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国医大师>正文

马有度 深研中医为百姓 甘为人梯轻名利

“小马哥”是一位80高龄的老人,一个会用微信写字聊天谈工作的老儿童。
 
“小马哥”叫马有度,“小马哥”是他叱咤中医江湖的名号。
 
他有很多“高分量”的头衔: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重庆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重庆市政协委员。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顾问、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世界中医药》编委、《中医杂志》编委、《实用中医药杂志》顾问。
 
小马哥从学医到行医,又从行医到传医,小马哥的名号在中医界响当当,他钟情中医的事迹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酸枣仁汤有故事
 
小马哥是回族人,祖籍湖南邵阳,1937年出生于北京。父母给他取名“马有度”和“马宽民”,期望他心胸有量、宽容大度,多为民众做好事。
 
小时候,小马哥一直身体不好,中学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失眠、心悸、高血压,再加上父亲传染给他的肺结核,他一度不得不因身体原因而休学。因病休学后,母亲带他看了多次西医都不见效。后来,母亲又带他去看中医。经过医术精湛的老中医的调养,他的失眠好了,身体也逐渐恢复,终于得以复学。好学的他很好奇,治好自己失眠的到底是什么中药方?中学语文老师张浦隽是一位业余的中医,他熟悉中医著作,他告诉学生马有度,治好他病的药方是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里的酸枣仁汤。少年小马哥觉得不可思议:一份酸枣仁汤居然这么神奇!自此,他对中医萌发了浓厚的兴趣。
 
张甫隽送他《伤寒论改正并注》带他进入中医大门,与中医结下一生缘。1956年他连填3个志愿都是报考中医学院,如愿考入成都中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成都中医药大学。1962年,他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
 
他曾写诗表达对中医的热爱和献身中医的心情:“人生喜在结良缘,嫁给中医50年,读书临床贵感悟,乐在其中笑开颜。”
 
就这样,半个世纪里,小马哥开始了学生-讲师-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科协常委-重庆市教育工会副主席等多种身份的转变。
 
深研中医为百姓
 
大学毕业后,小马哥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工作,后来接任中医科主任。
 
1987年,在西医高手如林的重庆医科大学,小马哥由讲师破格晋升为中医教授,给巴蜀中医增添了光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小马哥因此当上了西医学习中医班的班主任,1980年以后还做了中医《伤寒论》《内经》“温课班”的班主任。
 
小马哥从事中医医疗工作55年,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主攻中医内科、妇科、皮肤科,对咳嗽、失眠、胃病及瘙痒性皮肤病有专题研究。他发明安眠新药“复方枣仁胶囊”、止咳新药“麻芩止咳糖浆”,复方枣仁胶囊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他对中医非常热爱。因为在他眼里,中医是智慧之学,是灵验之术,是文化之花。他特别强调说,中华中医有五大贡献:以哲理引领人生,以文化哺育心灵,以养生维护健康,以疗效取信天下,以康复服务万民。正因为中医药学独具的特色和优势,所以从古至今,长盛不衰。
 
小马哥有一股捍卫中医、嫉恶如仇的勇气。他曾经带领重庆老中青学者站出来在重庆电视台怒斥批驳“中医无用论”,肯定并传播了中医的价值。他还主持举办了批判谬论的论文大赛。这两件大事至今仍为中医界的一段佳话。
 
小马哥从中医发展战略的高度强调指出了3条道路、3种前途:“中医西化,死路一条;中医僵化,半死不活;中医进化,生机勃勃。”他对 “中医西化”现象严重尤其忧心,有一次他因咳嗽住进了中医科,一位中医学博士耐心地用问诊、听诊的“西医手法”为他看病,但却连中医最常用的小柴胡汤是哪几味药都不知道。小马哥顿时心里感叹到:“新一代的中医接班人如果学不好中医,开不出方子,治疗的效果差,则中医势必要走下坡路。”
 
他认为中医师应该衷中参西——衷心推崇中医,配合参考西医,用西医的现代科技辅佐中医的望闻问切。他鼓励中医院校学生要多读名著、多拜名师、多做临床,争取达到研习中医的三个境界: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
 
三栖专家著书忙
 
小马哥一贯奉行“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科普”,除了看病、科研,他还喜欢写作,成为我国中医药科普事业的领军人物。他始终保持满腔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活跃在中医学术、中医科普和社交领域,成为“三栖专家”——中医学家、科普作家、社会活动家。
 
