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指掌角皮症主要是以指掌皮肤干燥、脱屑、皲裂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属中医“鹅掌风”范畴,常规思路多从风、湿、燥、火论治。本案立足经方津液观,围绕津液偏阴偏阳的不同功能特点,逐层对治病机,恢复津液在人体表里之间的输布离合,使7年反复之顽疾逐渐治愈。以下为本案详细的辨治过程。
张某,女,41岁,2022年1月18日初诊。主诉:手指干燥脱皮7年余。患者7年前开始出现手部湿疹,后干燥脱皮,无疼痛瘙痒,无渗出液,被诊断为指掌角皮症,外用尿素软膏治疗后稍好转,每逢停药及天气转冷则加重复发。白天精神疲乏,怕风冷,手足冰凉、麻木,口唇易脱皮,腹部怕冷,口干苦,喜冷饮但不耐受。纳可,进食后易腹胀痛,眠浅易醒,醒后难复睡,大便秘结。舌红瘦,苔薄,脉细紧数,下睑淡边红,手潮,手掌干燥龟裂。月经时常提前,末次月经2021年12月27日,色暗,痛经,经期腰酸。
中医诊断:鹅掌风(太阴虚寒、津虚热燥证)。
西医诊断:进行性指掌角皮症。
处方用黄芪竹叶汤:黄芪20g,石膏15g,赤芍20g,人参10g,炙甘草15g,清半夏15g,生姜30g,川芎10g,大枣30g,黄芩10g,当归15g,生地黄30g,麦冬15g,竹叶10g。7剂,水煎服,日1剂。并建议患者停用所有外用药膏。
药后患者手部干燥脱皮较前好转三成,后三诊分别以竹叶葛根汤、甘麦竹茹汤、竹叶石膏生姜汤等处方加强濡养津液之效。
3月8日五诊:手掌干燥脱皮较前改善,睡眠明显改善,口干苦较前减轻,二便调。手潮,舌红苔薄,脉细较前改善,脉仍紧数。下睑淡,余症同前。处方用芍药四物解肌汤:赤芍25g,升麻15g,葛根25g,黄芩15g。7剂,水煎服,日1剂。
3月22日六诊:药后手掌干燥脱皮已明显缓解,皮肤较前柔软、有光泽。二便调。手潮,舌淡红苔薄白,下睑淡红,脉数缓解,脉稍紧。处方用千金新加归地汤:桂枝10g,赤芍10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40g,人参10g,当归10g,生地黄10g。10剂,水煎服,日1剂。
后经温经汤、千金当归汤、当归散等处方善后。
按“津液一元,用分阴阳”,偏阳的津液具有温煦、推动、卫外之功,偏阴的津液具有濡养、润降之效。
首诊时,患者除手部局部皮损外,尚有怕风冷、手足凉且麻木、不耐生冷、脉紧等症状,为太阴虚寒,津液不能温煦、濡养、推动之表现,而舌红瘦,口干苦、喜冷饮、大便秘结、手掌皮肤干裂、脉数等,为津液不足、虚热内生,并部分转实、津液耗伤之症。这些表现实则为津液阴与阳的功能均受损,整体呈表里寒热错杂之势。此时若直投辛温药物,恐加重火热燥结,若因其主症在表予发散解表,则易开泄津液加重津虚。故首诊以温煦表寒、养津清热为先,予黄芪竹叶汤,全方温养而不过于温燥,滋养而不过于寒凉。后续投以竹叶葛根汤、甘麦竹茹汤、竹叶石膏生姜汤等方,这些处方多以甘寒配辛寒,如竹叶配葛根、麦冬配石膏等能养津解表,甘药如人参、甘草、竹茹、粳米等,能继续加强滋养津液之效。五诊患者脉细较前改善,眠亦改善,提示津液虚少较前好转,濡养之效加强,但脉尚数,考虑仍有热象,故予芍药四物解肌汤养津解肌、清热解表。六诊患者皮疹进一步改善,皮肤较前柔软光泽,脉数、口干苦缓解,考虑里热渐清,但手仍潮,为风邪不解、津液外泄,又结合患者皮损每逢天气转冷后加重复发,故转方予千金新加归地汤以解透表邪。
在此案辨治过程中,总体立足“津液一元,用分阴阳”,抓住津液偏阳与偏阴功能不足所带来的不同病机特点,先后温煦解表、清热养津,使风寒得以解散、津液得以初步恢复,后以辛寒解表、清热养津解肌,使津液的濡养功能进一步恢复,皮肤燥结进一步缓解;最后以解透表邪、解肌和营收功,使邪气进一步外解。整个过程充分展现了津液恢复过程中表里输布离合的不同状态。(杨志敏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