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心脑血管>正文

脉管炎治方加强四妙散

脉管炎发病,多为寒湿或湿热入侵,气血瘀滞,筋脉不利,郁而化热,则筋脉红肿热痛,甚则肢体活动不利;或挟风邪,则上下游走;热邪为患,则见发热。治疗上应以四妙散清热利湿为主,湿热去则经络通,通则不痛,配合犀角地黄汤凉血散血,以解局部气血之壅滞,亦取“通则不痛”之意。连翘为疮家之圣药,既能清热解疮毒,又能散气血凝滞,消痈散结;毛冬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治疗脉管性疾病的必用药;木瓜威灵仙、忍冬藤祛风湿通经络,加强四妙散的功能,丹参赤芍活血祛瘀。诸药共济,湿热得去,气血畅通,则邪去正安,疾病自然也就能痊愈。

宋某,男,34岁,2012年3月30日初诊。右下肢游走性疼痛6年,加重半年。患者6年前出现右小腿肿胀疼痛,呈游走性,局部肤色紫黯,近半年来症状加重,疼痛明显,在西医院诊断为“脉管炎”,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来就诊。查:右小腿肤色紫黯,有斑块,未见破溃,局部压痛明显。纳可,寐安,二便常,舌红苔黄,脉弦细。西医诊断: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中医诊断:青蛇毒(湿热痹阻)。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凉血通络。药用:牛膝10g,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30g,毛冬青30g,银花藤30g,连翘15g,水牛角30g,生地15g,赤芍15g,丹皮10g。予7剂,二诊守原方继用7剂,三诊时患者诉疼痛有缓解,运动时局部有痠胀感,舌红,苔白,在原方基础上加木瓜15g,葛根15g,7剂后为加强祛湿通络,加用桑枝30g,威灵仙15g,四诊,五诊,六诊共服一个半月,症状明显好转,舌红苔微黄,脉细,但皮肤颜色仍稍暗,考虑淤血征象较重,遂去桑枝威灵仙,加丹参15g,28剂后症状基本消失。7月18日就诊,舌红苔微黄,脉细,继用14剂巩固,诸症消失,皮肤颜色恢复如常。

【组成】牛膝10g,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30g,毛冬青30g,银花藤30g,连翘15g,水牛角30g,生地15g,赤芍15g,丹皮10g,木瓜15g,丹参15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通络。

【主治】 脉管炎属湿热痹阻者。

【组方原理】 脉管炎是周围血管性疾病的统称,包括中医的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青蛇毒、恶脉(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臁疮(淤积性溃疡)、股肿(血栓性深静脉炎)等。其中脱疽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有重度嗜烟历史。患者年龄大多在25~45岁间,病程缓慢。脱疽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患肢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趺阳脉减弱或消失,有的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肢原有症状逐步加重,并出现静息痛,尤其在夜间卧床时加剧。后期出现足部坏疽和溃疡。《灵枢?痈疽》论述本病:“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医宗金鉴?脱疽门》云:“此症多发于足指之间……皮色紫暗,犹如煮熟红枣,黑气浸没,腐烂延开,五指相传,甚则没于脚面,痛如汤发火。”该病主要侵犯肢体,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和皮肤浅静脉,受累血管呈现血管壁全层的非化脓性炎症,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管腔呈现进行性狭窄以至完全闭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严重者肢端可发生不易愈合的溃疡及坏疽,可能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或肢体丢失,甚至死亡。青蛇毒病名首见于《外科大成》:“青蛇毒,生足肚之下,亦长二三寸,寒热不食,由足少阴太阳湿热下注…”,临床特点是肢体表面筋脉肿胀灼热,红硬压痛,可触及索状物,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既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也可作为脱疽的临床症状之一,静脉炎长期不愈又可引起淤积性皮炎及溃疡(即臁疮),故各疾病相互间又有关联。
  
按:本方适用于本病之邪郁化热、局部尚未破溃阶段,如果是前期寒湿入侵阶段及后期肉腐血败阶段皆不可用。

【加减运用】湿热偏重,局部浸润有渗出者,加四妙勇安汤;血瘀明显者,加川芎10 g、莪术10 g;热伤阴液者,加玄参10 g、知母10 g。

上一篇:井穴刺络放血对脑水肿干预效应的汇总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