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和结膜炎都是眼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们在症状上有一些相似之处,都会表现为眼部不适、流泪、眼内分泌物增加以及充血,因此容易混淆。由于角膜是重要的屈光间质,角膜的炎症若没有及时得到控制,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角膜溃疡甚至穿孔,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把角膜炎和结膜炎区别开来很有必要。
角膜就是我们俗称的“黑眼球”,是一个透明的无血管的组织,光线由此进入眼内,使我们可以看到东西;而结膜炎则发生于结膜,即覆盖于上、下眼睑内面和“眼白”上的透明的黏膜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按解剖部位可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三部分。
由于角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支配,角膜炎时,常常会有眼痛,眨眼时加重,疼痛可以一直持续到炎症消退,同时还可伴有畏光。而单纯的结膜炎则表现为异物感、发痒、灼烧感等,往往不会有疼痛和畏光。结膜炎时,充血呈鲜红色,越靠近穹窿部(即眼睑内面的结膜和“眼白”表面的结膜相连处)越明显;而角膜炎时,充血则呈暗红色,越靠近角膜边缘越明显。角膜发生炎症反应时,常常会水肿而失去原有的光泽,使其透明性受到影响,从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尤其当病变发生于角膜中央的瞳孔区时,视力下降更为明显。单纯的结膜炎则不会影响视力。
急性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一般具有自限性,即使不治疗也可在10—14天痊愈,用药后通常可在1—3天内恢复。但是慢性结膜炎就比较棘手,一般无白限性,患者自觉痒、异物感和眼疲劳,有轻度的充血和少量分泌物,炎症持续久了会发生结膜的肥厚。而角膜炎的病情多较危重,且病程长,恢复缓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引起眼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最终可能需要角膜移植。即便是药物控制以后,也可能会在角膜表面留下疤痕性的浑浊。
当眼睛发生不适时,应尽快到医院做详细的专科检查以明确诊断,切忌自己滥用眼药水。虽然结膜炎相对来说病情较轻,但因为它和角膜相毗邻,其炎症反应可能会向周围蔓延而导致角膜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