1980年,小马哥在“火炉”重庆的炎夏时节,躲在防空洞中汗流浃背写成了《医方新解》,第一版印发8.5万册仍供不应求,迅即再次印刷,当时的中医院校学生争相传阅,《医方新解》被日本同类著作《中医处方解说》列为第一部中国原著参考书。
 
1983年,小马哥出版了《家庭中医顾问》,首印10万册,一售即罄,再印之后很快就远销香港、台湾、日本等地,中医大家任应秋教授称他是“中医科普的热心家”。国医大师邓铁涛题词“中医学呼唤中医科普”,鼓励和称赞小马哥在中医科普上的贡献。此书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高士其科普基金奖,并译成日文在《汉方研究》连载,台湾牛顿出版公司出版该书繁体字版向海外发行。由此,小马哥走上了中医科普的道路,并于1994年出任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的首任主任委员,科普著作越写越多,科普讲座越讲越精。
 
他独著、主编了20余部著作。2009年,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这是一部“用心之作、爱心之作”,称赞他“孜孜不倦地潜心钻研中医药,感悟养生智慧,探索健康奥妙,以独到的视角、睿智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表达方法,创作了多部深受群众欢迎的中医药科普作品”。
 
《奇妙中医药》多次重印,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健康人生快乐百年》获全国优秀中医药科普创作一等奖。《中国心理卫生学》获四川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方药妙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中医精华浅说》由台湾知音出版社用繁体字出版向海外发行,《医中百误歌浅说》《自学中医阶梯》等著作深受读者欢迎。
 
《感悟中医》是小马哥教授学习中医、研究中医、践行中医的感悟结晶,丰富多彩,一版二版三版,供不应求。
 
《中医心悟感言》更是征集古今中外名医及民间高手的名言警句,归纳为“忠诚中医”“医德医风”“养生保健”等18个大项,末尾的中医药方可供中医人士查询。小马哥说:“写这本书既是为同行写作著书、授课讲座、科研科普、诊治疾病作参考,也是为了激励中医学子弘扬中医,同时也希望这本书能引导大众享受中医,养生防病。”
 
有时早上才五六点钟,还躺在床上的小马哥只要一来了灵感便会起身到书房去写作。他不用电脑,自己手写,写完让助手帮他输入到电脑里,制成电子版,有时也会花钱请打印店里的工作人员帮忙输入。即使这样,他仍然迫切希望把自己在不断研习中医的过程中的新感悟和新认识分享出来。他说:“研习中医这么些年,我要为中医贡献点东西,也要为中医界的后人留下东西。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追求。”
 
甘为人梯轻名利
 
小马哥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认为院校、跟师、自学是中医人才培养的3条重要途径。1983年他在《自学中医阶梯》“出版者的话”中大声疾呼:“自学需要良师,自学需要益友。切望中医界的有识之士,都来关心自学中医的青年,为他们铺路,为他们搭梯,做循循善诱的良师,做促膝谈心的益友。”《自学中医阶梯》获四川省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不仅深受国内读者欢迎,而且日本汉方学者川岛繁男先生还给小马哥来信说:“在日本能获得这样的指导中医学习的书籍,犹如久旱逢甘雨。”并将该书多篇论文摘要转载于日本《汉证》杂志,广为流传。
 
他注重学历,但绝不“唯文凭论”,尤重真才实学,对一切热爱中医的中青年都愿为其攀登铺路搭梯,热情欢迎他们参加医书的编写工作,从中获得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为了后学研习提高,小马哥推出了一部又一部中医著作,国医大师周仲媖深情写到:“小马哥的《医方新解》等著作,指引年轻一代中医学子充满信心地迈入中医殿堂。”
 
他还通过办温课班、西学中班、培训班等办班方式传承中医、培养人才。
 
他特别重视开展学术活动传承中医:精心协助组织开办国医名师大讲堂,请来国医大帅郭子光,张学文主讲,小马哥也配合开讲;举办小马哥感悟中医60年交流会,不仅向到会学友畅谈研习中医60年的经验体会,而且用《感悟中医》第三版的全部稿费购买该书并签名赠送到会学员,许多学员深受感动。
 
在80高龄之际,小马哥在民办的铭医堂开办“名老中医马有度教授传承工作室”,收下近20名弟子,其中既有教授主任医师和市区名中医,又有民间中医诊所的中医师。工作室的宗旨是:传承中医精气神,传播人间真善美,造福民众康寿乐。每月一次的传承活动,丰富多彩,获益良多。此举开创了民办传承工作的先河,意义深远。
 
在小马哥简朴的客厅里,挂有“宁静致远”匾,他把“淡泊名利”作为心匾铭在脑中。
 
如今,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80岁的小马哥每周仍坚持坐诊,病人虽络绎不绝,他也绝不增加一分挂号费。他说:“德为医之首,当医生是要有一颗仁心,一心只为钱,是要不得的。”
 
