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养阴生津法, 又称滋阴法, 是指用养阴生津 之品滋补阴液的一种治疗方法, 具有滋补阴液, 润 燥制火等作用, 属于 “八法” 中的 “补法” 范畴 [1] 。 近 年来, 随着发生学及中医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的创 新性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温病养阴生津法治 疗作用的认识, 已经不仅只局限于滋补阴液, 扶助正 气, 它还具有沃焦救焚, 清败火毒; 增水行血, 畅旺 血脉; 防微杜渐, 先安未受邪之地等治疗作用。 本文 基于中医文化、 哲学、 军事等知识背景, 以观察和推 演为手段, 运用 “人应水象” 的中医类比思维方法, 来全面认识温病养阴生津法的治疗作用, 现将相关 内容阐释如下。
水象思维下温病养阴生津法的治疗作用 发生学, 是开展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核心理念是把中医理论回归到它所发生发展的特 定历史背景中去进行动态、 综合地考察, 以反映中 医理论演化嬗变的历史进程, 并揭示出其发生的内 在规律的方法。 而观察, 则是中医认识世界、 生命、 疾病及其防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善于取象比类和 推演络绎, 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特色之一。 取天、 地、人之物象、 气象、 生命之象、 社会之象以及文字之意 象, 据 “同气” “同类” , 求于人之生理、 病理及疾病 的诊断与防治, 即所谓 “类比” 。 运用 “人应水象” 的 类比思维方法, 温病养阴生津法的治疗作用, 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沃焦救焚, 清败火毒 实践, 是中医理论形成 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人们观 察到: 水, 直接浇洒在燃烧的木材之上, 即可熄灭燔 灼炽烈、 已将木材焚烧成焦黑之色的熊熊烈火。 故 借鉴 “水能灭火” 这一生产生活之象, 运用 “取象比 类” 思维方法, 将其类比、 推演于温病过程中, 邪热 炽盛, 火极见水色之证的治疗, 亦可予以养阴生津方 药。 在温病学中, 则把养阴生津方药这种清败炽盛温 热邪毒的治疗作用, 形象地比喻为 “沃焦救焚” 。 “沃焦救焚” 一词, 最早见于明末清初著名医家 喻嘉言的《医门法律》 [2] , 其曰: “燥之与湿, 有天壤 之殊。 燥者, 天之气也……仿清燥救肺汤增损, 以救 肺燥变生诸证, 如沃焦救焚, 不厌其频, 庶克有济 耳。 ” 这里的 “沃” , 水也, 润泽之意; “焦” 与 “焚” 均 为火势燔灼炽烈之象, 故沃焦救焚主要比喻的是喻 氏清燥救肺汤治疗温病肺热叶焦证时的甘凉濡润作 用。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 [3] 在《温病条辨》中, 亦提及到 “沃焦救焚” , 将具有甘寒养阴生津作用的 方药, 如雪梨浆、 五汁饮、 鲜生地汁、 沙参麦门冬汤、 益胃汤等, 比喻为 “滋万物于枯槁之甘露” , 用于温 病水枯火炽之证的治疗时, 强调重剂急进, 剂量宜 大, 非重用不为功, 对其方药的命名, 则称之为 “甘 寒救液法” 。
故基于 “水能灭火, 沃焦以救焚” 的水象类比思 维, 结合明清温病学家运用养阴生津法清败火毒的 临床医疗实践的反证, 提示了温病养阴生津法具有 沃焦救焚, 荡涤火热病邪的治疗作用, 是中医清败火 毒的重要治法之一。
2. 增水行血, 畅旺血脉 水, 作为生活五材木 火土金水之一, 是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所必需之物。 从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的自然之象, 古人认识到: 自然界的河水, 必须保持 盈满, 并不断流动, 否则就会导致河道堵塞, 船舶搁 浅, 无水舟停。 故借鉴该自然之象, 运用中医 “取象 比类” 思维方法, 将其类比于人体血液的运行, 除了 需保持脉道的滑利外, 血液的盈满和不断向前流动 的状态, 也是人体血行正常的必要条件之一。 而血液 由营气和津液化合而成, 在温病过程中, 热邪不燥胃 津, 必耗肾液, 津液一旦亏虚, 则血液化生乏源, 血行 迟缓而成为瘀血。 故津液不足导致的血行迟缓而致 瘀的治疗, 可予养阴生津方药, 以达到增水行血, 畅 旺血脉, 活血化瘀之目的。
