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国医大师>正文

中医人应当始终保持这样的自信

浙江省奉化市中医院为服务人口并不多的县级市中医院,不但完成了年门急诊近百万人次的服务量,而且连续7年门急诊等各项数据均高于当地综合医院。他的发展足以让中医人挺直腰板,看到未来:中医医院在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事业中,完全能够挑起大梁,成为区域医疗的中心。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的基本卫生政策,但由于历史发展原因,西医长期以来始终扮演着医药卫生领域的“主角”,中医药这个守护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几千年的守护神却屈居次席,起到“补充”作用。这无疑大大低估了中医药的价值。奉化市中医院的发展强有力地证明,中医药在医疗服务领域,不仅仅是补充,更能担当大任,挑起大梁。
 
中医人应当始终保持这样的自信。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提出的中医药“五种资源”论断,深刻阐述了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中医医院,更应该从大局和全局出发,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优势,实现医院的快速持续发展。
 
奉化市中医院正是抓住良好的历史机遇,通过向外借力和向内做足内功,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不断提升,也使得百姓对于医院的认可和信任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了一家县级中医医院成功“逆袭”,超越综合医院成为当地百姓就医首选。
 
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中医药的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秉持“西医不落后、中医有特色”的发展理念,中医医院成为百姓寻医问药首选,将不仅仅是“奉化现象”,而是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的中医医院发展大浪潮。
 
“5年了,雷兆明医生为我爸爸看病从不收钱。这一次,我无论如何要请他当面为我爸爸看一次病,以表达我对他的感激。”陈女士手挽着父亲,对着一旁找雷兆明医生看病的人说道。
 
今年“五·一”刚过,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中医院的名医堂迎来了位特殊的病人,陈女士的爸爸。他们特地从上海赶到竹溪县中医院,就是为了找雷兆明医生,一是请他当面诊治,二是当面表达5年积攒的感激之情。陈爸爸今年83岁了,患上不宁腿综合征已有40年之久。这个病长期折磨着陈爸爸,一家人也备受煎熬。
 
走进雷兆明的诊室,陈女士上前握了握手,两人相视一笑。看起来十分“熟悉”的他们却是第一次见面。
 
一番攀谈过后,雷兆明医生开始为陈爸爸看病,仔细检查了陈爸爸的身体状况。对陈爸爸的病情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告知陈爸爸今后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随即开了一剂中药,要求陈爸爸回家后要按时喝药。
 
据雷兆明介绍说,陈爸爸患的是“不宁腿综合征”(又称多动腿)。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多集中在小腿深部剧烈的异样不适感,休息或夜晚睡眠时加重,活动后暂时缓解。患者患肢深部有酸、麻、痛困、灼热、虫爬样等多种痛苦不适感觉,目前西医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根据自己十多年的临床经验,雷兆明采用自拟的“宁腿方”加减方治疗不宁腿综合征30例,疗效颇佳。
 
听了雷兆明的一番话,陈女士深表赞同,因为这些症状陈爸爸都有。
 
小时候家里穷苦,作为一家之主的陈爸爸每天都很拼命的干活,大冬天在地里干活也没有鞋穿,久而久之就落下了这个病。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发现陈爸爸睡觉的时候小腿不自觉地抖动。“谁都不知道是得了病,还笑着说腿抖动发出的声响,就像老鼠偷东西发出的响声。”陈女士回忆起来眼圈泛红。后来,随着腿抖动得更厉害了,家人才意识到陈爸爸是患了病。无奈那时候家里穷,病情就给耽误了。随着陈爸爸的岁数增大,身体素质整体下降,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到不能坐久也不能站久,坐久了腿会不自觉的动弹,按都按不住;站久了身体吃不消,毕竟岁数大了。到了晚上是最辛苦的,陈爸爸疼得不能入睡,陈妈妈在一旁不停地捶腿、捶背,才能小睡一会,一旦停下来马上就会疼醒,一家人都痛苦不已。
 
陈女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给爸爸治病,她在上海遍寻名医诊治,但效果始终不太理想,爸爸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了。为了给爸爸治病,陈女士开始学习、查阅很多与该病相关的中医书籍,了解这个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女士在网上搜到了雷兆明写的《不宁腿的治疗》,其中的描述与爸爸的病情十分相符。于是,陈女士便通过留言试图与雷兆明取得联系,并先后通过电话和QQ介绍爸爸的病情,还把爸爸犯病时候的照片发给了雷兆明。雷兆明了解了陈爸爸的病情后,通过照片等信息仔细诊断,试着给他开了一剂中药。这一剂药爸爸喝下后很快就看到了效果——晚上能入睡了,腿部动弹次数减少了,病情发作也不那么频繁了!就这样一直坚持喝雷兆明开的药,陈爸爸的病情得到很大改善,整个人精气神都好了很多。而在这5年时间里,陈女士与雷兆明每次都是通过QQ或电话问诊沟通。
 
听了陈女士的一番话,雷兆明动容地说:“你对你爸爸的孝心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世间最温暖的亲情。我义务为他看病这5年时间,只是希望尽我之力能让他病情有好转,好在真的起作用有效果,我也很欣慰。你能千里迢迢赶来找我为你爸爸看病,一来是认可我们医院实力,二来是认同我的医术。这都将鼓励我在这个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谢谢你。”
 
临走的时候,话语不多的陈爸爸对雷兆明竖起了大拇指,陈女士握着雷兆明的手说:“以后还要来竹溪,我们认定您了。”
 