小马哥为推动“重庆名中医”的评选做出了很大努力,在担任重庆一二三届评委时,他为推出一批又一批名中医而十分欣喜,他还被特邀作为评选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的终审专家,他又为省外名医的脱颖而出格外高兴。而他本人多年无缘一些名誉,但他安然笑对,还对未得这类荣誉称号的同仁做疏导工作。他在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的大会上,与大家交流对待名利的心得,他说:“钱财再多,毕竟是身外之物,名位再高,毕竞是过眼烟云,只有踏踏实实为民众做好一件又一件好事,才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才是人生最持久的快乐!”立刻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大家说,小马哥的可敬之处,就在于他言出心声,付诸行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多年无缘这名位光环期间,他献上了一个又一个推进中医药事业的成果!
 
养生有道心舒畅
 
60年的中医生涯,小马哥一直抱着“我爱中医,我谢中医”的信念,满怀激情投入与中医有关的各项工作。他在《感悟中医》一书中写道:“中医教我做人,中医教我做事,中医给我健康,中医给我快乐,中医使我幸福,中医使我成功。”
 
小马哥希望中医养生智慧能使更多人受益,他经常被邀在电视台、大型讲座中讲养生之道,反响热烈。他提出的“养生四有”——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简明扼要,广受欢迎。他说这是中华养生保健的四大基石,“怡情养生贵恬静,动静养生贵适度,饮食养生贵平衡,起居养生贵节律。”
 
饮食上,小马哥喜食清淡,爱吃杂粮,尤其爱吃玉米,绿茶也是他的“最爱”。小马哥认为,养生之本应本于太极、本于正气、本于平衡,他特别强调养生贵在适度,不刻意、不勉强。
 
他说,养生先要养心神,只有心胸有量,才能“怡情放怀老不衰”。他家的装饰简朴淡雅,阳台没有用玻璃封闭,不但房间通风透气好,而且一年四季花草茂盛,这是他伏案写作后经常活动的地方。
 
“家和万事兴”。年轻时,小马哥因参演话剧结识了能歌善舞的语文老师徐亚华而结下秦晋之好。在繁忙的临床、教学、科研、社会活动的8小时之外,小马哥多数时间都是在书房里度过,学习研究,著书立说,这就是他的最大嗜好。
 
小马哥有早起习惯,他的文章都是在清晨构思,写好后请妻子当第一读者,挑挑毛病、泼泼冷水。他写书,妻子查整资料;他讲座,妻子准备材料;他出诊,妻子当助手。半世纪的琴瑟合鸣,使小马哥甘愿“妻管严”,也从内心感谢贤妻:“一见钟情结良缘,一片爱心度晚年。”他们你上句我下句地联唱,夫人笑他“记不住歌词就唱数字”。小马哥爱说笑,笑谈中不时地哼几句京剧,只是别人听不出是哪出戏,“我就是高兴,哼到哪儿是哪儿!”
 
小马哥精力旺盛,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喜欢吟诗作赋。七十寿辰时,他举办了“三真情三感恩欢聚会”,他的“注重亲情,珍惜友情,享受爱情。一感父母养育之恩,二感师长教诲之恩,三感朋友扶助之恩”肺腑之言,赢得满堂喝彩;他的小诗“人生贵有缘,淡化物与钱,轻松来相见,大家不麻烦”尽显其幽默。
 
80高龄,小马哥仍像一匹年轻的小马,身轻体健,思维活跃,行动敏捷,声音洪亮,干事雷厉风行,老同学说他“还与年轻时一样,有才有貌,是个活跃分子”。他自称“小马哥”,周围的人也常这样称呼他,他以健康幽默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认识他的人。
 
他还喜欢书画作品,他的书房挂满了丹青墨宝,既有名人大家的,也有普通朋友的。“我喜欢观赏书画,喜欢与书画家交朋友,可从中感受快乐。”
 
他喜欢交友,活泼爱玩,有闲时与牌友搓几盘,谈笑中动动脑筋,输赢都快乐,他称这是“快乐麻将”。
 
他还喜欢进公园、进茶园,第一次采访他,就相约在重庆鹅岭公园莲池旁边的露天茶园,他不胖不瘦,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说话中气十足,谈笑风生,怎么看也不像一位90高龄的老人。他说:“这全靠研习中医养生之道。”(李丽)

上一篇:包金山:妙手去骨疾 巧技解沉疴

下一篇:古代医家二三事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