对于养阴生津法的增水行血作用, 清代医家周 学海在其《读医随笔》 [4] 中, 形象地比喻为 “夫血犹 舟也, 津液水也。 医者于此, 当知增水行舟之意” 。 国 内学者杨进教授 [5] 在长期的温病学研究中, 针对温病 营、 血分证热毒炽盛, 热瘀交混、 搏结的病理变化, 深化了养阴生津法治疗热瘀证的作用机制, 提出了 “养阴行血” 理论, 指出: “养阴生津法治疗热瘀证, 并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具有的滋补阴液以降火, 它还能 通过养阴生津、 消散血凝; 濡润脉道、 利于血行; 滋 养脏腑、 调节血行等途径, 达到消散瘀热之目的” 。 即强调了养阴以行血, 有助于热瘀分消, 使热与瘀不 相搏结, 这也是养阴生津法清败营、 血分热毒的重要 作用机制之一。 而万海同等 [6-7] 、 张旭等 [8-9] 则通过开 展养阴生津法的代表方药, 如生地黄、 麦冬、 增液汤 等, 对缺血缺氧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体内外实验 研究, 从抗脂质过氧化、 抗细胞凋亡、 拮抗钙离子超 载等途径, 揭示了温病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 的微观作用机制。
故基于 “无水舟停, 增水则舟行” 的水象类比思 维, 养阴生津法的治疗作用, 还可体现在通过养阴生 津, 可以达到增水行血, 畅旺血脉, 祛除瘀血的治疗 目的。
3. 水润物泽, 濡养脏腑 水, 为生命之源, 润泽万 物, 水润物生, 生生不息。 无论是动物、 植物, 还是 “有 气, 有生, 有知, 有义, 最为天下贵” 的人类, 其生存都 离不开水, 水是世间万物安生立命的根基所在, 有水 之处就有生命的存在。 道家的创始者老子在长期对上 述自然界 “水象” 的观察和感悟中, 将其上升到哲学高 度, 以水论道, 在其 《道德经》 中谓: “水, 善利万物而 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 并提出了 “水德至 善” “上善若水” 的著名哲学思想。
而自然界之 “水象” , 不仅启发了道家, 也影响和 渗透到了中医理论的构建。 借鉴道家 “重水” 思想, 中 医先贤采用 “取象比类” 思维方法, 构建了精血津液 理论, 认为: 如同自然界的水一样, 人体之津液是构成 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重要而基本的精微物质之一, 对 全身脏腑组织、 形体官窍等都具有重要的滋润濡养 作用。 而养阴生津法, 则同样能滋补津液, 濡养脏腑, 这也是该法最主要、 最重要的治疗作用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 养阴生津法所滋养的脏腑, 包括 了人体的五脏六腑、 形体官窍等, 尤其对肺胃、 肝肾 以及肠道、 脉道、 气道等, 都具有重要的滋润濡养作 用, 故针对其作用部位的不同, 养阴生津法又分为滋养肺胃、 增液润肠、 填补真阴3种重要治法。 温病学 中的 “增水行舟” 法, 即属于增液润肠法。 该法由清 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所创, 主要用于肠道津枯, 热 结液干便秘之证的治疗 , 即 《温病条辨》 所谓: “水不 足以行舟, 而结粪不下者, 当予增液汤” 。
故基于 “水润物泽, 生生不息” 的自然之象, 以 及先秦道家 “上善若水” “水德至善” 的哲学思想, 运 用 “取象比类” 思维方法, 揭示了温病养阴生津法具 有滋润脏腑, 濡养窍道的重要治疗作用。
4. 防微杜渐, 先安未受邪之地 水, 作为自然之 物, 在古时也常被引入人工挖掘开凿的壕沟, 修建成 池宽水深的护城河, 以作为城墙的屏障, 是维护都城 安全, 防止敌人入侵的重要城防体系, 在战争军事中 发挥着重要的安全防御作用。
而以 “水” 作为防御手段的兵家思想, 早在内经 时代, 就被借鉴、 类比到了疾病的防治中, 形成了中医 “防微杜渐” 的治未病学术思想。 如《素问·四气调 神大论》谓: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 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 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 清代温热大师叶天 士亦借鉴这种兵家防微杜渐思想, 根据温邪在三焦 传变过程中, 具有 “不燥胃津, 必耗肾液” 的致病特 点以及 “存得一分阴液, 便留得一分生机” 的指导思 想, 在《温热论》中提出了其治疗 “务在先安未受邪 之地” 的著名论点, 主张其用药 “重则如玉女煎, 轻 则如梨皮、 蔗浆之类” , 以防 “疾病陷入易易尔” 。 所 以, 在温病卫气营血的发展过程中, 养阴生津法及其 方药的运用, 能起到步步顾护津液, 防止疾病传变深 陷, 产生变证、 坏证之弊。
故借鉴自然界 “水” 在古代军事战争中的防御之 意象, 运用 “取象比类” 思维方法, 结合明清医家防 治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的临床实践经验, 揭示了温病养 阴生津法还具有防微杜渐, 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重要 作用。
启示及意义
