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在福建省东南部,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临台湾,又与东南亚有着传统的贸易往来,真是得天独厚的宝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漳州这个文明古城未来大都市的格局已经初露端倪。所以有人描述道:“走在漳州历史街区看到的是唐代的街,宋代的庙,明清的石坊,民国的商铺,影影绰绰,古榕参天,小桥流水,旗幔当风,空中飘着醉人的甜香。入夜后,游人如织,光影盈江,满城灯笼,直上彩虹桥,古寺隔江,也是一片祥光。”此言真切,一点也不夸张。
人杰地灵的漳州还有特有的宝物,那就是水仙、八宝印泥和片仔癀。后者就是漳州片仔癀公司生产的国宝级中成药。何谓片仔癀?“片仔癀”是闽南话,癀的意思是“热毒肿痛”,仔是语气词,意思是一小片,译成普通话就是“一小片药即可治好病”。片仔癀之所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源自“宫廷圣药”,二是疗效确切。
据考,片仔癀源自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御用圣药,有一御医不满朝廷的暴政和贪官污吏的横行,便携带该秘方逃离宫城,辗转来到了福建漳州,为躲避追杀,隐姓埋名,在漳州古城外的璞山岩寺削发为僧,并用宫中秘方配制药丸,施舍给寺庙周围的民众,以治疗热毒瘟疫、恶疮、无名肿毒等症,疗效甚好。百姓异口同声地称这个“宫廷御药”为“片仔癀”,把它视为必备的“镇宅之宝”。
片仔癀由此盛行南方400余年,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远销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博得了广泛的认可,被视为敬奉长辈或馈赠亲友的上品。新中国成立后,片仔癀被我国政府作为“国礼”赠送给访华的外国政要,如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
近年来,漳州片仔癀公司还先后与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合作,采用循证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另外还在多学科专家的参与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发布了《片仔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并被列入《中药新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登革热诊疗指南》及《中医药治疗埃博拉出血热专家指导意见》等。可见片仔癀临床应用是很宽泛的,古人称之能治“百病”,似也不过誉了吧。(王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