最近,63岁老村医裴兴山进京学习回来了,这可是吉林省东丰县黄河镇文福村的一件大事。村民都非常关心他的动向,因为大家担心裴兴山这回进京学习后,就会离开村子,到县里大医院去上班了。
 
渴望
 
吉林省东丰县黄河镇文福村的老村医裴兴山,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学习,为了学中医真本事,他可以饭不吃、茶不饮、觉不睡,要是失去一个学习机会,他总是后悔伤心。
 
因为爱学习,17岁的裴兴山就在文福村当上了“赤脚医生”。凭着与生俱来的韧劲,他参加了无数各级各类中医培训班,吉林省名中医王贵臣、王烈等,他都拜过师、奉过茶。裴兴山并非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知道自己功底不足,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尤其是跟师中医名家来提升自己。通过不断地学习,2013年,裴兴山成功考取中医类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那一年他已经60岁,同年,他还被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吉林省基层优秀中医”称号。
 
这次进京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学习,就因为他酷爱学习争取来的机会。
 
2015年的8月,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来辽源调研,并与辽源地区的基层中医药人员座谈。座谈会上,裴兴山作为村医代表抓住发言机会说:“村医如果没有本事,别人怎么信服你呢?我曾经自费在北京跟随名师学习,很有收获,目前我的患者量非常大,但总感觉业务知识欠缺,需要继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嘛,想进一步到北京的中医医疗机构跟随心血管专业的名中医学习,为基层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听了裴兴山这番话,在场的人员无不深受感动。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专门表态:要尊重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律,希望基层人才渴望学习专业知识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村医都要学习裴兴山的精神,继续深造,把基层中医药工作做好。
 
2015年10月的一天,裴兴山接到县卫生计生局的通知,让他去北京,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跟师学习。通知他的人还说,这是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门与北京方面联系安排的。
 
插曲
 
文福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一听说裴兴山要进京学习,村里的众乡亲都来送行。其中有个管裴兴山叫“二叔”的刘春梅,今年30多岁了。
 
刘春梅亲手给裴兴山包了饺子,还带来一些水果。“这也不是过年过节的,为什么要送饺子呀?”裴兴山推脱着。刘春梅却坚持让他拿着,“我这条命都是你给的,你要出门了,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我就是想表一点心意。”
 
乡亲们都知道刘春梅当年差点被扔山上的往事,是裴兴山救了她。于是大家都劝裴兴山收下。
 
原来,30多年前,刘春梅出生不久便得了病,当时发高烧、翻白眼、抽搐不止。家人看她不行了,就委托孩子的姑姑往山上扔。路上恰好遇到了出诊的裴兴山。他给孩子摸了摸脉说:“先别扔,这孩子还有救。”后来,裴兴山动用了蝎子、蜈蚣、地龙等动物中药,针药并用,四五天功夫,就把这个差点被扔山上喂狼的孩子救活了。这件事当时轰动了十里八村。如今,刘春梅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和裴家人就如近亲一样走动。
 
多年来,裴兴山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每天诊所患者盈门,长春、吉林、通化、梅河口等地甚至来自黑龙江、辽宁等外省的患者都慕名而至。因为外地来的患者当天走不了,村子里的农家乐也被带动起来。所以,村民不愿裴兴山离开。
 
受益
 
裴兴山和另一名村医,坐上前往北京的火车,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村医一道进修学习。
 
广安门医院医政处处长张丽梅把裴兴山送到心血管科进修。由于功底好,裴兴山进步很快。按照进修轮转计划,裴兴山又先后到脑病科、肿瘤科、风湿科、血液科、肾病科学习,每一科带教老师都是学术权威和学术带头人:高改地、宋庆桥、周玉萍等等,让裴兴山的眼界和视野大为开阔,受益匪浅。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裴兴山每天努力学习,记了厚厚一本的心得体会。当老专家看到60多岁仍然孜孜不倦学习的裴兴山,都非常敬佩。
 
年末,进修结束了,经过考核,裴兴山获得了结业证书。
 
余波
 
从北京进修回来后,裴兴山没有立刻回村到诊所。村民慌了,“完了,这回咱村可就没有医生了。”果然,裴兴山每天开自家车进城,晚上才回来。
 
原来这是他的一个小秘密,他进京前,裴兴山的朋友、刚刚上任县城医院的院长王晓文和他立下“君子协定”,因为基层医院缺少有名气的人才支撑,王晓文请裴兴文到镇医院服务一段时间,把医院门面撑开,然后再回村。
 
为了履行“君子协定”,裴兴山每天往返行车70公里,每天为镇医院创收1万左右,最高一个月创收26万。他有绝活,这次进京之后,疗效更好了:面瘫,他一针不扎,纯中药,一个月见好;三叉神经痛,就用中药,治一个好一个。治疗中风、脑卒中本来就很有一套,这回进京又长了见识,疗效更加确切。
 
“治不好病,不是药不精而是医不精,用药过了少了都会不达目的;需要医生拿捏恰当,症状看准,用药恰当,合理地辨证施治就能治好病。”裴兴山说。
 
4月初,村民终于等到裴兴山“君子协定”期满回村了。村民邀请他喝酒,裴兴山以水代酒,对乡亲们说:“我是你们培养长大的,我的根在这片土地,用技术回报养育我的乡亲是我的责任,我再进几回京,都不会离开你们,你们就放心吧。”(李晓峰)

上一篇:中医界的风湿大家:朱良春

下一篇:陈炳旗“渐冻人”从中医典籍寻求治疗线索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