出诊,竟遭绑票,被敲诈十万块银圆。自此之后,凡无交情之人,张简斋则拒绝出诊。若定请出诊,则须有实力的商号作担保。
张简斋诊室近20平方米,陈设简洁,中心处设一书案,出诊时张简斋坐于案之前方,对面坐两位学生,执笔书写处方,案之左右两边各坐一位待诊病员。张简斋左右两手各执一患者之脉,同时给两位患者诊脉,并向两位学生口授药名、剂量,看病过程十分迅速。一川籍官员升迁南京,第一次去张简斋诊所看病,心疑如此五官并用,一心多用,思考问题不集中,岂能治病?然服其方后,无不奏效。
一次,该官员因事惹激怒,咽喉闭阻,不能言语,咽部胀如瘿,衣领不能扣,迎张简斋诊治。张简斋处一方,其药平淡无奇,末书一剂。该官员甚感迟疑,张简斋遂在“一剂”之“一”字上添加一横,作“二”剂。官员本欲有所问,但又不能言,张简斋笑曰:“必好,必好。” 该官员服一剂后,果然瘿消声出。
该官员喜得贵子,雇一奶妈,经医院体检,健康无病,且奶汁甚多,遂雇请喂乳。其间的五月,婴儿却无日不病,腹胀颈细,口鼻皆青筋,屡抱至张简斋诊所诊治,可服药罔效。张简斋乃嘱带奶妈一诊,把脉后,张简斋随即问奶妈:“你在上楼时,是否双腿感到软弱无力?” 奶妈点头应曰:“是很软弱无力。” 张简斋叹曰:“才20来岁之人,如何会上楼吃力?此系软脚病之症候,其奶不能营养小孩。” 乃给奶妈处一方,嘱其常服。该官员回家后为孩子换了奶妈,不到半月,小孩病状全失,日趋茁壮。
南京解放前夕,张简斋举家去了香港。1952年,《新民报》曾载过一则消息,标题为:“欢迎人民医生张简斋归来。”可后未果。 (陶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