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外科>肝胆外科>肝硬化>正文

肝脓肿,肝痈中医诊治组方功效

李某,女,76岁。

2000年8月11日初诊。诊见:发热38°C,口干,食欲不振,右侧肝区、肾区疼痛。实验室检查:WBC9X109/L。B超示:肝、右肾多发性脓肿。后经穿刺诊断:多发性肝、肾脓肿。留置肝、肾引流管引流脓液。同时使用灭滴灵冲洗、来立信和地塞米松、先锋霉素V静滴。患者热势一直不退,要求中医诊治。诊见:身热,口干,口淡,右侧胁肋疼痛   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为肝痈、肾痈(阴虚热毒血瘀型)。处方:赤芍、鳖甲、山药、生牡蛎、白花蛇舌草、冬瓜仁各30 g、白术麦冬、石斛、鸡内金、败酱草、茯苓各15 g。水煎服,每天1剂,7剂。二诊:上症均有减缓,仍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弦。守上方加北沙参、生谷芽各30 g,7剂。三诊:热退,口干、右侧胁内疼痛明显减轻,小便黄,舌红、苔中黄,脉弦。上方去赤芍,加黄芪30 g  7剂。四诊:右侧胁肋疼痛消失,舌红、苔薄黄,脉弦,守上方7剂。五诊:患者无明显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去白花蛇舌草,继服7剂。六诊:症状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实验室复查:WBC4.5X109/L。B超示脓肿消退。上方去白术、鳖甲、黄芪,加珍珠母30 g、丹参15 g,7剂。随访1年未复发。

【组成】赤芍30g,鳖甲30g,山药30g,生牡蛎30g,白花蛇舌草30g,冬瓜仁30g,白术15g,麦冬15g,石斛15g,鸡内金15g,败酱草15g,茯苓15g
  
【功效】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主治】肝痈、肾痈属阴虚热毒血瘀者。

【组方原理】多发性肝、肾脓肿属于中医肝痈、肾痈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多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肝痈多因肝郁化火,肝胆不和或膏粱厚味, 湿热虫积,壅结于肝;也有因闪挫跌仆等外伤而致血络瘀阻郁结而成。初起有右侧胁肋隐痛,并逐渐加剧,甚至不能向右侧卧,影响呼吸。起病急 慢不定,常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如因痰火而成的则起病较缓,大多无全身症状,脉弦滑;由瘀血而成的,则疼痛较甚,无寒热,脉多弦涩。以 后肝脏逐渐肿大,腹满挛急,患者明显消瘦,最后肝脏局部化脓而变软,如不及时治疗,则脓肿溃破,脓呈咖啡色而带臭秽,或并发咳吐脓血,或并发剧烈腹痛,下痢脓血及虚脱等证,都是病重的表现。本病类于现代医学的肝脓疡。中医学认为“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多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排脓论治。患者年高体弱,形体消瘦,根据症、舌、脉合参,患者素体多虚火,阴虚火旺灼煎阴血而致瘀。瘀热内结肝肾之脏,日久可发为痈肿。据证施治,初治之时,以健脾养阴、活血散结、清热解毒为法。健脾可资阴血之化生,养阴可退虚火,活血散结可解瘀热之胶结,清热可去火热之毒,防腐生脓。北沙参、生谷芽以助健脾养阴。在诊治过程中,可随病情变化酌加黄芪以助运化,且黄芪又可托毒排脓,同时去凉血散瘀之赤芍

上一篇:周信有辨治病毒性肝硬化经验

下一篇:肝硬化 散瘀柔润养肝方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