理论来源于实践, 且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 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作用。 社会的生产 生活实践、 临床医疗实践、 古代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 想、 先秦诸子百家的传统文化, 均是中医理论形成的 重要之源。 而 “取象比类” , 作为中医学中最重要、 最 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是指导中医如何看待世界、 生 命、 疾病及其防治的重要思想理念, 在认知人自身生 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防治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指导 作用, 是中医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 [10-11] 。 本文立 足于自然界 “水” 之象, 运用 “取象比类” 方法, 结合 发生学原理, 从中医思维方法学角度阐述了温病养 阴生津法的治疗作用, 这也是变换学术视角, 基于中 医文化、 哲学、 思维等, 对温病养阴生津法治疗作用 “大道至简” 的另一种诠释和认识, 这也是中医 “人 应水象” 的 “天人相应” 整体观念在温病治则治法及 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又一重要运用和体现。
创新, 是推动中医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也是完 善自身学术理论体系的需要。 笔者认为, 温病学理论 的创新, 除了应重视临床实践和文献的整理挖掘外, 中医思维方法的合理运用也是其创新的重要源泉之 一, 尤其是 “取象比类” 思维方法的运用, 为温病学 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假说, 为其开展 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并奠定了重要的 科学假说理论基础。 故开展温病学的研究, 不能忽视 温病学理论形成的社会、 文化、 哲学背景以及温病学 理论的学术渊源。 相反, 更应该重视和学习借鉴《黄 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构建思维及方法, 沿着中医理论 形成的道路和轨迹, 遵循中医自身形成发展的内在规 律, 重视从传统文化、 生产生活实践、 临床医疗实践, 从古代精气、 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去解析经典, 创新 温病学理论。 只有这样, 也才会真正寻找到温病学理 论的创新之源, 推动温病学的发展, 这也是本文运用 中医发生学原理, 从中医思维方法学角度来全面重新 再认识温病养阴生津法治疗作用的意义所在。
参 考 文 献
[1] 孟澍江,王乐匋.温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5
[2] 喻嘉言.医门法律.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9
[3] 吴鞠通.温病条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9,19
[4] 周学海.读医随笔.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86
[5] 杨进.论养阴行血.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3):129-132
[6] 万海同,白海波,杨洁红,等.养阴方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 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1,8(6):335-337
[7] 杜月光,万海同,孟祥磊,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MP9表达及 养阴通脑颗粒干预作用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3,10(6):330-332
[8] 张旭,龚婕宁,卞慧敏.麦冬药物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的分子机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5): 289-290
[9] 张旭,张超英,王文,等.养阴药及不同配伍对VEC胞内游离钙 动态变化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5):38-41
[10] 张登本.中医思维方法是开启中医药殿堂大门的金钥匙—— 读《中医思维方法》一书有感.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 34(1):3-5
[11] 王琦.中医原创思维研究的意义.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 140-141
【作者】 唐元瑜; 纪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