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来,我一直非常关注。中医在防治疫病方面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所以我觉得这个病并不可怕,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猖獗,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在这危急时刻,作为一名老中医,我首先向奋战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抗疫一线的中西医同道们,包括我院的专家团队,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敬意,并向他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我自1939年从医以来,80余年临床中诊治过不少急性热病。1954年、1957年分别以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过石家庄乙脑防治、中医抗乙脑成果鉴定和血吸虫病的防治,2003年参加了吴仪副总理在北京召开的抗击“非典”专家座谈会。实践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重大疫情面前,中医是能够大有作为的,中医是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疫病是中医对外感疫毒邪气引发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急性热病的统称。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在漫长的中医发展历史中,没有形成一门中医疫病学。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更早前的《黄帝内经》《伤寒论》,还是明清时代的温病学派,其著作里面都有疫病的身影。比如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中讲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从中不难看出,疫病具传染性的特点,而且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把疫疠之邪作为传染病的发病原因之一、病因学之一。可以说,中医现在的疫病学,就是中医伤寒、温病学中极具传染性的一部分。
中医在防治疫病方面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20世纪50年代的乙脑流行,病情很凶险。请了蒲辅周和几位儿科专家,进行分析后,都认为应该先进行西医诊断,也就是让传染病医院、儿科研究所先诊断,再进行中医药治疗。经过多方会诊之后,决定用苍术白虎汤加减治疗,疗效稳定。据统计,经中医药治疗后没有一个死亡病患,也没有并发后遗症。
在“非典”期间,有西医人士说中医连隔离都不懂,还能看传染病?然而在我国历史上,多严重的瘟疫都是用中药治疗的,所以在这方面,中医是主力军,是不可代替的。在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政策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要给中医决定权才行。
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推广的清肺排毒汤,是经过临床验证、由经方演化而来的。清肺排毒汤由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射干麻黄汤4个方子组成,药物组方有宣、有清、有健脾、有和胃,方子涵盖面广,考虑到了寒、热、燥以及胃肠问题,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后加以推广。该方对主要症状都有效,对普通型、轻型和重型都很好。在湖北以外10省救治确诊患者1100多例,有效率达90%以上,有一半以上患者一剂起效,说明整体辨证思路正确,病因病机分析精准,堪称速效、特效方剂,体现了经方效如桴鼓的特点。利于快速大面积遏制扑灭疫情,相信必将对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发挥重要的作用。
新冠肺炎病毒的重点防护是必要的。因为有的肺炎患者开始没有症状,潜伏期以后症状才表现出来。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借用现代的医学知识,又不能被其束缚,要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思维。疫病虽然传染性强、波及面广,但引起疫病的病机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有一个针对本次疫病的核心处方来解决共性的问题。解决共性问题之后,就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随症加减,各个击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治疗传染病在学术和临床方面仍然准备不足,需要通过临床实践来加大研究力度。中医还有很多宝藏没发掘出来。“非典”以后,我就提出建议,成立一个联合机构,根据“未病先防”的理念,建立一支中医治疗流感等传染病的人才队伍,可以在传染病到来之时起到有备无患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我的建议是,每个省成立中医急性温热病研究院,同时开展有关理论和临床的实验研究工作,应对突发事件。在这些方面,中医不能按照西医的标准,要有中医自己的标准,这样才能不被束缚。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中医是宏观的,西医是搞实验和微观研究的。病毒变化很快,每次都不一样,根本来不及准备,只能综合治疗。整体准备才能有备无患,所以我们建议成立中医急性温热病研究所、研究院。一定要发挥中医特色,真正认识到中医是不可战胜和不可替代的力量,是主力军。(路志正)