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国医大师>正文

回忆国医大师徐景藩二三事

我早在青年时代,就常拜读徐景藩的文章,大多数从《中医杂志》《江苏中医》等刊物中汲取经验。他的文章文笔流畅,说理透彻,使我仰慕不已,获益匪浅。
 
终于有一天我见到了徐景藩教授,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7年7月1日,当时南京新医学院附院(现为江苏省中医院)来仪征县朴席公社巡回医疗。医疗队由穆科长任队长,徐景藩任副队长,成员有盛灿若、周福贻、蒯正举、孙久娟、王道友、邓新达等同志。徐景藩教授和我们相处6个月,他医德高尚、精湛技术,待人和蔼。至今虽过去38年,我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下乡巡回医疗
 
当时仪征县朴席公社卫生院条件有限,加之预防地震,医疗队的同志都住在防震棚内,夏暑之际,蚊虫纷飞,夜间常常无法入眠,但徐景藩和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每天仍然热情饱满地投入门诊或下乡巡回医疗工作。
 
徐景藩的病人特多,十里八乡的病人都跑到朴席卫生院来找他诊病。他的诊室里三层、外三层,病人挤得水泄不通。徐景藩都逐一认真进行望、闻、问、切,然后书写病历、处方,常常诊察到下午1~2点钟才顾得上吃饭。他态度和蔼、看病认真、疗效确切,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有不少病人远从安徽等地专程来朴席卫生院请徐景藩诊病。
 
下午,一般是下乡巡回医疗的时间。那时的乡镇,交通不便,卫生院连自行车都没有,有时要到十多里外的地方巡诊,我背着药箱陪着徐景藩,北边最远的地方要跑到新集镇,南边要跑到土桥。徐景藩从不叫苦,他诙谐地对我说:“多跑跑路还可以锻炼身体呢,我早上坐了一上午了,下午出来走走,正好活动活动筋骨,舒坦呢!”
 
徐景藩在巡回医疗时,他的作息时间是:一早即起身,先做广播操,后读线装本李东垣的《脾胃论》、李中梓的《医宗必读》等书。上、下午诊治病人、出诊,晚上有时还自娱自乐拉起二胡,陶冶情操。徐景藩在朴席公社巡回医疗时,结识了不少老干部和广大群众,救治了不少病员,至今在朴席地区仍传为佳话。
 
看望两位老人
 
徐景藩中年时的一位同事姓薛,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祖籍仪征县朴席镇。上世纪六十年代薛医师已去世,这次巡回医疗恰好到薛医师家乡巡诊,徐景藩便问我薛医师家住哪里,让我带他去。我陪着他到了薛医师家中,那时屋内有三四人,其中便有薛医师的老母亲,还有她的儿女。徐景藩见到薛老太太说:“您老人家好!我是您儿子的同事,您今年多大高寿?”薛老太说:“徐医生你好,我今年91岁了。”徐景藩握住薛老太的手,薛老太两手颤抖,老泪纵横,显得异常激动。徐景藩在他们家中拉拉家常,也询问些他们的困难,薛医师去世的早,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临别之时徐景藩将几十块钱塞进薛老太的口袋里,并说:“给您一点钱,买点东西吃吃,不成敬意。”那时徐景藩是副主任中医师,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90元左右,几十元钱在当时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徐景藩作为省城的名医,他下乡巡诊还不忘拜访民间的老中医。徐景藩问这位老中医:“你们这里哪些病多?”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中医说:“朴席地区位于长江之滨,水网地带,湿邪戕人较多,易患风湿病、湿温、泄泻、黄疸等等。”徐景藩一边认真地听,一边认真地记录。后来,徐景藩在朴席地区看病或巡诊时非常注重这一点。遇到患湿病患者,通过辨证论治,因地制宜,分别运用芳香化湿、温化寒湿、清热利湿、利水渗湿诸法,治愈了不少患者。徐景藩在巡回医疗结束时,还撰写了一篇论文《在朴席地区巡回医疗——<祛湿法在临床上的运用>》,后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医杂志》上。
 
扬州、仪征之缘
 
徐景藩于1927年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一个中医世家。他在扬州、仪征有两位非常好的老友,一位是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扬州人任达然主任中医师,另一位是扬州仪征籍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弼臣教授。由于工作关系,他们三人一年总要相聚1-2次,因而扬州、仪征成了徐景藩第二、第三故乡了。
 
1991年,他们三位老专家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同时批准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并同年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津贴,此是第一缘分。
 
上世纪80年代,徐景藩、任老、刘老三位老专家被扬州市中医院同时聘为名誉院长,此是第二缘分。
 
在近二十年时间里,中医学术会议或邀请坐诊,常在扬州举行,这三位老专家又常碰面,他们为中医事业把脉,建言献策,为扬州市中医院、仪征市中医院的发展提供许多帮助,此是第三缘分。
 
1995年,扬州任达然老先生的父亲任继然老中医100周年诞辰,扬州市人民政府为其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徐景藩教授赋诗一首以赠:“广陵任家医名噪,大江南北尽知晓,中医事业红日照,数代传人逐浪高。”
 
2003年2月,徐景藩为我和任光霞合著的《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一书作序。2013年5月,徐景藩又为孙宏文主编的《任光荣医论与临床经验集》一书作序任光荣为任达然之子。徐景藩在序中说:“任达然先生擅长内科脾胃病诊疗工作,在世时誉满大江南北,他热心于学会的学术活动,曾于扬州、南京等地学术大会上晤谈交流。瘦西湖舫话,平山堂斋茶,音容常在,时深缅怀。”徐景藩与扬州任老之关系,非同寻常,于是可见一斑。
 
徐景藩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国医大师、白求恩杯获得者、教授、江苏省中医院原院长,能为扬州任氏三代大医出书作序或题诗,徐景藩说:“实为荣幸。”这确实不易,在全国亦属罕见,此是第四缘分。
 
1991年~1994年,在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的学习培训中,我在南京中医学院(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校区接受课程面授,三年期间多次聆听徐景藩的讲座。出师后,我如赴宁,都要去徐景藩家登门拜访,他很关心仪征市中医院的发展,并语重心长地说:“在中医事业的继承与发扬上要下硬功夫,发扬专科特色,要更上一层楼。”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江苏省中医院每年都到仪征市中医院大型义诊2-3次,现在仪征市中医院已经成为以江苏省中医院牵头的南京都市圈中医院发展联合体的一员,两家上下联动发展,县(市)级中、青年中医骨干常年赴宁进修培训,并取得很好的成绩。
 
2015年3月11日,徐景藩以89岁的高龄驾鹤西游,我甚为悲痛,特写了一副挽联:“一逝传遍金陵水,满城悼念老医师”,遥祭这位国医大师。
 
徐景藩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我们坚持不懈地继承与发扬中医事业,为实现强大的中医梦而奋斗一生。(张恩树)

上一篇:陈江:弹指间成就别样人生

下一篇:吴登清:用双拐撑起乡间行医路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